【新闻网讯】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青藏高原研究系列讲座” 于2007年3月9日在研究生院教学楼阶一(2)教室举行了开讲仪式,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郑度院士、著名构造地质学、大陆动力学家钟大赉院士,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泉林教授参加仪式,资源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王艳芬教授主持仪式。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郑度院士简要阐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意义。他指出,这是青藏高原研究会首次举行的面向研究生的系列讲座,其目的就在于展示青藏高原的研究热点问题和最新进展,拓宽科学院研究生的科研视野,激发科研热情。讲座将邀请钟大赉、孙鸿烈、郑度、秦大河、滕吉文等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院士和首席科学家,分别从大地构造、地质过程、地表过程、环境变化、生物响应、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范式等多方面展示几代科学家为青藏高原研究付出的艰辛努力及其主要成果。系列讲座共分为九讲,将在3月份至5月份陆续推出。

    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泉林教授代表研究生院向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和各位院士、专家表示感谢,同时要求同学们要珍惜这次机会,不仅要学习业务知识,还要学习老一代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随后,侯泉林副院长主持了著名构造地质学、大陆动力学家钟大赉院士的“青藏高原:大陆汇聚与地壳隆升”的第一场报告。

    钟院士从八个方面向同学们系统介绍了青藏高原地质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它们分别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特性、青藏是显生宙地壳成长的博物馆、青藏高原的起源、青藏高原形成模型的岩圈结构、喜马拉雅山的地质概况、青藏高原的变形、青藏高原的后期环境进化、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通过详细而又严谨的分析,为同学们勾画出了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新生代地质构造格局和环境演变关系的时空框架。

    钟院士指出,青藏高原是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汇聚碰撞的产物,是自然科学领域中一块得天独厚的野外实验室,是揭示地球系统作用独一无二的窗口。同时,钟院士指出,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研究还存有相当多分歧和空白点。他不止一次地提到,青藏高原的面积是具有相似演化历史的欧洲阿尔卑斯山的100多倍,而那里的地质研究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他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青藏高原的研究也应该能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为地质科学提出新的理论,他鼓励青年学子们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探索。

    钟院士还十分关心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的关系。他指出,青藏高原还是我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的后备基地,并就青藏高原构造地质学研究与我国的石油及其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水资源利用、地震分布等关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钟院士在连续100分钟的报告中没有喝一口水,他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分析透彻,充满激情,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随后同学们踊跃提问,气氛极为热烈。整个讲座在严谨而不乏轻快的气氛中结束,同学们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并对后续的讲座充满期待。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秘书长朱立平研究员出席了本次报告会。

     【新闻网讯 张耀兮、刘一、齐超】 春意渐浓的三月,迎来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7日是“女生节”,这是个相当新鲜的节日。据说,中国的女生节是由广东工业大学于1991年创立的,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虽然这个节日并不是法定节日,但在各大高校都有声有色的举办了多年。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玉泉路园区和中关村园区,同学们以多姿多彩的活动欢度着“女生节”。

    地球学院:花寄幸福

    3月7日晚,中科院研究生院地学院601班的男生为班内的所有女生过了一次幸福,开心的女生节。

    经过多天的策划安排,于3月7日当日上午,地学院601班的班委会悄无声息的做起了女生节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了给班里所有女生一个惊喜,准备工作做得周密谨慎。班长和女生委员准备了大量象征着幸福、快乐的幸福花和祝福卡片。之后,班委会将卡片分发给班里的男生。男生们纷纷提笔将自己对女同学的美好祝福仔细地写在卡片上:有诗,有笑话,有祝福等等。每张卡片无不透漏着男同学们对女同学们真诚的祝福和关爱。

    晚上,由班内男生推选的名为“五朵金花”的五位男同学,来到二公寓女生寝室。他们一手提着花篮,一手握着贺卡,将每一份来自男同学的美好祝福转交到女生手中。微笑的男生,幸福的女生,这美好场景在每一个寝室重现着。有的女同学说:“真的很感谢,呵呵,感动啊,长这么大第一次收到花。”有的说:“谢谢用心的男生们,开心!辛苦啦!”

    幸福洋溢,温暖心中。借女生节之日,地学院601班全体同学愿所有女生都健康快乐,生活幸福。

    生物系:卡送温馨

    3月7日晚,生物系学生会、各班班长及学生代表共聚一堂,为生物系全体女生秘密打造特别的节日祝福卡片。他们在精美的卡片上写下了“祝福女生节快乐”、“祝健康美丽”等许多祝福的话语,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物系全体女同学真挚的祝愿。同时,这些卡片被统一编号,再由在场的班长抽取出三十个幸运号码。这些号码被保密记录并将于3月8日当天公布。

    3月8日凌晨,祝福的卡片被秘密送往了生物系百余个女生寝室,希望及时地送上祝福,给女同学们一份惊喜。当天早晨女生们相继发现了祝福卡片,纷纷表示非常惊喜,并感谢这份特别的礼物。同时在一公寓前,生物系庆贺“女生节”的海报上公布了三十个幸运号码。据悉,收到写有幸运号码的卡片的寝室可以获取美发券等精美奖品。

    另悉,生物系各班也相继开展了“女生节”庆祝班会或活动。“女生节”得到了男同学的广泛参与和祝福,他们为女同胞们送去了鲜花、水果等礼物。女同学们对男生们的关心和祝福表示了衷心的谢意。同学们感受到了来自彼此的温暖与祝福。

    学生会女生部:放映女生喜欢的电影

    研究生院学生会女生部在这个节日非常贴心的为大家安排了电影月,3月7日晚7点在阶二5教室,首先放映了美国最新时尚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又译《时尚女魔头》(The Devil Wears Prada)。教室里座无虚席,大家期待而来,满意而归。

    这是一部女生的电影,女主人公在奋斗中磨砺了自己,并最终体会到了生活和工作的真正意义,对我们这些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女生来说有很多启发。另外,由于女主人公就业于纽约最顶尖的时尚杂志并服务于最苛刻的老板,所以练就了一身时尚的功夫,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穿衣打扮的方法,为自己的美丽和自信加分。所以说这是一部给女生看的电影,选择在女生节放映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阶二5教室不算大,大家早早的就坐满了,还有零星的男生点缀其中。由于电脑的故障,电影播放之初几次死机不得不重启,不过大家的热情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播放过程中大家常常随情节的发展而惊叫感叹,又常常随主人公的情绪而心情起伏。在这种情境之中看电影,既不同于看电影院大银幕的陌生疏远,也不同于看电脑小屏幕的孤单寂寞,也许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我们才能得到这种感动吧。

    女生部的电影放映还在继续,希望同学们尤其是女生们把握这种感动的机会,和姐妹们一起体验美好的电影之旅吧!

     【新闻网讯】3月6日,信息产业部副部长、中科院研究生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计算学院)院长奚国华先生来到计算学院进行座谈交流,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教授出席座谈会。奚国华表示,将为计算学院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促进其更快发展。

    奚国华院长表示,很高兴与大家再次见面并就教学培养与产业发展问题进行座谈交流。他认为,计算机与通信行业发展很快,新技术不断出现,与之相应的学科发展变化很大,对人才需求以及所掌握的知识不断更新,因此,自己对计算学院所坚持的开放式办学非常欣赏;对于科研工作,奚国华认为,计算学院所坚持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模式,适合学院的办学特色。他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的IT创新型人才,并表示将为计算学院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促进其更快发展。

    座谈会上,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教授首先对学校的整体情况做了介绍。邓勇说,长期以来,中科院研究生院坚持开放式办学,面向社会吸纳各类资源,融入中科院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同时,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建设紧密结合,面向社会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邓勇肯定了计算学院近年来取得的各类成绩。他说,计算学院在过去几年中发展很快,学科建设和培养模式不断发展和创新,坚持教学培养工作在不脱离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与产业紧密结合,办出了特色。对于今后的发展,邓勇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坚持、鼓励教育创新,进一步加大开放式式办学的力度,培养更多的一流人才。

    计算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颖教授就学院的教学培养工作进行了汇报。王颖教授重点介绍了计算学院的培养体系创新、学科建设与发展、师资队伍与学生构成、科研工作、国际化办学及产业合作等情况,汇报了计算学院在实用型创新人才培上的探索与成果以及下一步的规划。

    在座谈中,奚国华与参会专家就计算机与通信领域热点技术与未来发展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与专家们就产业、人才培养、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沟通、交换了意见。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俊研究员、自动化所副所长王飞跃研究员、田捷研究员、计算所副所长李锦涛研究员、研究生院教务长苏刚教授,诺基亚(中国)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马建教授、吉贝克信息技术公司总裁刘世平博士,计算学院副院长潘辛平教授、院长助理姚郑教授等参加了座谈会。

     【新闻网讯】3月6日(星期二)下午3:00,遗传发育所“研究生向李振声院士学习座谈会”在该所一号楼108室召开。张爱民副所长出席了座谈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人力资源处韩一波处长主持会议,学生党支部书记傅向东研究员和鲍时来研究员出席座谈会。

    2007年2月27日上午十时,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遗传发育所李振声院士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院士获奖的喜讯让遗传发育所全体人员欢欣鼓舞,所领导积极倡导全所上下向李院士学习,在所领导的支持下,研究生们也积极召开座谈会。

    李振声院士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全国最高科技奖的时刻起,社会媒体就把目光聚向了他,他的科学成果和生活事迹得到了人们的充分关注,人们在谈论他的时候,不光是对他的研究成果的赞赏,更多的是对他的科研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传颂。李振声院士把50万元的个人奖金全部捐出,作为我所学生的助学基金。这种淡泊名利,心系学生的人格魅力使在场的师生深受触动。

    座谈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张爱民副所长就研究生学习李振声院士提出了希望。他说,研究生们要深刻学习李院士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信念、锐意创新的科学态度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感。

    李振声的博士生李宏伟和郑琪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实体会,从生活、科研和品格等各方面讲述了李振声院士的先进事迹。作为李振声院士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恩师满怀崇敬之情:“对待科研工作,李先生一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十分关心学生的研究进展,总是主动与学生交谈,交换研究思路。他对待本职工作有着朴素的情感。”

    李振声院士指导学生,跳出了单纯的知识传递,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研方面,给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鼓励青年人发挥创新精神,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学生眼中,李老师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在培养我们专业能力的同时,还经常以他的亲身经历教育我们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李振声院士五十多年如一日,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全部献给了小麦育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成果,为我国粮食增产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小麦里干出大事业”。

    两位学生党支部书记也针对本次座谈会对研究生们提出了深切希望,他们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刻理解李院士提到的“以兴趣始,以毅力终”的科研态度,全面积累专业知识,培养兴趣,拓宽知识面,珍惜我们在所里的学习机会。座谈会上各位学生代表都积极地发表了个人感想,大家围绕如何做人和如何做科研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又深刻的讨论。有的同学谈到,我们要学习李院士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心系社会、心系人民群众的需要;有的同学说,做科研的兴趣是可以建立的,更主要的是如何用毅力去坚持,并且学会苦中作乐;还有的同学谈到,作为研究生我们最主要的是把握好现在,努力考虑好怎样打好基本功、拓宽知识面,全力以赴投身到科研工作中去。……大家一致表示要学习李院士为人谦逊、不求回报、淡泊名利、艰苦奋斗、踏实肯干、乐于助人、真诚奉献的崇高品格。

    本次座谈会研究生们结合自身情况发表感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忱,大家畅所欲言, 并深受启发,一致认为我们要以李振声院士为榜样,学习他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学习他具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学习他具有持之以恒的工作毅力,学习他发扬集体和团队的精神注重团结协作。韩一波处长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她衷心希望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青年一代应学习李振声老师的优秀品德,在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这个更高的平台上踏实工作认真科研,早日成为国家急需的人才去回报社会。


    【内容提要】在创新教育备受关注的今天,人文教育的创新性却颇受质疑。本文认为文理教育的创新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脱离一方而单纯追求另一方必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精彩论述】英国思想家、哲学家培根所掀动的思想潮流是创新的,这不单单因为他对中世纪以降经院哲学的反叛,更因为作为“近代史上最强有力的思想家”,他渴望探索自然的精神吹响了近代科学兴起的号角。科学的兴起得益于他的思想,而科技的创新令我们的世界翻天覆地。在这个意义上讲,认为人文教育缺乏创新的观点有失偏颇,而由此产生的人文教育无用论则有失水准。

     每每新学年,总会遇到件尴尬事儿。忽一日,某同学欲言又止状:“老师,别人问我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处。您说呢……”想必这些理工院校里的文科生,屡受外系同学挑战,即便原本信心满满,几桶冷水下来,也不免满腹疑虑,不知所措了。于是不得不投下猛药,厉声回答:“做学问是卖大力丸吗?!能包治百病不成?!”希望学生从这棒喝中收获些许安慰,得到某种释然。然而我却愈加不能释然,因此就有了这篇文字。

    人文学者遭遇的最为尖刻的责问,莫过于人文学科的创新性问题。医学家和生物学家常常对人文学家说:“我们不断地发明东西: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法、新的谷物和麦类,而你们这些社会科学家除了单纯地重复过去,又做过什么呢?”归根结底,“创新”这个动词需要一个宾语。对于自然科学家,比如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遗传学家李振声院士眼中,这个宾语可能是一种新品的麦子;而人文学者看来,创新永远都无法具体到您餐桌上的馒头。哲学家熊十力认为:“学问当分二途:曰科学,曰哲学。科学是知识之学,哲学是智慧之学。” 智慧指向虚无之境,无论如何,“创新智慧”这种表达连文法都讲不通,可是“知识创新”的说法却随处可见,所以便自然逃不过旁人暗笑自己汗颜了。那么,人文教育真的毫无创新性可言吗?答曰:非也。

    文理两科原本生乎同根。蔡元培先生就曾提出“废门改系”的构想,他说:“我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学,必植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从前心理学附入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应列入理科;教育与美学,也渐用实验法,有同一趋势。地理学的人文方面,应属文科,而地质、地文等方面属理科。历史学自有史以来,属文科,而推原于地质的冰期与宇宙生成论,则属于理科。”如果把蔡先生的想法翻译得浅近平易,不妨套用齐秦和齐豫的歌词:“我在天上飞翔,你在地上游荡,看似两个地方,其实都是一样,其实都是一样……”现如今一再强调文理教育要两条腿走路,可以设想,要是一条腿原地不动,不管如何努力创新,也终究迈不过一步的距离。可见,文理的创新必然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

    人文教育是科学进步的精神依托和背后推手。1620年,英国思想家、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响亮地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不仅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科技发展(包括哥白尼、伽利略的天文学,吉尔伯尔的电、磁研究,维萨里的解剖学以及哈维的血液循环论等)的代言人和时代精神的总结者,而且他渴望探索自然的精神吹响了近代科学兴起的号角,英国物理学家及化学家波义耳就清楚地意识到培根是他的“老师”。培根也当之无愧地被马克思称作“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所掀动的思想潮流是创新的,这不单单因为他对中世纪以降经院哲学的反叛,更因为作为“近代史上最强有力的思想家”,他的影响远远超越他的时代。科学的兴起得益于他的思想,而科技的创新令我们的世界翻天覆地。培根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对科学研究的人文关怀,或者说,他的思想是对创新的创新。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一种思想生出信仰,再由信仰成为力量。”如果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知识就是力量”,完全忽视“知识”背后的“思想”跟“信仰”,注定会陷入孤立和肤浅。

    人文意识的缺失往往令科技创新无功而返。遥想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极力推崇“师夷长技以制夷”,重点在“长技”二字上,因为洋务派人人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己任。可是真正达到“制夷”的效果吗?事实是他们既没能对内阻止人民的反抗,更无法对外抵抗西方的侵略。究其原因,或许可归结为不够现代化的军事装备,但是轮船大炮固然重要,此种看法仍未免停留于认识的表面。正如自由思想家王小波所说:“器物的背后是人的方法与技能,方法与技能的背后是人对自然的了解,人对自然了解的背后,是人类了解现在、过去与未来的万丈雄心。”洋务派追求的轮船大炮的创新正所谓末节之末节。轮船大炮是看得见的,其后的思想背景却摸不着,可摸不着的东西并不等于不重要。庄子曰:“鱼相忘于江湖。”小鱼问:“我常听人说起海,可海是什么?”大鱼答:“你的周围就是海。”我们不难想象鱼儿离开水的命运。

    最后回到学生的疑问:显然,认为人文教育缺乏创新的观点有失偏颇,而由此产生的人文教育无用论则有失水准。写到这里,忽然想起英国剑桥大学校长爱丽森·理查德教授的一句话:“很多时候,关于有用还是无用的讨论本身就是无用的。”按照此君的说法,这篇文字该称得上满纸荒唐言了。但终究还是记下来,也算是给学生一个交待。

    (本文作者:高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语系副教授)

进入“创新教育之我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