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王薇】诺贝尔奖,已走过百年,然而,在中国人心底,它依旧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尽管已经有杨振宁、李政道等6位华裔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百年间,中国本土始终无人可以问鼎,中国人离诺贝尔奖究竟还有多远呢?

    12月12日晚八时,应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会学术部的邀请,知名的科学家范良藻先生,在《科学时报》副总编李占军先生的陪同下,莅临中科院中关村园区,为科院学子揭秘中国人的百年诺贝尔奖情结,并与大家一同探讨做人为学之道。

    诺贝尔奖与中国:我们一定会有人得诺贝尔奖,而且不只一个,是十个八个!

     诺贝尔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许多人以为,得不得诺贝尔奖不影响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范老却不这样认为。“诺贝尔奖对于每个人也许是副产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然而一个拥有着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百年来都与诺贝尔奖无缘,是不合理的。”范老语重心长地说。拥有诺贝尔,象征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准。

    那么,中国人在何时才能问鼎此项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呢?范老信心十足的预测:在205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就在这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一定会有人得诺贝尔奖,而且不只一个,是十个八个!

     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

    诺贝尔奖青睐狂人:民间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虽然具有很高的荒谬性,但每一篇文章都隐含着思想的光辉。

     诺贝尔奖将出自民间科学家!——范老这样预言。

     不同与主流科学家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民间科学家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狂妄与无所畏惧的品质。范老先生以为:民间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虽然具有很高的荒谬性,但每一篇文章都隐含着思想的光辉。与主流的科学家相比,范老更加赞赏他们所拥有的敢想、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在2005年的民间科学大会上,范老便从众多民间科学家中发现了两位从事光与量子前沿研究的新星。

    “诺贝尔奖青睐狂人!”范老如是说。

    做科研要沉下心来:做科研不是搞人海战术,不是凑热闹,是要沉下心来看书、选题、做研究。

     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一种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在学术界蔓延滋长。对论文发表数量的过分追求,令部分专家学者不能集中精力做一些学术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如何能够摒弃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专心攻关,研究出有价值的成果,成为当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范老以为,做科研不是搞人海战术,不是凑热闹,是要沉下心来看书、选题、做研究。一年出十几篇论文,那不是做科研;做科研,要沉到底,十年磨一剑,才能做出真正有质量的成果。

     报告会临近尾声,望着报告厅里众多的青年学子,范老感慨到:“你们是太幸福了!可以耕耘的土地就在你们脚下,你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人物介绍:

    范良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51年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6年在中科院做研究生,师从钱学森。80以前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80年后奉命创建中科院第一院办公司——千帆公司,85年奉命创建深圳科技工业园。

【新闻网讯】11月29日至12月2日,研究生院吕晓澎副院长、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颖教授及研究生院广州培养点负责人张昊博士一行,对香港理工大学进行访问交流。期间,出席了2006香港理工大学内地毕业生毕业典礼及香港理工大学第12届毕业典礼,与香港理工大学部分师生交流了研究生培养事宜、介绍了我院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情况,就双方联合培养的“软件科技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事宜进行了研讨。 11月30日上午,吕晓澎副院长一行出席了香港理工大学为与内地合作项目毕业生举办的“理大内地毕业生欢迎会”,进行了多方交流。香港理工大学潘宗光校长及与合作项目有关的院系负责人和教授,就大学的定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国际合作等问题与和内地高校同仁进行了沟通与交流。 11月30日下午,吕晓澎副院长为香港理工大学的部分师生作了“国家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关政策和管理工作情况介绍”的报告。通过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概述了我国学位制度建立的过程,学位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介绍了国家学位授予标准要求。同时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精神,以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教育改革发展为背景,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情况。报告后与在场的师生就有关联合培养博士生、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工作和教师交流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报告完毕后,访问团一行参观了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智能家居实验室、无线传感器实验室、数字游戏实验室、软件工程过程实验室等;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系主任陈振冲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校务委员会成员/香港科联系统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吴长胜、香港理工大学与中科院研究生院合作项目“软件科技理学硕士”项目负责人梁金能教授等就合作项目情况进行了座谈研讨。讨论中就相关课件内容与制作事宜进行了讨论,对双方联合认证的“高级软件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之事作了进一步沟通,此外还就共同开展联合研究、建立联合实验室等事宜达成了初步共识。 12月1日,访问团一行专家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余所大学共同出席了香港理工大学第十二届毕业典礼,对香港教育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访问与交流,深化了双方了解、增进了友谊,扩大了我院教育品牌在香港理工大学师生中的影响,宣传了我院的建设与发展情况,推动了双方在教育及科研方面的合作。 新闻背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软件科技理学硕士”情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同培养软件科技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合作项目,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04年44号文)正式批准项目。本项目依托中科院研究生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双方在软件科技理学和软件工程两个硕士学位项目上实现课程学分互认,学生可以申请同时攻读两个硕士学位。该项目于2004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目前共有在学研究生176人,其中北京124人,广州52人。 经过三届学生的教学培养实践,该项目在招生、教学教务、论文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规定、流程与管理机制,得到了双方学校领导、院系负责人以及专家和学生的认可,并决定首期合作项目执行后继续合作。

     【新闻网讯】“借东风和草船借箭这两个故事家喻户晓,实际上是古代军事家巧妙利用气象资源条件的著名例子。”12月11日上午,我国著名科学家曾庆存院士以人人乐道的古代传奇故事作为开始,在讲故事中谈科学、论人生。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创新论坛”的首场报告会,让200多名研究生及有关领导和各处、室/部负责聆听了曾庆存院士独到的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感悟。

    “研究生创新论坛”是在王会军所长的积极倡导下创办的,其宗旨是“求实、创新、开放、交流”,激发研究生的科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领悟科学家们做人、做学问之道,营造热爱祖国、发奋图强、攀登科学高峰的文化氛围。“研究生创新论坛”拟定期邀请知名学者和有关领导来主讲,计划每季度推出1-2期。王会军所长谈到,20年前他师从曾先生。曾先生不仅是大气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而且在计算数学、大气遥感理论以及自然控制论等方面均有创造性的贡献。曾先生历任我所两届所长(1984-199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1995-2000)。1980年曾先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还先后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先生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学生现在遍布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论坛”能够邀请到曾庆存先生进行首次报告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曾庆存院士首先说,培养研究生是关系到研究所、科学院、国家前途的大事。我国是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要想中国强大,培养青年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研究生创新论坛”的发起宗旨也就是增加凝聚力,使青年奋发有为,很好的建设祖国。曾先生的报告题目是“从借东风和草船借箭说起”。曾先生从“三国演义”这两个故事说起,结合诸葛亮一生的杰出才华,谈到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就是要“静”和“俭”,不为身外环境(尤其是物欲)所引诱,“修身”“养德”。只有淡泊名利和物欲才能使志气高尚明亮,只有宁静才能思维缜密、作事达到高远的目标。要“学以广才,志心成学”,就是只有通过勤苦学习才能使自已的才学广博,无所不通;而要想学有所成却是非有高尚的志气贯串人生是达不到的。他尤其反对浮躁和懒惰,“谣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两篇书文成为后来长辈教导后辈的名篇,至今仍然光芒明亮。曾先生鼓励大家要搞创新,促进科学发展。希望同学们在研究生阶段定好个人奋斗目标,珍惜时间,多读书,多思考,千万不要懒惰。也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身养性,唯如此,才能成为一位博学多才、有益于社会的人。

    同学们对曾庆存院士的报告非常感兴趣,也感到获益非浅,并就一些问题与曾先生进行了探讨。

    报告会后,京区党委副书记孙建国发言谈到,曾先生的报告非常精彩,故事生动,深受启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都听过“三国”,然而怎样去理解,可能是我们过去所没有深入想过的问题。曾先生能从故事的典范中去悟出做人、做事等很多哲理,从而引发怎样去创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科学院如何在国家创新型建设中起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这是个关键。今天曾先生讲的,我们大家或许会悟出综合性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路院长曾说过,科学院的研究生不仅塑造着科学院的未来,更支撑着科学院的现在。虽然我们现在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少,但创新性成果还有待加强。希望同学们从故事中引发更多的思考,按照曾先生提出的要求,进行不懈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为祖国建设做出努力。青藏高原所姚檀栋所长也谈到,曾先生从百姓所熟悉的“三国”故事讲起,谈做人、做事、做学问,服务于社会感触颇深,并有了更深入的看法,同时姚所长也强调了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新闻网讯】近日,沈阳生态研究所研究生部组织2007届毕业研究生参加“辽宁省第二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据上级主管部门统计,此次洽谈会中有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山东等省市的近50所高校和省内2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的2000余个需求岗位。生态所研究生纷纷向对口单位递交自己简历。

    随着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就业市场存在专业结构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研究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式下,生态所研究生部为研究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与沈阳市人才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免费为研究生建立个人信息库;不断完善网上就业信息服务栏目的建设和维护;开展就业咨询与指导,介绍研究生如何择业,如何签定《就业协议书》。与此同时,研究生部广开就业渠道,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固、良好的关系。

     【新闻网讯 记者刘迪】提起查金荣教授,相信选修过《传递过程原理与应用》、《高等工程数学》和《化学计量力学》等课程的同学都很熟悉。查老师是一位治学极其严谨的教授,从84年开始教书查老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直默默辛勤耕耘。即使去年查出癌症也没阻挡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依然坚守到现在。

    查金荣,大学毕业,教授,1939年3月出生,江苏武进人,汉族,九三学社社员,中共党员。1957年9月至1963年7月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生。毕业后,分配至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名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1980年12月到1982年12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工业工程系运筹学专业访问学者。1999年3月底退休。

    1984年由陈家镛院士推荐,查老师来到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传递过程原理与应用》。《传递过程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基于物理、化学和数学上的抽象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这无疑给课程讲授带来困难。而查老师则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抓住要害,只点拨不泛讲,深入浅出,将课程演绎得非常生动。老师的“模型”概念和“无量纲化”方法堪称叫绝,常常将一道复杂的工程问题大大简化。用同学自己的话讲,听查老师的课最花费时间收获也最大。

    查老师说,“在研究生院讲课已是第22年了,现在我已不把教学当作'任务’,而是看作'爱好’,当作自己的生活内容了。”

    很难将这位博学睿智的老师与癌症患者联系起来。2005年3月上旬,查老师被确诊肺癌,被迫终止了春季班的教学。在进行了8个月的化疗和1个月的放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从05年9月份起,查老师不顾家人和校方的劝阻又恢复了教学。

    对待癌症,查老师是这样说的,“我只承认我是半个病人。从生理上、体力上讲,我是病人;而从心理、智力上讲,我是正常人。我愿意与健康人、年轻人多接触,这样做有利于转移对病痛的专注,有利于心理上的调整。”

    “从某种角度讲,疾病促使我放弃了一些事,但也促使我更加集中于教学上。癌症不是短期内可以治愈的,我接受带瘤生存的理念,追求生活质量,这样治病才有价值。”

    老师讲课很有特点,课堂上寥寥几句,善于点拨,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课程安排上有两次小测验,每次十几分钟,第一次考基本概念,第二次考简化方程,老师坦言“考速度不考难度”。学习方法上老师推崇钱学森的“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钻进去跳出来”,老师自己的观点是“整体把握,细节处理”。 同时老师也已一再强调物理与数学的区别,突出“简化”的思想,鼓励同学用物理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近阶段老师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常常奔波于医院与教室,有时课堂结束就直接赶往医院。但他仍然坚持上课,给同学们带来一堂堂精彩的内容。

    赵岩同学说,“老师讲课很特别,形式不拘一格,内容抓要点讲精华,注重学习方法。听老师的课我学到很多和以前不一样的东西。”

    刘锐同学说,“看着老师虚弱的身体固执的样子,常常感觉一阵酸楚。老师虽然癌症在身,但对待生活很乐观很积极。他的精神很鼓舞人,做人做学问都值得学习。是在我身边的例子,非常生动形象。”

    由于身体原因,老师讲课常需要坐着,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先生本色。课堂上每位同学都非常认真。老师的教学质量也得到广泛认可,课程多次被评为研究生院精品课程优秀奖,其教材也多次获得冶金出版社优秀教材奖。此外,老师还获得过中国科学院首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华为奖教金奖。同时由于老师是退休教授返聘回来的,更多荣誉都与老师无缘,对此老师却看得很淡。老师说,“我是靠国家的助学金成长起来的,我要回报社会”,朴实却令人感动。我们也衷心的祝福老师早日康复,战胜癌症。(文中所述同学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