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11月17日下午,广州能源所团委与省质量检测局联合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青年交流活动。广州能源所的团员青年20余人,省质检局团委和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团支部10多人一起座谈,还参观了省质量检测局。 活动在团员青年们的座谈会中开始。首先省特种设备监测院团委书记介绍了该院的职能与日常所负责的具体工作。能源所的团员们也积极发言,介绍了能源所和相关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现阶段新能源发展状况。座谈交流后,大家在院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特种设备的监测实验中心,并向工程师请教了许多特种设备的监测方法和仪器的使用。此后三个支部进行了联谊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广大团员们不但了解和学习特种设备的监测方法和仪器的使用,同时体现出我所团员的新风貌,得到了兄弟团委的好评。

【新闻网讯】11月15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在研究生大厦多功能厅举办了 “2006年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由各研究部推荐的刘永利、崔天成、廖婷、John Paul Daghfal、马嵩、张宏立、伍复发和王爱萍八位研究生分别做了报告,大约有100多位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并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自成立以来,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学术环境建设,举办了以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主讲的“李薰”系列讲座、部主任论坛、青年科学家报告会、研究生年度学术报告会等四种不同层面的学术活动。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作为是实验室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旨在为师生提供跨学科的交流机会,促进和提高研究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卢柯主任在报告会结束后提出应加强对学术问题的广泛讨论,树立“学术面前师生平等”的观念,营造自由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

     【新闻网讯】2006年11月15日下午,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第五届“思源纵横”大师讲坛活动在思源楼一层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应邀主讲。该讲坛由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生会主办,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袁亚湘研究员主持报告会,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院士、书记王跃飞研究员等及多名研究生导师参加报告会。

    王元院士在数论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对筛法及哥德巴赫猜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1956年他证朋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不超过3个素数的乘积及1个不超过4个素数乘积之和”[简记作(3,4)],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结果。 1957年他又证明了(2,3)。他与数学家华罗庚一起开辟了用数论方法研究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新领域。他们的方法不仅有严格的理论证明,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国际学术界称这个方法为“华一王方法”。他们的研究成果已写成专著《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79),现已译成英文由联邦德国的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

    王元院士当日主要介绍了2006年菲尔兹奖(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陶哲轩及他在素数等差数列方面的工作。王元院士还针对与会者的提问,介绍了当今数学的发展,数论的研究趋势等。

    数学院和邻近高校及周边研究所的学生也慕名前来参加报告会,报告厅座无虚席,不少同学甚至站在会场最后排自始至终听完了全场报告。同学们对王元院士的精彩报告报以热烈的掌声,对思源纵横报告会充满极大的兴趣。

 

 1.


    “我今年只能送自己的同学了,自己至少还得一年才能把接手的课题'搞定’。” 谈起什么时候能毕业,陈懿唉声叹气地说。

    陈懿是中科院京区生物口某研究所的三年级博士生,作为硕博连读生的陈懿,对自己几年来的科研生活感慨颇多。

   她说,自己目前做的课题牵涉到的知识,以前都接触得不太多,现在做课题很犯难,文献看不懂,一些专业名词也不明白,更不用说有什么实验思路了,看着课题组的同学积极地提问题,想方案,“自己尴尬死了。没有办法,只能加夜班补了,但还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最难忘的就是一个周末,同组的同学说好一起去吃海鲜,自己当时正在看《生物化学》,快看完了,本想那个周末赶快看完的,就随口说了句:“哎呀,我《生物化学》还有几十页了,下周吧。”大家当时都愣住了,以至于后来这成了实验室的笑料。

    陈懿说,他和同学之间的这种差距是在研一的时候拉开的。“因为《生物化学》是我们研一第一学期的基础课,也们这一组最基础的学科,就像我们学英语得先学会26个英语字母一样。”

    半年之后,陈懿的基础知识才差不多补回来了,但毕竟不如别人一点一滴的积累消化的透彻。最重要的事,这半年因为自己不懂,别人讨论时自己也不敢贸然发言,以至于使原本开朗的自己变得沉默寡言了,也打击了自信心,对以后参与课题讨论也产生了影响。

    最明显的一例就是,有一次大家在讨论一个催化反应的动力学问题,做了很多次都是零级反应,但以往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应该是一级反应,陈懿一下子就想到可能是初始浓度太大的缘故,但看大家讨论半天都没结果,谁也没提出这个问题,就想肯定不是因为这个吧,要不大家早想到了,于是就没提。大家分头找了好多资料,问了导师之后,才明白是初始浓度不同的原因。陈懿说,她当时真是想一头撞死算了:因为自己的胆怯,课题组浪费了一周的宝贵时间。

    这几年做课题也不是一无所获,但基础知识不够夯实,很难写出高水平文章,眼瞅着要毕业了,还没有发一篇核心,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没办法,再干一年吧,陈懿说,“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把《生物化学》等基础课嚼烂吃透。”
 
    2.

    田波也是三年级的硕博连读生,但是她与陈懿不同——现在马上要答辩了。对于研究生这五年,她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论生活还是科研。

    一提到研一生活,田波马上精神起来,“真的很感谢教她基础课的那几位老师,是他们给了她飞的翅膀,从他们那里她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还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实验技术,形成了正确的实验思路。”这一切使他以后的科研工作极为顺利。

    提及选课,田波笑了,说那时同学们都在打听哪门课好过,哪个老师给得分高,课选了改,改了选。她没那样,觉得还是得学点有用的,就给导师发了封E-mail,问了问自己以后要做什么课题,征求了导师的意见,最后导师给建议她选两门学位课,她自己又以后的课题选了两门,体育、艺术等素质拓展方面也适当选了些。现在回想起来研一的生活真是充实而有趣。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类似田波、陈义的故事很多。这些故事,都折射着研究生们多彩而曲折的科研历程。

   3.

    2006年11月20日中午,记者在BBS科苑星空站看到,一位“走过玉泉一年”的同学发表自己一年多来的“感觉”,他说:回到所里之后,确实发现我们需要一些基础课,需要一些和科研结合的课程,不能和导师的脱离,需要和专业老师的交流。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学,那么你才能得到你要的,而不是上了课也没有任何想法和感觉!” 这位同学说,在有些基础课是很无聊的科目,同学们听着这些课,“只能是云里雾里,大家飘飘鼾声”。

    对这位同学的看法,有人提出置疑:“不赞同你的观点。可能各个所的情况不同, 我研究一的基础课,很多都是请本所的老师上的, 回去后对实验很有帮助。而且我比较喜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这种教育方式, 各个所的学生都在一起,也可以相互交流。”

    另一个同学说,自己对“走过玉泉一年”同学的说法不能苟同,他说,“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尤其是在中科院,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人人都有自己的情况,学校开课只能从学校全局去考虑。”

    这位来自物理科学学院的同学说,我们都已经是研究生了,应该有充分的自学能力。没有基础课,大可以自己去找书找资料自学,不要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都要等老师来讲。物理学院的课都是比较难,都是需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才能学好的,“我研一时睡觉吃饭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除了上课,就是在自习。而且还有很多比我更用功的人。对我们来说,研究生第一年绝不是浪费时间的。”

    …… ……

 4.

    这些闪现着思辨火花的讨论,主题就是对中科院研究生院“两段式”培养模式的不同看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实行“两段式”培养方式,第一年学生要进行集中学习。这给与导师处于异地的研一学生带来许多困惑,像如何选课,如何对待基础知识的学习等,在这期间导师不在身边监督,尤其是京外培养单位的学生。选课时有些学生为了好过,不考虑以后的科研需要选了一些容易学的课程,这导致他们在做科研时基础知识不足,处处被动,很长时间进入不了状态,最终不能按时完成科研任务,无法按时毕业。那么这种“两段式”培养的问题真是无法解决的吗?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王涛研究员对此提出了很好的方案:一年级的硕士生和导师不在一个城市,沟通不太方便。但现在网络、通信都比较发达。比如,学生选课时给老师发E-mail、发短信,这些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

    【记者评述】:笔者本人也是刚刚走进中科院的大门,刚刚经过一次秋季选课,深切感受到研一学生对选课的不同态度,大多数同学都是在征求了导师的意见之后,决定的选课科目。但还是有些同学觉得学分修够就OK了,上课不可能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的。更有甚者,有人说,师兄师姐说的,研一在研究生院就是要好好玩的,要不以后回所就没得玩了。抱着这种想法,自然不能好好学。

    对比故事中两个博士生,不难看出,研一这一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一年级的同学在选课时,要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和导师沟通,搞清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选课时有的放矢,多修些与自己课题有关的学科。学基础知识过程中要更加刻苦些,尽量多掌握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看些相关的论文,做到对将来研究方向,这个领域的最新动态,最新进展有基本的了解。这样,做课题时就会顺利些,论文才能及时完成,才能及时毕业。

    总之,对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硕博连读生来说,研一有着选课、适应等诸多困惑;而对于三年级的博士生来说,早日完成学业、开拓未来的事业成为他们的期待。面对这些困惑与期待,希望更多的研究生们更好地把握自己。(文中所述同学为化名)

    (研究生记者团 王建华)

【新闻网讯 严峻】为了增进学生会内部各个部门间的交流和了解,促进新一届学生会各个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在团委王静老师的指导和学生会办公室的精心组织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学生会部门间五子棋比赛于11月18日晚上七点准时拉开战幕。 此次比赛分为小组赛和淘汰赛两个部分,学生会八个部门经抽签分为A、B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部门。首先进行循环赛,循环赛中每个部门出三人,每局分别进行三盘比赛,胜两盘的部门为该局的胜者,最后根据小组的积分排名取前两名进入淘汰赛;淘汰赛中,A组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别迎战B组的第二名和第一名,最后的胜者会师决赛,败者则进行季军争夺战。 在比赛开始的抽签仪式之前,体育部宣布弃权,这样B组变为三支队伍,使得B组的出线率大增,各支队伍也暗自在心里盘算希望能抽到B组,毕竟3进2的几率比4进2的几率要大得多。祈祷之后抽签结果马上见分晓,办公室、宣传部、女生部和文艺部抽到了被誉为“死亡之组”的A组,而联络部、学术部和生活部则如愿抽到B组。 在比赛的裁判长宣读完比赛规则之后,比赛正式开始。A组的办公室与女生部、宣传部与文艺部的比赛同时进行;而B组的联络部和学术部的比赛也同时打响,生活部第一轮则轮空。没几分钟,B组的学术部就将联络部挑落马下,出线形势一片大好;A组的办公室也轻取女生部,获得首轮胜利,而A组的另两支队伍从一开始就展开拉据战,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鏖战,文艺部技高一筹取得胜利。紧接着,小组赛第二轮的角逐又开始进行…… 经过三轮的小组赛后,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A组的文艺部以三战全胜小组第一的战绩出线,而宣传部也以二胜一负小组第二的战绩顺利晋级;而B组由于只有三支队伍,三轮激战之后,生活部两次惜败于对手,无缘四强,而学术部以两战全胜取得小组第一,联络部一胜一负位居第二。 短时间的调整之后,半决赛开始。一边是文艺部迎战联络部,另一边是宣传部迎战学术部。文艺部继续其强劲势头,兵不血刃将联络部轻松拿下;而宣传部则持续表现慢热,在三局苦战之后也艰难战胜学术部,与文艺部会师决赛,而学术部在失利之后则再次与联络部相遇,进入季军争夺战。 在季军争夺战中,联络部依然没有找到破解学术部攻势的良方,在先胜一盘的大好形势下,连输两盘,最终以1:2败北,只得以第四名的成绩结束比赛。而在冠军争夺战中,宣传部一改前面慢热作风,第一盘就大举压上,争取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结束战斗,不料让文艺部在招架之中酝酿杀机,抓住机会完成致命一击,先胜一盘;不过第二盘宣传部不依不饶,冷静果决,又扳过来一盘;在决胜盘中,宣传部更想报小组赛中败给文艺部的一箭之仇,而文艺部也不想将冠军拱手相让,双方再次在决胜盘中展开激烈厮杀,最终在苦苦僵持十数分钟之后,宣传部没能成功逆转,与冠军失之交臂。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激烈比赛之后,此次五子棋赛的冠、亚、季军终于尘埃落定,文艺部成为最大赢家,他们不光拿到冠军,而且他们的成员戴连攀以全胜战绩荣膺本次比赛的MVP。 最后在为获奖部门的颁奖中,此次五子棋赛也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