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国家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勾画中国防震减灾现状图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5-12-05
  • 2961
     【新闻网讯 记者周琼】12月3日下午,国家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以《我国的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为题做了当日第二场主题演讲,这为“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报告会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苗建明主持了本场演讲。

    陈建民局长从全球地震活动和我国地震灾害特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现状、未来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构想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情况。

    陈建民首先介绍了一下全球地震活动和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他指出,全球地震在分布上相当的不均匀,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大概占了全球地震的80%,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地震带占了15%,而其余地方的地震数目占不到总数的5%。而我国正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全球发生在陆地上的地震,有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

    同时,他向大家描绘了地震给全球带来的破坏。不仅地震本身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的损失,地震引起的次生灾难同样导致了相当大的损失。而地震对中国的破坏尤其严重,陈建民用数字指出,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是160万,我国约60万,几乎占全球的一半。而就一场地震具体的死亡人数来看,从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一次地震死亡20万人以上的,一共六次,我国就占了四次。

    在介绍完全球和中国地震灾害的特点之后,陈建民接着向听众重点阐述了我国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他指出,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形成了预防为主,防御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和总体的思路。

    他认为,在地震的监测预报方面我国形成了“长中短临”的预报思路。长的十年左右我们要搞判定,中的1—3年,短期的3个月,临近的10天左右,或者是更短的时间之内做出预报,尽可能的减少伤亡。他同时指出地震的监测预报是相当敏感的话题,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但是他保证绝对不会因为这样的担心而出现有情况不报,绝对不会用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安宁。

    而在震灾预防工作方面,陈建民主要从“地上”和“地下”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首先“地上要搞结实”。必须对全国划分烈度区划图,保证建筑物的结实程度,和当地发生的地震烈度相匹配;尤其要对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进行单体的抗震性评价工作,以保证它们面对地震时的安全。其次“地下要搞清楚”。地基的软硬程度,地下是否存在断层,都是在城市和工程规划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应急方面,陈建民指出,因为地震是一个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应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对于地震而言尤其重要。事实上我国也确实将地震应急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在我国的预案体系里,一个国家总体预案,80个专项预案,其中地震预案就占到25个,将近1/3。

    演讲的最后,陈建民向听众介绍了我国下一步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一些设想和思路。

    他认为,第一是要把大城市和城市群的防震减灾作为重中之重。他认为,当前城市化进程非常的快,大量财富和生产都在城市聚集,一旦发生灾害,必然产生重大的损失。而我国的城市是高风险的城市,不仅仅是地震,还包括电网、煤气网、管网等等,一旦出现问题都可能给国家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第二是要开展农村的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陈建民指出,我国农村的房屋基本是不设防的,四五级的地震,房屋都倒塌了。而另一方面,对大多数农民而言,大半辈子的收获主要就是一幢房子。一旦地震,基本上就一贫如洗,因灾致贫的情况在中国比比皆是。

    第三是要做好生命线工程的紧急试点工作。他强调指出,生命线工程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一旦出现问题,其损失可能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必须加强生命线工程的预警检测和应急工作。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