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我想说】是谁将你带进科研大门

  • 大连化物所 仲东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创建于 2009-09-12
  • 3694
金色九月,桂花飘香。春华秋实,桃李芬芳。秋天,是大地回馈农耕的季节;教师节,是学生感恩老师的时刻。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生活点滴,全所老师都将他们无私的爱播撒在每个学生的心头!今年是建所60周年,辉煌的60年,是全所师生拼搏奋斗的60年,更是师生情深谊重的60年,曾经,亲爱的老师们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起化物所的每一片绿叶,今天,我们用满园绽放的花朵向所有老师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如果有人问起你最要感谢的人是谁,是谁将你带进了科研的大门,我一定会骄傲地说:“是李灿老师!”这是任何一个李老师的学生走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将毫不犹豫回答的问题。因为李老师无私的奉献,不懈的耕耘,早已让我们的心灵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他身体力行的指导,孜孜不倦的教诲,细致入微的关怀,象一阵阵暖风,无时不刻不在推动着我们在科研和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二十年来,李老师现身科学事业,不辞辛苦,无怨无悔。96年李老师怀着坚定的报效祖国的信念回到大连化物所,开展紫外拉曼光谱仪的研制及在催化中的应用,实验条件和资金的缺乏丝毫没有阻挡住他的热情,他扎根实验室,一刻不停的钻研,在攻关的关键时刻甚至晚上都睡在实验室。终于研制成国内第一台紫外拉曼光谱仪。此后,他又带领着学生们在多相手性催化、燃料超深度脱硫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2001年,他毅然选择了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之一世界性的难题。他曾经说过,挑战一个世界性难题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即使失败了也值得。这既体现了李老师对科研全身心的热爱,也是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的人生寄语。多年来的众多成果,让李老师获得了无数的荣誉,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仅仅43岁,07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08年又成为了国际催化理事会主席,是华人及发展中国家中首位当选这一催化界最高职务的人。然而,他丝毫没有被别人给予的光环迷住了双眼,却用他高尚的人格照亮了他人,照亮了我们这群莘莘学子,时时刻刻鞭策着我们。科研生活有时是枯燥乏味的,失败也是家常便饭。当我们一次次为挫折感到沮丧的时候,李老师总会鼓励我们坚持住,再加把劲,把钻研进行到底。李老师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时时感动着我们,十几年来,他在百忙之中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组会,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针对组内很多个不同的研究方向,他总能敏锐的指出问题的关键,一一提出独到的见解,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解释其中的科学内涵。凡是听过李老师点评的人,都情不自禁地不竖起大拇指,表达深深的敬佩。在繁忙的工作中,他总能抓住一点一滴的时间来研究科技的最新进展,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想法。听李老师的爱人说,只要有一点好的想法,就是半夜也要爬起把它记录下来。坚持创新,李老师十年如一日,不停的追求,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更将这一科研的灵魂不断地向我们这些小树苗们灌输,盼望我们能早日长成参天大树,站在世界的最前沿。
 
每天晚上,当我们路过催化楼门口,抬头望见李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总会被他执着坚定,废寝忘食的科研精神所打动,为不能达到他的殷切期望,不能像他一样努力,不能用一份满意的答卷来报答他的恩情而感到深深的惭愧。有李老师这样一位人格高尚的导师,我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略微报答他为我们的付出。
 
李老师的要求是严格的,严格的背后却是一种高尚的爱。他既是一位严父,更是一位慈父,我们在成长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他都会感到高兴。为了锻炼我们的综合素质,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提高身体素质,他经常带领我们搞一些文体活动,每周一次的爬山,每年一次的畅游滨海路,以及各种节日庆祝活动等,成为了我们组的一大特色,在所里广受好评。
 
老师们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而我们所能回报的却太少太少。纵然不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要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无论是我们这些刚刚踏进科研大门的年轻人,还是即将远赴重洋的师兄师姐们,年年岁岁,都将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真诚的为您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责任编辑:大连化物所 仲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