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通信系列讲座:催化知识与应用间的反应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创建于 2005-06-24
  • 1959
     【新闻网讯  黄志蓓、刘星报道】6月15日和22日,在中关村教学楼S101教室,信息学院开设了“通信工程与电子技术系列讲座”,邀请了中科院电子所李德毅院士、吴一戎研究员、夏善红研究员和罗积润研究员给同学们作了精彩报告。

    李德毅院士:要冲破传统思维的约束

    网络化数据挖掘是当今世界研究的前沿,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李院士以“复杂网络与网络数据挖掘”为题,从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学科发展中的重大变革,鼓励大家勇于冲破传统思维的约束,积极发展创新思维,真正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

    李德毅是中国工程院士、博士生导师,目前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研究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语言信息工程中心首席科学顾问。李院士长期从事计算机工程和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方法。

    吴一戎研究员:深入浅出 耐心作答

    吴一戎研究员作了“合成孔径雷达原理与国外星载SAR的发展”的讲座。吴一戎研究员为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此外,吴一戎研究员还辅以大量丰富的雷达的实物照片和遥感图片,让大家在合成孔径雷达的历史进程、当今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获得了深刻和立体认识。课后,吴一戎研究员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详细而耐心的解答。

    吴一戎现任中科院电子所副所长、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起任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主题专家组成员,是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他一直从事大型遥感地面信息系统的研制,参与国家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方向战略研究。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星载/机载SAR信号处理;遥感图像几何与辐射校正;大型计算机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包括高速网络、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大型存储设备、系统软件、数据库、存储迁移软件);机载InSAR系统。

    夏善红研究员:内容丰富 拓展视野

    夏善红研究员作了“微纳传感器系统及其应用”的讲座。夏善红研究员分别以制作工艺、关键技术、涉及的科学问题等方面,系统地、详尽地介绍了传感器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和主要应用。之后,夏善红研究员以自己科研小组的研究成果和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为背景,阐述了在传感器领域内已有的各种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进程,以及在此研究领域内中国的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中所处位置等。讲座内容丰富多彩,极大拓展了在座所有人的眼界。

    夏善红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并担任国家863计划微机电系统(MEMS)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理事、IEEE 电子器件学会北京分部副主席。作为项目负责人,她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十余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三项。199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夏善红研究员主要从事微光机电系统(MEMS)技术、微传感器及其系统、新型真空微电子器件研究。


    罗积润研究员:催化知识与应用间的反应

    罗积润研究员作了“微波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沿”的报告。通过对传统方法与微波加热的效果的比较,罗积润研究员给同学展现了微波在材料工程中的长足发展。同时他还介绍了微波在军事、医疗、能源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同学们体会到发展微波技术有着重大的军事意义、科学意义明显且产业前景广泛,真正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了起来。

    罗积润研究员在国内首先建立了一套毫米波处理材料系统,开展高性能功能和结构陶瓷的烧结、功能材料的固相化学合成以及特殊材料的表面改性等工作,所获成果论文应邀在 2000年第25届国际红外与毫米波会议作特邀报告。通过对传统方法与微波加热的效果的比较,给同学展现了微波在材料工程中的长足发展。

责任编辑: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