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科院记忆]仁学: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

  • 专题征文
  • 创建于 2005-07-02
  • 5284
  在研究生院学习的一年里,主要学的是科学知识、专业知识。教书育人的教授,有明显育人意识者,印象中有讲授生态系统生态学的韩兴国教授。他不时在课堂中穿插一些为人的道理、做学问做研究的操守,令青年学子受益匪浅。而专门育人的,则非讲授孔子思想研究的王世明老师莫属。王世明老师是中宣部机关干部,他在百忙之中抽空到中科院讲课,应该是民族责任心社会责任感使然。王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论语》,给我们上了个人修养中非常重要的一课。我认为这些道理,都是我们必须铭记在心的。因此整理成此文,与刚刚准备成家立业的年轻人们共勉。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个“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8次。孔子的“仁”意义很广泛,几乎包括做人的全部道理。“仁”不仅是《论语》中重要的思想,而且是炎黄子孙血液中代代相传流淌的思想。尽管有些人认为孔子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局限性,但是,王老师告诉我们,孔子思想是大文化,不能当普通学问看待。实际上,在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处处有仁学。

    根据“孔子思想研究”的课堂笔记和我个人的领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指导下,我研究了一下仁学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具体实践。

    子贡曰:“如果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老师总结:“推己及人谓之仁。”

  子贡提的问题,把仁的定位定高了,能“博施济众”的只有两种人:有权人和有钱人。平常人是很难做到博施济众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实践中,柴米油盐酱醋茶中都可以实行仁学。

    中科院的研究生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自己花钱打印了讲义和笔记,或者买了难得的好书,知道其他同学也需要,就会借给他人复印。其实他们就是仁者,因为他们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且在自己“达”(手头有资源)了之后“达人”(与他人分享资源)。很多课代表显然就是仁学的奉行者。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老师总结:“克己为人谓之仁。”

  克己为人,就是克制自己的一些欲望,约束自己,也为别人想想。老师用“以约失之者,鲜矣。”和“天将厚其福以报之。”来强调克己的重要性。灭绝人的欲望是不合情理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克制欲望。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或者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话,就会得到报复。在这里,还得指出,礼并不是周礼,而是人类社会一切秩序的总和。

    在我们的学生生涯中,有一个重要的“礼”,就是考场纪律。每个人都想得到高的分数,但是你要是为了高分就采取作弊的手段,抄袭他人或者挟带资料,那就太不仁了。作弊的同学,应该克制一下自己的高分欲望,否则最终的报复就是被抓了,处分甚至开除学籍。就算你侥幸逃过了监考老师的惩罚,将来你也会受到报复的,你的人品不正,就无法出息,不能成就大事业。参加考试的学生,请牢牢记住孔子的教诲:“非礼勿视。”

  仲弓同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老师总结:“害不加人谓之仁。”

  走进社会,我们要以见贵客时的恭敬之心待人。缺乏恭敬之心,就会有麻烦。使民如承大祭,讲的是当官的人要把使用民力当作非常严肃隆重的事情。对我们的启示就是要谨慎小心。孔子强调恕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个“无怨”含义有别,一是发达了不要骄傲,一是不发达也不要烦恼,做到宠辱不惊。

    这里尤其强调一下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老师强调的害不加人。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难。孔子没有要我们天天做好事,为他人谋幸福。只要你少给他人带来麻烦,就算是仁了。人生在世,不给别人带来任何麻烦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要尽量少给别人麻烦,有一点仁心。有些人就特别不仁。说起来我心里还愤愤不平。我就见过一个非常不仁的人。她天天很晚回来,还弄出很大的声音。那么晚她还要在公共厕所洗澡,而且是打超级大一桶热水,把热水一直冷却到凉了,然后用来洗澡。并且,边洗澡还要边唱歌。泼溅的水声还不怎么刺耳,可是加上那难听的人声,就太不厚道太不仁义了。诸如她这类的人,大肆浪费公共财产,不珍惜水电,干扰他人休息的小人,几乎处处都存在。但是在中科院这方净土上存在,就有点不应该了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老师总结:“敦厚朴实谓之仁。”

     因为做事情很难,所以说话一定要慎重。社会上有一些人喜欢说大话。话说了,但是办不到。这样子说大话是会让人看不起的,是很损害形象的。古人云:“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我们应当少说大话,多办实事。

    对于我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这一点尤其重要。科学上的发现和发明,都是建立在无数脚踏实地的实验基础上的,而不是靠夸夸其谈就可以做到的。有少部分同学,明明还没有开始进入研究的状态,却虚荣得很,喜欢在外行人面前(尤其是某些GG喜欢在不同系的MM面前)唾沫横飞,甚至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也相当大声地窃窃私语。如此行径,非仁者行为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老师总结:“不偏不倚谓之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存在局限性是一种必然的客观的现象。我们要努力的是尽可能减少人生中的过错。面对他人的局限性时,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都不要极端了。

    学了这一点,再回头看那个凉热水半夜唱歌洗澡的小人行径,想到这是那种人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又是必然的客观的现象,好像也就不那么冒火了。但是,每每看到那桶热气腾腾的热水,我还是觉得这样的行为令人不齿。这样的自私思想,该被破除。

    我们在做自然科学研究的时候,也要破除“党”(局限性的意思),破除了党可能会有新思路新发现。

    (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我曾见过跟老师解释有差异的,比如理解为: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不同的类型。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也可 以知道这人有没有仁心。”即“观过知仁”。各圆其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解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老师总结:“胸襟博大谓之仁。”

     仁者爱人是我们民族传统中闪光的思想,是维系人类社会和谐的纽带。对人要有爱心,有一副好心肠,生活道路才不会狭窄。

    在一年的生活中,我感觉到研究生院的人们是相亲相爱的。举一个例子阐述仁者的爱人,就是鹰之恋协会的会长。他平常对待同学朋友真是没得说,对待陌生人也是热情相助。他不仅爱人,而且爱动物。鹰之恋协会在他的带领下,做了许多有益的保护动物的事情。在这个人类还继续疯狂掠夺他人及自然资源的社会,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仁者。也希望科学院能产生更多的这样的仁者,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林美英,中科院研究生院生物系2004级硕士研究生,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鞘翅目研究组成员)
责任编辑:专题征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