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抑制到激发——研究生眼中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5-11-28
  • 1798
     【新闻网  记者高丽群】美国硅谷的公司中有三类人——中国人、印度人、美国人。这三类人各司“其职”:中国人搞软件开发,印度人搞软件承包,而美国人开软件公司。这三类人在收入上的比例,如果中国人是1的话,印度人就能得10,而美国人能得到100。

    这是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随口给大家讲的一个小故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故事”,却折射出了我们当前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问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子们。

    在刘燕华部长的演讲开始之前,记者同一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交谈了片刻。在问到为什么来听这场演讲时,他说,他是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心情而来,因为自己是理工科的学生,对“自主创新”这个话题有浓厚的兴趣。

    也有同学对自主创新业有她自己的思考。“创新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从小学直到大学,我觉得,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非但未能得到培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学院409班的丁小宇,对此深有感触。

    “对于这种状况,教育体制能够做出怎样行之有效的调整,从而激发青年人的自主创新热情?”丁小宇问。

    刘燕华部长举例谈到中国人平时比发达国家的人忙多了,不像发达国家的人有相对固定的休闲时间,但在创新的成效上中国人却不及发达国家的人显著。丁小宇认为,刘部长讲的很对,这种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中国人的团队活动力不强,没有充分发挥出集体协作的效率。“真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能够发扬自主创新精神,成为科技发展的'领军人物’”。丁小宇相信这也是很多青年学子的心声。

    另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女生说,“对于自主创新,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在教育领域内实到实处。”

    物理科学学院05级的学生张卉、王冬冬和袁婷婷说,他们有紧迫感,觉得现在可以做的就是不断地完善自身,同时也是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采访中,记者切身感受到了研究生们对“自主创新”这个问题的关注。记者相信,无形的压力和紧迫感会使大家更加振奋精神,做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实现“自主创新”的准备。(编辑:苗苗)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