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当期就业”难还需宏观调控

  • 长江商报
  • 创建于 2006-11-22
  • 994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今天召开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 有上百万大学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并不只是一个简单而枯燥的数字,而是以十分鲜活的方式,反映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近年来大学生“零工资”就业、薪水预期低于农民工等报道,以及不时见诸报端的大学生到街头擦皮鞋、卖糖葫芦、卖肉等消息,在坊间不断诠释着“当期就业”这个对公众还略显陌生的词汇。 一些专家指出,从大学生占人口比例看,中国的大学生不但没有过剩,比例还十分低。中国目前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美国是35%,日本是23%。一方面是超低的大学生人口比例,一方面却是每年上百万大学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形成一个令人惋惜的资源浪费。况且,这还是发生在当前我国经济每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相当强劲的情况下,这实在是一个悖论。在一个正常的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我们曾经不断思索、追问过,也可以列举出很多条原因,比如连年的扩招致使大学生数量的增多,比如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钩,比如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比如需要熟人等各种潜规则盛行等等。社会各界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思以及给出的可选择路径,也很有不少。但是随着每年无法实现“当期就业”人数的不断攀升,上述悖论愈发令人迷惑。   英国学者贝弗里奇爵士说过,“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做出及时的反应,把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独立而优先目标,就可以使得这一目标的保障是充分全面的,不仅依靠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适宜的技术选择战略得以实现”。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公共管理部门除了通过完善微观的制度,比如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完善用人制度以及落实《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之外,还应该伸出政府干预就业的宏观之手,在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就业问题日益凸现的情况下,保证最大程度的就业,应该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 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是一个严峻的信号,更蕴涵着极大的社会风险。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必要时甚至提高到“宏观调控”的高度上,作为一个独立而优先目标,力争最大程度地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悖论,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来源 : 长江商报 www.changjiangtimes.com 2006-11-18 8:30:00作者:李石)
责任编辑:长江商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