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研故事】我的中科院之路

  • 朱崇开 (征文)
  • 创建于 2007-10-25
  • 6805
人生有些关口非狠狠地斗一下不可,不能为了混口饭吃而蹉跎了幸福。
                                             ——《人间喜剧》
 
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经常有把考研经历纪录下来的冲动。但有好几次皆提笔忘言,心中想说的话很多,却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毕竟考研是一件大事,牵扯的人事、物事很多,并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但自从决定考研那天起,将考研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是我的一个心愿,踟躇再三,我决定了却这个心愿。
 
其实,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有考研的想法。不仅是因为自己可以通过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增加学识和竞争力;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高考被调剂而与自己喜欢的专业擦身而过的“壮志未酬”,这使我内心有一种没有实现梦想的深深愧意。我羡慕那些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崇尚那些不断进取的灵魂。
 
大学时光美好又匆匆,不经意间我已步入大四。此时,找工作抑或考研变得现实而迫切,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深感只有把握现在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在其他人准备找工作的时候,我开始着手考研。考研是一项很系统复杂的事情。首先要决定考哪个学校,权衡再三,我决定考中科院,并且是京区院所。当然这是有一定风险的,中科院每年的报考人数很多,导师对学生要求也相对较高,我平时的学习成绩算不上出类拔萃。但中科院在社会上拥有好的声誉,研究条件一流,大师云集,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并且中科院本身没有应届本科生,考生都很公平;还有就是学生都是公费,找工作也会容易些,这使得在此学习省去很多后顾之忧。
 
最重要的是家人都很支持我的想法,所以我决定为了心中的理想拼搏一回。目标确定后,顿时有一股神圣的感觉从心底油然升起。
 
明智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有了目标就要付诸行动。此时已是9月末,复习时间很紧迫,但我并没有太着急,准备从“头”开始,首先剪了个短发,并且告诉理发师越短越好,因为这样看起来更精神一些,听着剪刀咔嚓作响,自己像换了个人,理发在某种意义上是与过去的一种告别,也算是“削发明志”吧。
 
毕竟做任何事都是需要有精神的。
 
紧接着到书店买参考书,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市面上各类辅导书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购买之前一定要悉心甄别。书不在多而在精,除了考试大纲上的参考书目外,我几乎没买其他辅导书,如果买太多书,不一定能够看完,还会给自己造成不小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得不偿失。建筑学中的“Less is More”原理在考研中同样适用,那就是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最重要知识的学习上,我们的学习才最有效,贪多贪全会使复习顾此失彼,一塌糊涂。
 
要在短短数月内全面复习四门课程,合理利用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到忙碌而不盲目,我决定把时间分成三大块,上午看政治,下午学英语,晚上主攻专业课。而不是象有些同学那样这个小时背单词,下个小时看毛概。借用智慧老人老子的话就是“考研复习若烹小鲜”,切忌在煎鱼时频繁翻动鱼身,最后使得鱼身破损,心情也变得很遭。这样不断的在几门课程之间换来换去,使得大脑缺乏思考连续性,效率自然不高。
 
英语是考研的重中之重,我报考的专业不考数学,从而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英语学习上。我的英语基础还不错,所以直接从历年真题入手,真题是最权威的资料,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把每一个题目都仔细搞明白,每个不认识的单词都查清楚,当然这样做题的速度很慢,但有时费时费力的方法反而是捷径。      
 
第二天早上再到户外把前一天做过的题目朗读几遍,既培养了语感又可以做到了温故而知新,一举两得。那时正值深秋,早上很凉,但这样效果反而更好,记得更牢,即使是大雪纷飞的寒冬,我依然坚持早读。冬日的早晨,窝在被窝里睡懒觉当然很惬意,但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是选择了与懒惰决裂,与勤学为伴,懒惰就像醋酸一样会软化人的精神钙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是对一个人从心智到体质的全面考验,很大程度上是耐力与毅力的比拼。一个善于限制自己的人才有指望获得成功,没有动心忍性就没有突破,没有收获。
 
到考试前我已经把真题做了5遍,内容也烂熟于心,事实证明这种直截了当的真题法比较有效,较少的时间投入能得到较大回报,我的英语得了73分。
 
至于政治和专业课,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政治大纲每年都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指定参考书看熟,就有备无患了。我一向对各种自命不凡的辅导班敬而远之,其实报班的同学最后几乎都有受骗的感觉,动辄千元的报名费打了水漂不说,浪费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是最让人心痛的。
 
要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壮大自己。考研时最好与熟悉的同学组成一个考研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相互鼓励支持,互通有无,信息共享,遇到难题大家一起讨论,这样自己会有一种归属感。有些同学孤军奋战,自我封闭,学习方法不当,虽然学习刻苦,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但最后名落孙山,令人扼腕。这也正应验了《礼记》中的那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我一起复习的5个人最后都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学校。
 
考研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复习周期长,学习强度大,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周而复始,难免使人滋生厌倦感,尤其看到保研同学优哉游哉的样子,更是容易产生心理波动。所以,合理调整心态很重要,有些同学考研自始至终如临大敌,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不仅不参加正常的班级活动甚至关停手机,切断与外界的联系,长此以往,不仅窒息了学习的激情,甚至可能造成心理疾病。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对,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只有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我把看电影、运动、美餐等当作自我酬劳法,整个考研过程中,除了每周末都要游泳外,我隔三差五还要看一部喜剧片。电影可以用作情感上的宣泄,当感到孤寂、疲惫、劳烦时,我会毫不犹豫放下手中的工作,犒劳一下自己,看一部电影。随着情节的展开,肆无忌惮的释放笑神经,所有郁闷情绪也随之一扫而光,精神又振作起来。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也不忘使自己保持高昂的学习斗志,虽然生活单调、朴素到了极点,但我每天都很充实,都能感到进步,因为有积极的心态,有奋斗的目标,我可以以最大的热情和自信向中科院冲刺,拼搏赋予我勇气,理想赋予我活力。
 
此时我似乎明白了自助者天助的道理。
 
最后的考试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接下来的复式主要是导师考察你的表达能力以及研究潜力,到此一切都水到渠成,自己成为中科院的一名准研究生。
 
一路走下来,自己似乎成熟了许多,也悟出了一些道理,那就是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其实一些看似很难的事情,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去尝试,敢不敢放手去作,只要你尽力去作,并且做好了,那你就获得了成功。人生没有一劳永逸,青春没有失败!
 
(作者:朱崇开,中科院研究生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本科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朱崇开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