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研究生记者团:与职业记者同台竞技 相互切磋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5-11-29
  • 1851
     【新闻网讯 记者姜靖、梁琪】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11月25日继续进行,此次的两位演讲人——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和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是两位广受关注的人物。中新社、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科学时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派记者参加了此次论坛,研究生记者团有30余人的队伍参加此次报道。

    当日下午2点50分,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的演讲已进行了20分钟。小礼堂的西门通往后台的过道上不时地有同学在走动。这些同学均来自研究生记者团。

    指导老师在指导他们怎样进行会场提问。“这个问题太大了,不适合这样的场合问。”“这个问题已达成共识,没必要再问。”

    老师耐心讲解,同学们仔细聆听,真可谓“会场亦课堂”。

    参加会议的几位外报记者十分赞赏同学们的敬业。科技日报的一位记者说,“在采访之前,搜集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设计相关问题,这些都很重要,这是采访前的必备工作,你掌握的资料是否全面,设计的问题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采访是否能顺利进行。正式采访中,记者的服饰,谈吐也会对采访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位记者还指出:“采访中认真听,但不要光顾着记,要根据采访对象说的话随时调整你设计的问题。这样采访才能很顺当的进行下去。像这样的报告会,或者是新闻发布会,采访前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此外,要仔细听报告人的演讲,或许你准备的问题他在报告中已经讲过了,再问就没有意义。还有就是可以从他的演讲中找到新的新闻点。如果不认真听,或许很多好新闻都遗漏了。”

    来自另外一家媒体的记者说,现在大家过度的依赖采访机,录音笔等设备,不注意听讲,寄希望于会后整理录音或者是从主办方那里拿到演讲速记稿,这很不好。听录音,看演讲稿跟你现场听演讲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演讲人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可能传达更丰富的信息,帮助你发现新闻。据论坛主办方宣传部的一位老师介绍,这位记者每场报告都会听完才走,每次都能写出反响不错的新闻稿件。

    截止11月28日,本次论坛第六单元报告会已被各种报纸、网站报道100余次。研究生记者团记者也积极行动起来,已在校新闻网和人文论坛专题网站上发稿60余篇。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