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元春院士:中国需要现代农业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5-05-09
  • 3802

     【新闻网讯  记者魏沛、李魏强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坐在我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位在众多响亮称号环绕下的古稀老人。

    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五单元报告会的最后一天,石元春院士如约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石元春,1931年出生,湖北武汉人,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87—1995年任该校校长,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曾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和王丹萍科学奖,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主持的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项目,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谁能比这样的一位老人更能对我们的农业说说呢?

    眼前老人的话语中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沉重与责任感。就如养活儿女是父母的责任,养活所有的国民则是国家无法回避的义务,“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难国。虽然我们自从解放以来发展很快,速度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甚至美国的水平,但是难度仍然很大,问题仍然很多……”

    “我们已经通过自身的农业解决掉了国人的温饱问题,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石老侃侃而谈,“我们的政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下了很大的力气,不容易啊。”也许只有深深知道搞好农业难度的科学家们才能理解在这简单数字下所包含的东西,因为在常人看来这习以为常的数据下也蕴涵着石老等一代代农业科学家的心血与努力。

    说到这,眼前的老人有些激动。“国家现在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2005年的一号文件给了全国人民一个很明确的信号:我们必须搞好农业也有信心搞好农业。几年来我们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不能光看到当前的问题,我们要目光长远,我们要考虑深层次的问题,我们要看到20年、30年,甚至50年后。”

    “那我们的发展需要更多您这样的科学家。”

    “不,不。”石院士纠正着记者的看法,“农业的发展不能仅仅靠政府的政策和我们这样的农业工作者,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只有看到了不足才能改正它,我们的确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要有信心。”

    “我们同样有信心的是粮食安全问题。”石老说到这儿脸上露出了微笑,“困难是很大,但我们的决心和毅力更大。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靠土地吃饭,但是在今天我们要用与以往不一样的东西去喂养土地。”

    在毕生精力都投入了中国农业的石老看来,我们的农业需要一条现代之路。

    “从现在的农业产业结构来说,我们仍然属于资源消耗型、粗放型的传统农业,要进行转变,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这个概念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由诸多的要素组成的,不能因为我们在现代,然后我们的农业就是现代农业了。现代农业不是现在农业。”石老的话语中有着点点幽默。

    “它不是某个单一的方面,例如科技或政策所能独自解决的。它必然是用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科技共同搭建起来的。所以我今天很高兴到你们这儿来,把两方面的东西都谈一谈。”

    “它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进步、共同发展的理念。农业其实与生态是分不开的,哪儿有农业,哪儿就有生态,所以真正把农业问题解决了,那么也解决了一定的生态问题。我们需要在发展农业时注意到可持续发展,生态要与生产双赢。”

    “从科学上讲,现代农业是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各种各样的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都能在其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所说的这种现代农业不仅需要我们这些农业科学家,而且需要更广泛的参与,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石老又提到了社会的力量。

    对于我们所可以走的路,石老说到“有些路必须一步一步走,科技的发展不是能够一步登天的。我们的重点问题是要突破,在量变的基础上产生质变,现代农业应是在诸多突破基础上所搭建起来的崭新的平台。”石老的话在严谨中又透露着一种科学家所特有的执着。

    “学子们要多出来走动走动,学问固然需要在书本和实验室中作,也需要在社会中多实践。”随着几句铿锵有力的话语,石老走上了我们的论坛,开始了另一次的演讲。望着石老的一次次挥手,一次次呐喊,心中的敬意沛然而升……

    农业,中国心头上永远的牵挂;农业,中国肩脊上永远的重担,无数英雄在千年岁月中为她竞折腰。今天,在科学与人文的大旗下,在石老这样的科学家的带领下,中国农业,必然在古老的土地上萌发出现代的参天大树!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