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益眼中的“三类”不同学者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5-11-21
  • 1625
【新闻网11月20日讯 记者 张光希】11月1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常委厅召开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发表了题为“文理交融,多元并举”的演讲。在谈及“个人的多元化发展”问题时,他对以人文背景的深厚程度为标准,把学者分为三类。 秦院士认为,学者应分为三类:“专家”、“杂家”、“大师”。他说:“缺乏人文背景、越钻越深的称为专家型学者。所谓专家,是在很小很小的问题上知道得很多很多”。另一类是有人文背景的杂家型学者;“所谓杂家,既在很小很小的问题上知道得很多很多,又在很多很多问题上得其要领,触类旁通”;第三类是大师,“所谓大师,就是有人文背景的、博大精深的、既有宏观战略眼光,又能影响国家决策和科技动向者。”他认为,大师级人才须具备五个一流:一流的人格、学识、思维、胆略、文采。 “过去,文学艺术常常把知识分子脸谱化。不同类型的学者退休后,差别就更大了。专家型的,失落反差,生活空寂;杂家型的,兴趣广泛,享受人生。有的学者还开拓新的交叉领域:企业、学会、文学、艺术、娱乐、从政等。”秦院士表示,只有从小打了人文基础的人方能保持对人文科学的关心和爱好,业余时主动阅读和欣赏人文知识,加强人文修养,提高人文品位。(编辑:姜靖)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