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研故事】考研那些事儿

  • 卢洪健 (征文)
  • 创建于 2008-10-13
  • 4180
万水千山求学路,明净无暇科苑月。今天,我终于可以沐浴在大师们春风化雨般的学术里,还有幸吮吸着人文艺术的高雅与深邃,暇闲之际,便想说说考研那些事儿……
 
榜样的力量
 
去年四月份,当我正在为是否准备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而苦恼着的时候,我们一位师姐被科苑录取这一爆炸性的消息在我们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学院不胫而走,于是像吃了定心丸似的——科苑的确是没有围墙总算在自个身边得到了验证,我便决意要向科苑搏一搏。
 
小时侯就唱着“美丽的西双版纳……”,长大后对热带雨林的那份向往也愈加浓烈。而真正认识版纳植物园,始于家乡的著名植物学家陈封怀先生的,他与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是至交,而后者便是版纳植物园的首位创建人。蔡先生一生致力于科学重理论强实践的感人伟绩虽然只能通过史料览阅,其心系国与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却是可以透过时空震撼一代代人的。于是版纳植物园成了我在科苑那么多培养单位中的考研首选。
 
在选择专业方向时我也犯过困,当时我喜欢生态学,本科毕业论文也选了生态方向的课题,而生态学在大家眼里似乎是绝对的冷门。我的指导老师(中科院植物所的博士毕业生)鼓励我向自己喜欢的方向倾斜,理智看待冷热。一番权衡之后,我终于确定了方向,并用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来聊以自慰。
 
宁静的夏天
 
暑假到来,复习进入非常时期,看书不再是蜻蜓点水式的,有时还得来题海战术,政治又报了辅导班,不时得向外界了解相关信息。
 
我和班上两个同学在校内租了房子,还自己做饭。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六点半起床,读一个小时的英语,三人轮流去买菜,八点准时赶到教室看书,十一点半回去做饭。下午两点到教室学习,五点回来把饭煮上,然后去打篮球,六点回来炒菜吃饭。晚上教室不开,在房里看书,有时还去做家教,实在看不下书就出去打打台球或者上上网。
 
那是一个躁热的夏天,骄阳似火,酷热难耐。校园里蝉在鸣唱,鸟在嬉戏,甚是闹腾。而对我们那一群孜孜不倦的考研人、那个我们日日守侯着的教室来说,那是一个无比宁静的夏天。汗水在积淀实力,意志在演绎理想。心是那般的沉静,周围的世界自然也凉爽了起来。蓦然回首那个宁静的夏天,我只想说,我付出过,我快乐着。
 
风雪兼程
 
就在考研一战即将打响之时,我们南方大范围的“雪灾”也拉开了帷幕,并随之象恶魔般侵噬我们的斗志。没有退路可言,我们只好用《亮剑》里那句“要死也要死在冲锋的道路上”来共勉。那几天,我基本是在实验室里吃泡面,用干燥箱烘袜子,冻得不行就用加热用的电炉取一会儿暖。
 
一月十九号,穿得严严实实,一鼓作气地向考场进发。公交车在倾盆大雨中蹒跚着,寒风挤兑着出租车门,坐进考场时全身湿了一半。还好试卷一发下来,思维又活跃了起来,顿时忘却了脚掌的麻木,连日来的幽怨似乎也借助知识的力量好好发泄了一番,交卷时脑子里的兴奋与脚底的麻木没平衡好,差点当场摔倒出了大丑。下午,英语这只拦路虎还真叫人捏了一把冷汗。天公不作美也就罢了,谁知一考生迟到快一个小时(我们当时都纳闷他是怎么进到考场的),监考老师坚决不让他答题了,他就连哭带求起来,一旁的我最见不得别人这样,心急得差点也要向老师开口求情了。想想还是大事为重,只好作罢。
 
现在想来,那么多人在雨雪中受灾受难,而自己还能享受检验自己知识的那份乐趣,岂不幸已?只是觉得那一路雨雪,我跋涉得艰难却也执拗。
 
希望总是有的
 
三月中旬,初试成绩公布,我的分数排得靠后,复试时间很紧,二十五号之前必须赶到昆明报到。千里之外的我自然是心急如焚,一开始还犹豫着要不要去复试,是不是直接等调剂算了。想到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就完全没有了退缩的借口,哪怕回来后调剂的机会都没了,也要去闯一闯。于是狂练口语,查资料,熟悉导师的研究领域,打电话给师兄们寻求帮助。
 
复试只有半个小时,绝对的公平公正,老师们的和蔼可亲让底气不怎么足的我好好的发挥了一番,对于他们的提问,我绞尽脑汁把能想到的都告诉了他们,表现总是不尽人意的,对我自己来说却已是最好的。有备无患,特别是他们问到我家乡的名山——庐山的情况时,早前查了相关资料的我更是答得淋漓尽致。
 
离开春城的那天,整颗心释然了,虽说结果还是未知,但那似乎不再是最重要的了,毕竟我已把这一路走的完满了。而且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个插曲,战役结束,总是意味着新的征程的起航。虽说收获并不一定与付出成正比,但我始终相信——希望总是有的。
 
(作者,卢洪健,中科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
 
 
责任编辑:卢洪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