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师生情】我的科研之“德”,启蒙于范老师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创建于 2006-09-08
  • 3350
     记得两年前范天泉老师给了我一本书《师德 师道 师魂》,让我余暇时好好读读。这本书汇集的是中国科学院优秀的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指导研究生的培养体会,体现了导师们终生育人的宽大情怀和无私奉献的人格力量。从这本书上,我了解到了作为一名导师,尤其是一名优秀导师是多么的不易。同时也感觉到了范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

    唐朝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然而授业容易,解惑何其难。范老师首先教学生的是怎样做人,然后才是授业。在研究生的培养上,范老师以丰富的知识底蕴和高尚的人格修养时刻影响着我,真正达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育效果。

    我写的每一篇专业文章,都经过范老师逐字逐句的推敲和修改,包括每一个标点符号在内。记得当时有一篇要投到国际会议的文章,为了在截稿日期前投出去,我临时搬上了以前做实验得出的数据,想先把稿子投出去初审,等到正式定稿时再把补做的实验数据换上。没想到,范老师审稿时马上就发现了,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外面,用十分严厉的口气问我“这个数据以前是不是用过?”我说:“是的。”他再没有多说一句斥责我的话,只是让我拿回去把实验做好了再说投稿的事。然而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和失望。当时我后悔极了,回到实验室加了四个晚上的通宵才把实验补做完,得出了预想的结果。我当时想,我给范老师留下的印象肯定特别差。没想到,在全体研究生开会时,范老师还表扬了我,说我刚入所才一年就写出了较高水平的文章,还被国际会议录用了。我当时为范老师的教育方法和宽宏大量所折服,并暗自发誓:以后决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严谨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的求实精神”不仅仅是一句赞美词,恰恰是范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科研态度的浓缩。我不知道我今生能否得到这样的评价,我只知道我在科研上的“德”启蒙于范老师。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首先要做一个有“德”之人,方对得起范老师对我的教导,对得起我自己。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范天泉研究员。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作者:张继友,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毕业研究生,现在航天五院工作)

阅读本专题文章>>>
责任编辑:光电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