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元春:发展生物质产业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新出路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5-04-30
  • 3198

     【新闻网讯 记者欧阳静29日报道】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两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石元春在题为《从农业发展历史看科学与人文的互动》的演讲中指出,在当今能源危机情况下,发展生物质产业,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新出路。

    他说,发展生物质产业不是利用农产品的加工链条,而是利用作物的秸秆,畜禽的粪便,林业废弃物、这些资源来生产淀粉和木质纤维素,最后生产生物基化工及能源产品。

    生物质产业在上个世纪美国一些发达国家风起云涌。美国现在提出将来到2020年的时候20-25%的材料和能源将是生物质, 2050年要达到50%。因为生物质不仅仅是出来能源,它可以制造出一两千种的生物化工产品。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现在传统农业的GDP是三万亿,那么在生物质的能源和化工产业可以达到六万亿的GDP,这样就是九个亿了。这样加起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的问题了,只有这样发展,农业才有希望,也不会是目前“工高农低”的状况,工业和农业的界限会慢慢模糊。

    他主张,变传统农业与工业界限,为生物性产业和非生物性产业的界限。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差异远远大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的差异,这是因为工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都是生物技术,两者存在很多共同的地方。从社会效益方面上看,农业生产将推动整个生物质加工产业和城镇化的发展,这个绝对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三农问题。我们没有必要非得把农民都要转到城里来,城里还有下岗职工,这个有一系列的问题,最起码过春节,春运就是个问题。 而且这个有利于逐步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和体力的差别。尽管生物质的实现,可能需要好几百年,但是现在逐步消除城乡差别、脑力和体力差别、工农差别,把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结合起来,是一条道路。所以我们必须把传统的工业和农业的界限模糊掉,而产生一个除了服务型产业以外的两个产业,一个是生物性产业,一个是非生物性产业。

    他认为,在当今能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属于可再生和可循环生物质能源,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生物质产业的工艺、设备和产业化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间有较大差距,但在资源和某些技术研究上是有优势和令人鼓舞的,特别是“三农”、能源和环境三股强劲需求的巨大拉力,使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这项国际竞赛,中国有可能跑在最前面。当前最急需的是制定和实施一项推进我国生物质产业的国家重大专项计划,登高一呼,推动全局。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