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华:放弃依赖他国恩惠 坚定选择自主创新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5-11-28
  • 1935
     【新闻网讯  记者李峥】当今时代,科技文明的发达程度关乎整个社会经济的结构、发展速度乃至方向。早在2004年底,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就曾指出:要坚持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11月25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上,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结合当前形势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再次对自主创新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由于目前我国的科研基础条件比国际水平低,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国内搞研发成本高于国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技术来源主要应靠国外。那么,技术是否可以和资金一样流动、关键技术是否能够通过引进获得呢?在论坛开讲前的20分钟,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简略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发现,从冷战时期的“八统组织”到今天的“瓦森纳协议”,西方国家对技术出口的控制不仅没有削弱,反而不断加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强化技术出口管制制度的本质是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

    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惑或者是酸楚,我们想和外国开展技术合作,但是被拒之门外。近年来,有许多事件我们也都记忆犹新,美国SMIC公司投资芯片受到阻力,欧盟对华军售的控制还没有解禁,这些事件都说明了许多关键的核心技术我们是想要要不到。刘燕华以此为论据,有力的反驳了“以市场换技术”这一论调。

    “让了市场,不一定会得到技术,反而还有可能废掉了自己的技术。”

    殖民主义时期,土地是争夺的主要对象,有了土地就占有了资源;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则成为获取利润的主要“根据地”。

    以中国汽车市场为例,目前90%的市场已经被跨国公司所占领。他们不仅建立了各自的市场范围,更获得了远远大于自己本国市场的利润。大众汽车在中国获得了80%的利润,而它在中国的产量只占其总产量的14%;通用汽车在美国的利润是145美元,在中国则是2300美元;还有广州本田,在日本卖16万,在中国就卖30万。

    我们的市场已经让出去了,但是技术呢?以前上海、长春都有汽车生产能力、拥有一批研发队伍,为了引进德国大众,我们把品牌废掉了,研究队伍、研究平台也不要了,形成了购买一套生产线、生产一批汽车、再购买一套生产线、再生产一批汽车的恶性循环。

    刘燕华把中国汽车业的严峻现实摆在了我们眼前:技术被放弃了,队伍被毁掉了,外国公司在中国生产汽车,他们的目的是赚中国人的钱,这就是我们走的一条路。他对此表示,中国的汽车生产技术和能力就是在这种壮士断臂之举之下废掉的。现在已然成了依附型的汽车工业,这能说我们强盛吗?

    “我们的发展能依赖于别人的恩惠吗?绝对不可能!”

    2005年,许多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都特别提到:中国要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对此,刘燕华分析:中国不能走资源型国家的路子,我们没有什么资源,也不能像阿根廷等一些拉美国家那样选择依附型道路。我们的发展不能依赖于别人的恩惠,唯一的选择就是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

    目前我国已具备走向创新型国家的实力。从经济来说,人均GDP超过了一千美元,有大批的人力资源。刘燕华表示,虽然经济水平和总体创新水平还不能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肩,但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已经居于世界的中等行业。比如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像宝钢、三峡、奇瑞这样的成功案例。

    种种实践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很难通过正常贸易来获得的,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主动权。刘燕华强调,我们要通过推动自主创新,逐渐实现产品、设备、技术的国产化,从而推动我国企业走向全世界,建设真正的创新型国家。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