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演出:“五月的鲜花”歌咏比赛一等奖出炉记

  • 人文学院社科系
  • 创建于 2006-05-23
  • 4817
     【新闻网讯 记者魏沛】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梦幻的夜晚。
    5月19日,第二届“五月的鲜花”歌咏比赛,人文学院:第一名。
    慢慢卸下晕眩的兴奋,抛开难抑的雀跃,咀嚼逝去的历程,回味点滴的香甜,我们深感庆幸,我们深感幸福。
    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正在开始。

    最糟的排练

    4月23日,17时30分,王嵩同学站在空空荡荡的二公寓多功能厅,5、6个人松散地布在厅边长窗下,正闲怡聊天,合唱伴奏不在,合唱指挥不在。这时本该是“五一”前最后一次排练开始的钟点。

    “这是我第一次组织他们排练。当时想,如果不能动员起来,干脆弃权算了。”王嵩说。

    18时,陆陆续续赶来的20多个人开始了排练。大半个小时后,排练结束。

    王嵩同学原与“五月的鲜花”比赛没有关系。虽然是人文学院的博士生,也担任博士合唱团男高部的部长,但是博士合唱团此次没有演出任务,而人文学院合唱队的声乐指导一直由去年“一二·九”合唱的组织者,研一新生白晶担任。

    他出现在排练场的原因是,22日白晶同学因突发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医院,院系老师请他暂代合唱队的艺术指导。

    “我后来知道王嵩那次特别生气,定好的排练时间,到场的同学却没有几个,排练的效果也很不理想。”白晶同学后来得知了自己因病缺席后的第一次排练情况。

    小系的困难

    人文学院2005级新生共69人,19名男生,50名女生,分属三个不同培养单位:心理所、自然科技史所,院本部。其中院本部又包括3个专业:科技考古、科技哲学、传播学。

    “也就是差不多分成了5个小班,每个小班的情况都不一样。”班长张尚欣如是说。

    与其它院系新生数百人的规模相比,如果自愿参加合唱比赛的比例相同,人文学院合唱队可供挑选队员的余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这只是排练中所遇到的最小的一个困难。

    对于心理所的同学来讲,按照所里要求每周必须要回所一至两次,或是上课,或是参加课题实验,学校与所里相距的位置甚远,一个位于北京市东北角的北沙滩,一个在西南角的玉泉路,来回要近3小时的路程。心理所的同学,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大概会有4、5个同学回所,由于路途遥远,加上开会、与导师交流,同学们回所后一般要停留半天到一天,因此,排练合唱无论是周一还是其他时间,都有同学无法参加。

    自然科技史所的情况也非常类似。

    人员不齐的困难也与排练时间有关。由于各方面原因,人文学院合唱队排练的时间只能安排在下午5点半到7点间,而这个时间是同学惯常吃晚饭的时间。

    在参加数次排练后,王嵩说:由于人少,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同学更是凤毛麟角,教唱和学唱都非常困难,我感到班干部张尚欣、白晶等同学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大家排练,确实非常不容易。”

    动员会议后

    针对同学们的现状和学院的实际情况,负责学生工作的杨晓梅老师和班主任李志红老师于5月10日中午召开了全体同学大会,大会上杨老师非常真诚地对同学们说:这次的合唱比赛很可能是大家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次集体活动了,当你们离开学校回到各自的培养单位后也很难有象校园这样的学习生活氛围;研究生的生活将是学生时代的最后时光,大家从天南地北走到一起非常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一切,既要个人学习好,又要有集体荣誉感,齐心协力地把我们的这次活动搞好。随后,班干部张尚欣、白晶、王嵩等同学就如何提高排练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大家统一了思想,制定出新的排练计划,严格了组织纪律。

    在只有一周的排练时间里,同学们的出勤率高、热情高,常常是没吃饭就赶来排练,而作为艺术指导的白晶同学要求也高,只要唱错就重新练,决不松怠。班主任李志红老师只要有时间,就与同学们一起练,毫无怨言;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德伟博士也积极带头参加排练,他说:“是学生就应该参与集体活动,我一向认为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踊跃参加集体活动的人都是最优秀的人。”

    正是由于大家的齐心协力,在有限的排练时间里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也提高同学们的信心、鼓舞了士气。

    特别的队员

    19日晚17时,人文楼阶梯教室,合唱队的成员们正在化妆。

    3元的辣子鸡汉堡、1元的矿泉水,就是队员们的晚餐。

    此时,进来了几位特别的队员:

    年过60满头华发的李伯聪教授;

    科技考古系主任,近日刚参加完加拿大国际科技考古学术会归来王昌燧教授;

    社科系副主任尚智从博士,以及李志红老师、唐素琴老师、杨益民老师、王涛老师,他们都是参加合唱比赛的队员。

    还有王嵩,这个住在中关村园区,正在毕业论文撰写阶段,每周末乘坐公交车参加合唱排练的博士。

    还有杨晓梅老师,曾在双休日白晶同学住院手术时,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从家中赶到医院,在病房外等候、守护了一个下午。尽管演出当日身体生病,不能参加合唱,但仍然前来助威“做好一个拉拉队”……

    如同小石子掠过水面,这些特殊的队员们点开了一圈惊讶。

    班长张尚欣说:“王昌燧老师平日治学严谨,工作繁忙,没想到能来参加合唱。”

    王昌燧老师说:“平日我对学生在学术上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参加合唱本身也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我和他们在这个场合并没有什么不同。”

    18时32分,全体化妆完毕,最后一次排练开始。

    18时43分,曲目第一次试演结束。

    18时55分,曲目第二次试演结束。

    19时,第一次练声结束。

    19时5分,第二次练声结束。第一排报数,开始最后的整队。

    19时10分,出发。

    灿烂的演出

    临上台了,与以往一样,白晶同学例行公事地开始最后的动员:“有没有信心?”

    回答她的是一声“令我吓了一跳”的“有”。

    比较起“一二·九”合唱时大家回答的“慈眉善目”,白晶感到“行了,有这么一句,没问题了”。

    曾担任过所在大学艺术团副团长,从大一开始一直唱到了大四的白晶突然感到了紧张,“忽然有一种责任的感觉压在心头。如果大家都唱好了,自己没唱好,那怎么办?”所以在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之间,身高1米73、穿着掠膝裙的白晶很纳闷地在想“我的小腿为什么会抖?”

    其实,她表现得非常出色,与合唱队中其他所有队员一样地出色。

    《我和我的祖国》,朴实无华,委婉流畅,波澜壮阔的江河浪中,我们吟诵雄姿英发的祖国;《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朝气蓬勃,轻快活泼,潺潺溅岸的小溪水畔,我们在微风中轻声欢笑。

    王德伟说:“自己的声音与大家的声音汇成一流,无缝无边。”

    洁白的T恤衫,朴实的牛仔裤。在姹紫嫣红的万花丛中,我们是一朵白色小花,我们做到了学校要求的“朴素整齐,体现学生特点”。

    高水准的伴奏,专业级的领唱,所有的队员都是我们家中的成员,我们符合了要求的“伴奏、指挥由学生担任”。

    我们没有邀请一位外援,我们所有的只是“一家人”的齐心奋进。

    感谢老师的支持,感谢班委的努力,感谢白晶的坚持,感谢王嵩的劳苦,更感谢的是同学们的付出。

    我们的心相通!我们的意相联!

    我们有过风雨!我们曾度沧桑!

    我们人才济济!我们自强不息!

    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责任编辑:人文学院社科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