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草自青——回顾我的跨考生活

  • 许静静 (国科大记者团 )
  • 创建于 2013-03-08
  • 449

2012年1月6日和7日,是我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的日子,距离现在已近1年之久。回顾来时的路,我不禁莞尔。暑假里我并没有准备考研,当别的同学都在学校汗流浃背地复习时,我却呆在家里。9月份,正式开学后,我才着手选学校、复习考研。2012年4月份,复试结束后,我就进了所里做毕设。

暑假的日子像梦一样疯狂

暑假里我对考研一点概念都没有,不知道要考本专业还是跨考,亦或是放弃考研,非常茫然。想得多,做得少,中间的落差就是烦恼。我暂且将考研事宜放在一边,做事情让自己忙起来,心里琢磨着暑假在老家的村子里办中小学暑期辅导班,复习考研的事等9月份再说。

心里装着一个梦想,我每日活力无限,心脏快速跳动,既担心辅导班办不起来,又非常乐意去挑战尝试一下。

租房子、借桌椅、宣传招生……从放假回到家的那一刻,我的身心就从未停歇过,脑筋飞速运转。我把所有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都拨了个遍,打给中学老师,打给姑叔姨舅,把硬件确定下来:租来一个叔叔为结婚准备的新房作为教室,课桌椅借用舅舅执教所在小学的。请一个远房大爷用拖拉机运课桌椅,眼望着装载课桌椅的拖拉机碾过乡间小路,拐上柏油马路,稳稳地开往我们的辅导班教室,我知道辅导班之梦已真真切切实现了。然后,设计招生海报,印制条幅。当红底白字的“南岭学习班”条幅悬挂在教室外面时,“圈地为王”的感觉硬朗朗地撞击着我,我是个有事业的人了!我和我的搭档在附近几个村庄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宣传。都是父老乡亲,同饮一口井,同耕一块田,同宗同源,多多少少都沾亲带故,我俩叫声爷爷奶奶叔婶大爷,推门就走进庭院,乡亲们一看是本村俩大学生办辅导班,也就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

7月11日,“南岭学习班”正式开课。前天晚上,虔诚敬神的奶奶怯怯地问我:“妮儿,明个清早放一挂鞭炮吧?”我开心地笑了。由20名学生2名老师组成的暑期辅导班就这样诞生了。我们把学生分为初中部和小学部,带领他们回顾上学期的学习内容,预习下学期内容。教低年级学生汉语拼音、乘法口诀表、古诗词,穿插着美术、体育游戏,学折纸、读寓言、猜谜语,我们和孩子一起乐不可支。教初一学生学习代数、文言文、英语音标等。我没想到那些课外天文地理常识和外地见闻对学生们来说是那么有吸引力。他们小小的身躯端坐着,手握铅笔在方格本上写方块字,这种景象真是美不可言。每天的备课任务很重,辅导班结束的前一天晚上,我和搭档熬夜出试题,测验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天,学生们做完试卷,我们当场阅卷讲解。为期一个月的辅导班也就结束了。

在这场梦里,我张开翅膀滑翔,节奏明快。

备考的日子如有神助

暑假的经历让我的生活变得厚重起来,我顿时感觉没有做不了的事,于是我不安分了。

9月份开学,已升入大四的我看到旁人都开始复习,我没有一点紧张,我觉得只要我想复习,随时都可以,分分秒秒的事,效果也不会差。那段时间我没有立即投入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而是寻找考研的方向。我本科专业是运动人体科学,前途渺茫,考本专业的研究生难度小。但我却不想再过这种乏味的生活,我想挑战一下自己,做点难度系数高的事情。我给年长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商量考研的事情,最后找到了大学里的一位老师,他是中科院毕业的博士,我认为他见多识广,可以给我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那天上午10点钟,大家都在考研自习室里认真地看书做题,我从八楼自习室走出,下楼梯到七楼办公室找董老师。没想到,那一去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说明了来意之后,董老师和我一起讨论了很久,分析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我一直不中意,最后董老师盯着我说:“你可以报考中科院。”这一句话在我脑海里炸响!自从高考填志愿失利,被调剂至体育学院,我就没奢求过高等学府。中科院,我想都没想过,我看了看考试科目里的专业课:数学、生理学。定了定神,我说:“让我考虑两天。”

《生理学》尚且可以应付,我在大学里毕竟学过《运动生理学》。数学考《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我只在大一上学期学过《高等数学》上册的一半,没学过《线性代数》。我在接下来两天里,诚惶诚恐地翻阅《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我觉得凭我的干劲,可以征服数学。我告诉董老师,我决定考。

我这个决定着实吓坏了身边的人,舍友、同学都瞪着眼睛看我。我跟她们解释说,我是如何计划复习的,我又是如何能够保证考过的。我不停地说了很多,渴望她们信任我,给我支持。在学校争取完同学的支持,我又坐火车回家,争取家人的支持,又是一番口干舌燥的解说。这就是我,做事情希望得到身边大多数人的支持和理解。

就这样,我说服了自己,说服了亲朋好友,安顿好一切,开始着手准备复习。这个时候离考研只剩个月116天的时间了,而我又选择了考数学,合理规划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历表上,我大体规划了每个月的复习内容,详细具体地规划当前的任务。先看教材学数学,计划用15天看线代,30天看高数。当别人的书桌上堆满了林林总总的考研辅导书时,我的桌上只有课本,我从最基本的概念、定义、公式入手,看例题、做课后题。转眼时间到了11月份,我已经扎扎实实地看了一遍数学,开始复习专业课了。我每天上午看数学的辅导书,下午看生理学教材,晚上看政治大纲解析、做英语阅读理解。我按照这个模式复习了一个多月,这样数学看了两遍了,生理学看了一遍,政治看了一遍。接下来一个月,我潜心做历年真题。同样也是上午做数学真题,下午做生理学真题,晚上是英语和政治学习时间,一直到考研那天。

十月初,我内心很不安定,非常担心考不上。我的好友翠从另一个城市坐火车5小时来到我学校陪我度过那段惶恐的时光。

大四了,各种奖学金、评优,大家都紧张地算着自己的平均分,争取国家奖学金、评选优秀毕业生等等,我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因为我的时间已经精确到小时,每一小时做什么我都规划妥当,如果这一小时的任务没完成就会耽误下一小时计划的实施,所以我一刻也不放松。

秋去冬来,眼看着大家的衣服越穿越厚,黑板上的倒计时数字一天比一天减少。我努力告诉自己,越到最后越要淡定。临近考试了,我知道我复习已基本定型,需要做的只是巩固。我放宽了心,那时候还经常约个研友去半小时羽毛球,学累了跑到楼顶露台上极目远眺,下了晚自习到操场上跑步20分钟,这些运动项目给我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那四个月的生活简单而又丰盈,日出日落,书一本一本地看 ,题一道一道地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当你知道你该干啥时,一切都为你让路,如有神助。

初试那天,好友真陪考,像家长一样负责我的饮食起居,考试那两天我过得非常舒坦。考完试后,我的感觉是还想再做几份试卷,因为我所学的内容没完全测验出来。

初试、复试,一路走来,我的考研生活也告一段落。2012年春天,我进实验室做毕业设计。春末初夏,路边的丁香、蔷薇相继开放,高科技充斥着中关村,却依然淹没不了春的讯息。工作日的时候,我在实验室做实验,周末我就到附近游览。我现在所处我位置正是小时候读《语文》课本时遐想的地方,我到处寻找小学语文课文本里插图的原型,圆明园、故宫……

考研是一座城,我在城里城外洒满了草种,辛勤耕耘,春来草自青。

责任编辑:许静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