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创新案例系列讲座第二场报告会

  • 党委宣传部
  • 创建于 2005-09-06
  • 1672
     

      时间:9月8日上午9:00-11:00

    地点:中关村园区教学楼

    主讲人及题目:

    白以龙院士:会猜会做

    陈锡康研究员:投入占用产出技术与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主会场设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本次讲座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在中国科技大学、上海教育基地、武汉教育基地、广州教育基地、成都教育基地、兰州教育基地设6个互动分会场直播报告会实况,并实施互动交流。



白以龙院士、陈锡康研究员简介

 

白以龙,男,固体力学家。1940年出生,云南省祥云县人。力学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生毕业,19931999年任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712月—19944月任力学研究所副所长。2001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他主要从事爆炸力学和非线性介质力学的研究。80年代初,突破当时国际惯用的最大应力经验的描述,建立了热塑剪切模型方程及变形局部化演化的一系列新结论,被国际一些著名实验室证实和文献引用,一些文献称其为“白模型”,“白判据”。根据变形局部化的分析,提出延性极限的不稳定性机理,阐明了长期未能解释的变形极限图。针对真实材料受载产生大量微损伤的问题,建立了亚微秒应力脉冲技术,提出了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演化诱致突变的理论。

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周培源力学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陈锡康,男,1936年出生,浙江省镇海县人。1953-1957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专业学习,19651967 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经济数学方法专业学习(研究生)。曾连续三届担任国际投入产出协会理事,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名誉理事长、世界银行顾问。

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等领域。针对投入产出技术存在的问题,发展了新的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模型和计算方法,被美国科学院院士Walter Isard,诺贝尔奖金获得者Wassily Leontief等评为“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发现与创新”。他利用此项技术进行全国粮食产量预测获得显著成绩,他提出的农作物产量预测方法—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自1980年起连续25年成功预测了全国粮食产量,提前期为半年以上,平均误差为1.9%,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有关农业和粮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多次获得中央领导肯定和好评。

陈锡康曾获得首届中国科学院杰出科学技术成就奖(2003-个人奖)、国际运筹学进展奖一等奨(1999)、两项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等。出版著作24本,发表论文145篇。
   
                                     中科院党组办公室 京区党委 研究生院
                                               二OO五年八月十五日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