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王老师别致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环绕四壁的中外文图书资料,从地板一直到天花板,除了那扇大玻璃窗。有阳光静静地泻在窗台上的芦荟、吊兰上,整个房间干净明亮温暖。
宽大的书桌上摆着一本装帧精美的《北京共轭生态规划研究》报告。王老师用软软的江南普通话介绍说,这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专题研究报告之一,生态规划是这次总规修编的四个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首席科学家,他负责综合生态规划研究。
落座之后,我突然发现王老师的书桌背面写着两行字,一行是“未经预约,请勿打扰。”另一行是“急事请控制在5分钟之内,谢谢。”我想,幸亏我提前预约,幸亏我来之前,已详细了解了王老师的资料。
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生态学博士
王如松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 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和系统科学家许国志院士的指导下攻读数学生态学和系统生态学学位,1981年毕业后,他已成功地申请了去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
留学签证,可是当马世骏教授找到他,语重心长地谈到“国内迫切需要跨学科的高级人才,生态学学科的发展也要求尽快地将数学理论应用与生态系统的实际分析、研究。”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在了国内读在职博士,因为他知道我国生态学理论并不落后,还有一批高水平的老生态学家,而且如果真的搞人类生态学,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应是研究的首选之地,何况马教授年纪已大,而自己又是他的大弟子,留下来责无旁贷。于是他选择了国家迫切需要的城市生态学,而在这方面应该说是前无古人的,他面临着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三年后,他的博士论文“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原则与方法”,被答辩委员会以全优票数通过,其中重要的理论建树和方法创新被专家公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生态学博士。
周光召院长的三点希望
1986年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决定在科学院进行改革,王如松受命组建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和青年学术帅才的培养机制三方面进行改革试点。作为实验室主任的他,一干就是十年。
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交叉方面,王如松把系统科学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运用到生态学研究中,发展了与导师马世骏教授共同提出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他把东方天人合一的生态哲理与西方的生态科学、古代朴素的生态技术与现代科技手段、发达国家的生态运动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生态技术完美地融于一体,促进了中国城乡的生态县、市、省的生态建设运动。他认为,生态是一种哲学,一种科学,一种美学和工艺学。生态学最后的归宿就是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能够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再令人欣慰不过了。20年多年来,王如松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被应用到全国城乡,特别是在全国51个生态农业县、400余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以及48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也使我国在国际城市生态和生态工程的相关领域处于前沿水平。
1995年以来,作为首席科学家,王如松组织科研人员配合海南省政府开展了从中山区自然保护、南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及博鳌亚洲论坛建设、传统胶糖产业的生态转型、马村生态产业园到生态城镇等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符合系统的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对海南省生态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形成以培育生态产业、保育生态环境和倡导生态文化为核心的上下结合、典型示范、合纵连横的海南生态省建设模式。“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最近通过国家环保总局主持的评审,国家环保总局的调研报告指出:“海南生态省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最佳的跨越式双赢形式,是科学决策、知识创新的结晶。”其规划方法和思路在吉林、陕西、黑龙江、福建、浙江等省及广州、厦门等省市的生态建设规划中得到了应用。尤其是海南博鳌生态示范区的规划,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今,作为亚洲论坛的博鳌东屿岛,已经按照王老师的设想,成为各国政界要人、企业富豪和贵宾们聚会交流之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前国家主席江泽民说:“博鳌亚洲论坛为各方人士提供了一个共商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和环境等问题的高层次对话场所……”
在长期跟踪大丰生态建设研究的同时,王如松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社区建设为龙头的大丰生态建设模式发展到以宝应、江都、高邮、仪征生态县为基础的扬州地区生态示范市建设,主持编制和推进了扬州生态市建设纲要及规划的实施,利用符合生态系统理论规划了三大系统工程(生态产业、景观和文化),三大能力建设(硬件、软件心件),三大基础生态建设(水域生态、乡村生态、城镇生态)和三大目标(财富、健康、文明)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其方法向江苏省相关地市推广,形成人居生态、产业生态、景观生态、人文生态和系统生态五个层次的自下而上、由点到面、滚动发展的江苏生态县——市——省建设网络模式,并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德国政府无偿援助1000万马克用于扬州和常州生态城市的建设研究。
王如松在各地做的项目,并不是规划一完成,就万事大吉了。他总是进行跟踪调查,使方案更加完善,同时为当地培养一批人才,以便随时指导当地的发展。他先后为大丰、宜昌、包头、天津、日照、扬州、雅安、广州、深圳以及海南等省地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民间团体培养了一大批环境和生态科学领域的综合型管理、经营和研究人才。
在探索青年帅才培养机制方面,他也没有辜负周院长的嘱托,如今他所创建的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已经是桃李满园竞相吐艳了。十几年来他培养了系统生态学领域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40余人,1996年被中国科学院授予博士生的“优秀导师”荣誉称号。该室在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学、产业生态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国情研究的权威胡鞍钢、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中科院资环局局长傅伯杰、计划局副局长吕永龙、中国网通总裁田溯宁以及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正副所长都出自这个研究室。送到国外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也成绩斐然,研究生周集中2002年获美国总统优秀科技人员奖,受到布什总统的单独接见;研究生刘建国被破格提拔为终身教授,并进入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回顾这一切,王如松既为之自豪,也不无遗憾,“我们队伍中的个体都很棒,但是群体攻关的能力却不强。这也和我们的评价机制有关,一般得奖的都是几个人,而我们做的项目一般都很大,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如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就涉及到65个单位之间的协调。
实践和理论的完美结合,使他如虎添翼。他在国内外共发表学术论文150篇(第一作者),撰编论著15本,技术报告18部,被国内外广泛引用。在城市生态领域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组织的表彰。2000年,获国际人类生态学突出贡献奖,连任国际人类生态学会副主席,当选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第一副主席,国际生态学会执委,国际生态工程学会执委、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2002年,他成功主持了在深圳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和2003年2~6月全球生态城市网络会议,会议发表的《生态城市宣言》在南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以及各国城市生态建设界有很大影响。他在SCOPE的活动提高了中国环境和生态科学在国际上的地位,特别是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领域。除国际组织任职外,他还当选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并先后获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等荣誉称号。从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美丽的北京我的家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王如松曾就北京市生态建设、申办奥运、城市规划等重大问题建言献策。
王如松在市政协多次获得优秀提案奖。“关于发展北京垃圾产业、系统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案”获 1998年政协优秀提案奖。他负责的国家攻关课题《广汉市生活垃圾综合研究》,从技术催化、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出发,研究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生态工程,变政府负责制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责任制,变垃圾的污染负效益为企业的经济正效益,正如他所说,垃圾和污水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管理得当,大多数垃圾都能变废为宝。
他从1978年来北京,到如今已是26年了。他认为北京是他的家,他爱他的家。他非常希望他的家山青水碧、天蓝树绿、百姓安康、人与环境和谐共处,他希望北京是一个永远美丽的生态城市,为此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五年来写了多个提案,殷切之情可见一斑。1999年提交了“建设八大生态工程,保障首都生态安全案”,2001年提交了“从建设生态北京的高度申办绿色奥运,用申办绿色奥运的动力推动首都生态建设”,2002年提交了“重视城市生态五大台阶,全方位规划建设生态北京”,2003年提交了“关于强化社区生态管理、加速改观首都卫生面貌的建议”、“关于挖掘驻京科研院所潜力,服务首都经济生态建设的建议”、“关于慎重建设北京公路一环(五环)西北地段,保护圆明园-香山生态花园的紧急提案”……
2004年两会召开之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的他曾应邀在首都之窗网站谈环保问题。他认为北京人口取决于城市生命支持系统的承载能力,特别是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多年来北京城市发展挤占了大量自然生态用水,虽然南水北调可以部分解决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但没人能给巨额的生态用水赤字买单。北京远期人口最多不应超过1750万,否则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会大大下降,资源会短缺,人的心理也会倍感压力。这次总规修编提出的人口指标基本是根据王如松教授的研究建议统筹规划的。为此,他和他的博士生及德国专家跑遍北京城乡的各个角落,搜集数据、潜心调研,针对传统规划的薄弱环节,探讨了一套融城镇规划与区域生态整合规划、建设用地规划、二维土地利用规划与三维地下和近地空间资源利用规划、生产生活用水规划与生态用水规划、环境控制规划与生态功能建设规划等于一体的共轭生态规划方法,完成了《北京共轭生态规划研究》报告,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的市政协会上,他又提交了四个提案,《关于“注意后奥运时期的首都生态经济挑战”的几点建议》、《关于“在建设用地中开展土壤生态安全普查和建立开发前期土壤生态修复制度”的建议》、《关于“在全市开展湿地生态和城市生态需水调查”的建议》、《 关于“政府综合部门每年为首都的五个统筹办几件综合行政难事”的建议》。每一个建议都是他自己研究多年的心得。
宠辱不惊的天地情怀
王老如松在生态界的蜚声中外;王如松一口流利的外文;王如松著作等身……然而,最让我惊讶的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他的文学素养。他会写诗,是生态诗画社的副社长。他设计的图,金木水火土共在一个圆里,体现了他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思想。他痴迷唐诗宋词,尤喜欢苏东坡的《定风波》,在他眼里,那是一幅绝妙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交融的山水画,一首洒脱的自然风雨和人情冷暖的交响曲: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王如松的座右铭是“忙人之所闲,闲人之所忙”。众人趋之若鹜的事他能躲就躲,别人疏于问津的事他能干就干,从不推辞。自1991年以来,他从担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副理事长到理事长,都是拿出自己的课题费和个人积蓄来从事学会活动;1995年以来,他在多个国际民间学术团体(NGO)任职,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为国际社会的无偿服务上;中科院衡量科研人员业绩并与待遇挂钩的主要指标之一为发表SCI文章和得奖多少,而为地方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参加国内外前沿学术活动、主持群体攻关、为科学院和地方培养学术和管理骨干却得分甚少。 可王如松却毫不在意,始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国际学科前沿的学术活动、群体攻关、培养人才和实施国家目标的科学方法上;放在为地方服务的科学手段上;放在国际学科前沿及城乡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为争取中国城市生态研究的领先地位上,他始终认为只要在学术上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在应用上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学生桃李满园、出类拔萃,是最值得欣慰的,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坚韧如松,淡泊如菊——这就是王老师留给我的全部印象。
(来源: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9:25 首都之窗)
责任编辑:首都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