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学习体会】我读十七大

  • 熊鹏飞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创建于 2007-11-20
  • 2693

 

前段时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对我们个人而言,似乎并没有太大的触动和改变,但其间反映出的思想却的确足以让我们重新审视每个人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信仰,至少使大家思考和讨论问题时的出发点起了一些小小的波澜。
 
因为召开时间的原因,这应该是我学习最认真的一次党代会,由于五年才召开一次,之前的几次召开时我的思想并不是很成熟,因此学习的并不是很深入,只是在之后重新学习党史时结合当时的背景和历史条件做了一些了解。纵观历届党代会的内容,总是对前段时间党和国家工作成就的总结和对之后发展的工作重心和发展路线的进一步强调,十七大也不例外。表面上看,十七大的召开,一切都似乎顺理成章,既没有太大的政策上的波动,也没有什么思想上的新意:其间的工作总结是大家在这些年里所有目共睹的;而指导思想的提出也在之前的几次会议上作了部分阐述,并已付诸实施,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发展路线的指明也是按照既往的路线循序渐进的走下去。政治上依旧是人民民主,经济上依然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文化上依旧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于是一切显得没有什么新意。
 
可是仔细想想并不是如此。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为什么一再提出来呢,其实正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之前的几十年发展中总结出来的这一套思想是不容更改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更改的,当然并不是说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而是这个大的方向的没有必要去修改的。这些年中国的发展众所周知,既然已经取得了这样长足的进步,正说明这一套思想是经得起考验的,是足以指导实践与发展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三代领导人的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但其根本的“实事求是”却从来没有变过。虽然历处不同的时代和背景,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世界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对每个时期的发展路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便应对和适应世界大局势。比如改革开放时期,正确认识姓资姓社的问题,大胆发展经济,改革开放,并未违背社会主义的发展路线,但却取得了经济上的腾飞,继而带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替中国脱掉了一穷二白的帽子,正是在“解放思想”的指导下,才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而“与时俱进”的思想提出也是在同样的需求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共产党领导人冷静应对,并不固步自封,一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方面也避免在金融贸易中迷失方向,使社会主义这艘大船得以平稳的前进。指导思想的不断更新,做到了与时代同步,而在这些思想指导下,表面看上去没有什么变化的各项国家政策其实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政治上的人民民主在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在处理国家事务上的针对面;经济上的建设小康社会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任务,以认真完成每个五年计划,并不好高骛远;文化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根据全球文化的发展不断调整方向,以不脱离于国际社会,而又不丢失自己的东西。因此,这些政策的出台虽然都是一个统一的方向,却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作出着调整,并不如表面上那样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却很有研读的需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其背后所隐含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和接受它们。这是其一。
其二是,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的每个细节,就会发现在每项看似枯燥的条款中其实有着很多变数,相比以往的报告更是如此,只要推敲每句话就足以更深的了解这次大会的中心。比如在“军队国防建设”中的改动说明了党对军队的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军民共建的意愿,比如在“自主创新”中的改动说明国家对创新人人才培养的决心,等等。这些改动一方面使报告的用词更加严谨恰当,另一方面也使其更加满足新时期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十七大的召开,正是中国处于一个严峻的考验期和难得的机遇期,在这种情形下召开的会议,必然是国家如何把握住机遇,经受住考验的最直观的反应,至关重要。而我们看到的正是如此。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一方面面临如何长久发展经济的难题,一方面又需要抵制住资本主义文化的进一步侵蚀,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社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也日趋明显,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多,社会风险也越来越大。换言之,中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所有这些不仅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更有悖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
 
“科学发展观”政策的出台很好的应对了发展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发展是硬道理”,而且要为后代子孙着想,要为社会稳定着想,要为平稳持久着想,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只要一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为基础的。目前,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不容小视的挑战,而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这些挑战才能得以解决,消解这些挑战,并不会停滞或制约社会的发展,相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而之前提到的发展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正是强调了这一点。在发展经济的各个方向,可持续的思想已经得到了部分的推广和实施,而且效果良好,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但这一伟大的指导思想也足以让人充满信心。
 
其次是社会文化,作为一个思想还相对激进,价值观还在不断调整的青年人,似乎对文化总是很敏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似乎是所有人都认同的定理,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相应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里的经济基础并不是表面上的经济实力,而是指经济发展所处的整个环境,文化并不是一个死板的东西,它同样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也需要不断的适时调控。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文化繁荣创造了最大的平台,但同样在以利润为动力的市场经济下,文化发展也可能会走向一种快餐和肤浅。我们不能说是市场经济的过错,因为其已经得到了肯定,但这种文化的浅薄和浮躁却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利益的追逐,利己主义的滋生,都需要去给予恰当的引导。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而文化是整个社会风气的集成,倘若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都去腐败,都去盲目追求,都去中饱私囊,我想,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崩溃的。
 
十七大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十七大报告非常及时适时地把发展社会主义提到了一个空前高的位置。文化是人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而“和谐社会”的提出,却正是解决了经济发展与文化的冲突,将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不难看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这也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即社会主义不仅是民主的和富裕的社会,而且还是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这是本次大会最大的亮点,也是我们党在之后的工作中必须把握的重要中心。
 
以上是对十七大的一些简单的看法,虽然从理论的角度讲,我重新认识了党发展期间的不断适应和在目前严峻考验下的强大操控能力,也使我的党性和价值观进一步有了提高,但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付诸于实践,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来完成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有了好的指导思想,也不要仅停留在理论层次,真正尽到一个党员的义务。
 
                                             
责任编辑:熊鹏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