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行时】破茧象牙塔:一只虫子的蜕变历程

  • 杜学飞
  • 创建于 2006-12-19
  • 4989

    虫子毕竟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变成飞蛾,但是必须长得足够大,这种大不是年龄上的,而是生理上的,但是对于象牙塔里的这些虫子来说却是心理上的。要先作茧,然后破茧而出,这样才能带上翅膀自由的去飞翔。


     时光稍瞬即逝。转眼间,已经进入研究生第二年的学习生活中了。常常会回忆起决定读研究生的情景,感慨万千。

    如果说大学是美丽的象牙塔的话,我总觉得大学生就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虫”,塔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有舒适的生活条件,但没有足够的阳光。大家都在里面爬着,期待着爬出这座高大的塔,去享受外面的阳光和世界。

    有些虫子在里面盲目的爬着,他们看不到阳光,也不曾想象着冲出这座高塔去享受外面的世界,他们觉得里面的世界已经足够精彩,他们生活得挺好。他们就这样生活着,可是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就愿意一直那样生活下去。

    而更多的虫子,有时候很想跳出这座塔,去外面的世界,可是看不到阳光,偶尔看到了,也是很微弱的一点。他们知道外面的阳光很美,也很想出去,他们知道要出去,首先得作茧自缚,然后破茧而出,最后飞出这座高塔。可是他们害怕束缚在自己做的茧中,害怕那种没有自由的生活,也害怕慢无目的的堕落着。他们是蛀象牙塔的虫。他们想出去,可是选择的方式却是“蛀”。看到一丝阳光的时候,他们便试图去改变。可是看不到阳光的黑暗中,又迷失了,依然那样辛苦的“蛀”着。也曾经,我便是这样一条“蛀象牙塔的虫子”。

    虫子是有惰性的,虫子也是很理性的,理性的虫子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惰性,但是,理性一定能战胜惰性吗? 这场战争没有硝烟,没有战火,有的只是心理上的自责以及对渴望阳光但不愿去努力之间的矛盾,和虫友调侃,脸上带着微笑,心理矛盾着,痛苦着。痛快的玩着游戏,可以不去吃饭,但是躺在床上要睡觉的时候,脑子里是对一种新的生活的期待,是对前途渺茫的一种担忧,这种担忧、这种期待困扰着人的睡眠,早上什么时候起床都不显得奇怪。然而起床以后又开始抱怨自己了。如此循环着。

    然而,怎么样才能成长呢?阳光便是希望,阳光便是理想。有一点阳光就能生存,经常接受阳光照耀才能成长。阳光也意味着一种考验,接受阳光的照耀,追逐阳光是一条孤单的长途,走的越远,就会产生越来越真切的孤独感,这种感觉能让人受挫,也给人激励,关键就在于追逐阳光的信念是否足够彻底。如果信念动摇了,其实和没有信念是一样。仍然只是一条“蛀虫”而已。如果困难的艰巨能让信念变得更加巍峨,那么就会有一种出自内心的渺小感,因为阳光普照大地,那么宽厚,那么灿烂,迷人。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也才会更坚定的去追逐阳光。

    有些虫子就是这样的,他们经常爬到可以看到阳光的地方,接受考验,也接受着这种洗礼,终于有一天他们开始吐丝做茧,在里面慢慢的孤独的成长,然后破茧而出的是有着翅膀可以自由飞翔的蛾,于是他们飞出这座塔,飞到了他们理想的地方。

    若不是后来的觉悟,发现自己是一条“蛀虫”,然后靠着一点理性去追逐阳光,先是作茧自缚,然后破茧而出,我现在也不可能在读研究生。

    作茧自缚,并不是要断绝一切和外界的联系,只是因为你要追逐阳光,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闭关修炼。才能应对它的考验和磨练,才能让自己成长。

    虫子毕竟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变成飞蛾,但是必须长得足够大,这种大不是年龄上的,而是生理上的,但是对于象牙塔里的这些虫子来说却是心理上的。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只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虫”,我们只是“'蛀’象牙塔的虫”,必须完成一次蜕变才能走出这个象牙塔。要先作茧,然后破茧而出,这样才能带上翅膀自由的去飞翔。

     (作者:杜学飞,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杜学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