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之我见】周忠霞: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

  • 征文
  • 创建于 2007-05-11
  • 2628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作为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每一次变革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宗教对人的思想禁锢,推动了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为科学革命培养了大批创造性人才。英国和德国积极探索教育变革,先后发动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兴国家美国,在继承欧洲文化传统的同时,屏弃了欧洲的封建传统,提倡教育平等,鼓励创新,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大量采借国外教育经验,革除旧体制,大大地推动了国家发展。可以说,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教育的革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性的人才。 回顾历史,中国在过去近30年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变革。从1977恢复高考开始,我国的教育便走向正轨,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完成了改革开放的壮举。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选择和机遇,党中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抉择。不可否认 ,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曾经为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们建设创造型国家的发展目标,无法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国民,探索教育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科院于1998年率先启动了知识创新体系,积极探索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它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现在,无论是高校,还是研究院所,都在探讨创新教育,讨论如何从内容上和形式上进行创新,相关言论和文章也不计其数,但许多讨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概念,即:创新是一个相对概念,创新教育也是如此。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它的历史发展阶段。探讨创新教育,也不能脱离中国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西方社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教育体制和模式上也是如此。我们首先要借鉴西方的先进教育经验,努力去缩小这个差距,实现相对意义上的教育创新。 比较东西方教育,它们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两种教育方式的结果不同,即培养出的学生质量和素质不同。一个例子也许能够说明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差别。一位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曾经在北京大学授课,他这样评价中国最高学府的学生:非常聪明,非常勤奋,基本功非常扎实,但不知道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其实,这不仅仅是北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体中国学生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很难作出创新型成果,这也是我们不能培养出学术大师的原因之一。其实,问题就出在我们的教育模式上。 尽管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探讨教育改革,但灌输式的教育仍然是主流。学生应该是教育的主体,但在中国,学生常常变为客体,成为被动的角色,没有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去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只有转变角色,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使教育创新成为可能。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鱼”,因为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让一些时间给学生。笔者曾在美国读过书,在课堂上,他们的教师基本上是以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方式授课,而且学生提问居多,每堂课下教师都会指定学生去阅读相关文章,要求学生写书评或课程论文,并记为平时成绩。课程结束后极少以考试的方式去考察学生,一般要求学生写一篇论文,并要求每个学生在班上做发表---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捕捉学科前沿知识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以及条理清晰地说明自己研究工作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也恰恰是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 我们教育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过多地树立了权威意识和绝对真理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有关。有些高校,教材几十年都没变过,把知识当成了一种静态的,标准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在这种定势思维的限制下,学生不敢怀疑,更谈不上去创新了。在美国,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外,还向学生介绍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世界范围内的最新研究动向,在课堂上引入还没有定论,没有形成体系的知识,让学生体会知识在更新,在流动,知识不是静止不变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我们就不难理解被国人斥为基础教育很一般的美国高等教育为什么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人才的原因了。 创新教育一定要打破这些僵化的体制和模式,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理解知识本质,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在这些方面,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所采用的科研与教育紧密结合的两段式培养很有优势,因为我们的导师所讲授的课程和指导的领域就是他们的研究领域,因此可以将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和研究指导中去。不足之处在于一年的集中课程学习时间太短。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是实现创新的基础,因此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尤其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很有帮助。在美国,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不低于1到2年,博士生的课程学习时间甚至更长。由3到5位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导师组成的“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对高质量的博士生教育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日本的一些研究型大学中,导师和学生的比例超过了2.5:1,这种导师群体的集体指导利于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因此,科学院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学生集中课程学习时间,如一年半或两年,让学生多接受跨学科、跨专业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跨学科交流,实行多导师指导负责制等方式开拓学生学术研究视野。 除了教育体制和模式,还有一个通常为我们所忽略的因素也在影响着创新教育,那就是学者的科普责任。现在中央电视台搞得非常红火的节目《百家讲坛》,之所以拥有众多的观众,是因为易中天和于丹等学者把本来生涩的古文用特别通俗易懂而又风趣的语言给演绎了出来,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经典的学习热潮。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白川英树曾被问及:美国的一所大学可以有21人获诺贝尔奖,为什么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如此之少?白川英树回答了三条原因,其中一条原因就是:因为美国的每个研究人员都牢固地树立了能够很精彩、易懂、条理清楚地向别人说明自己研究工作的作风。只有让更多的人对知识,对科学感兴趣才可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总之,我们的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抓住机遇,实现教育创新,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周忠霞,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教育处 干部)
责任编辑: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