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行时】找好“领跑人”:三年硕士生活感悟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创建于 2007-03-14
  • 5446
     陈肃,中科院研究生院信息学院本部2006级博士生。他难以忘记的,是研一上课而又兼顾实验室任务的经历;他一贯坚持的,是科学研究应具有的创新力和洞察力。出国交流中,他体会到中国教育体制、科研评价体制以及现有文化对青年人创新的束缚;亲身摸索与经历中,他学会了对无法朝夕改变的文化、体制的适应,找到了本科生向研究生转换角色的捷径。

    用陈肃的话说,我们既然被称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对我们的最基本要求,洞察力是我们区别于外人的最大优势。”

    然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不能与生俱来,也无法一蹴而就,除去个人主观因素,还有教育体制、社会大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路甬祥院长06年3月6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专访时谈到,青年人创新需具备 “三大品质”,同时还面临“四大束缚”。“三大品质”是指青年进行自主创新要具备三大品质:创新意识、求真务实、诚信合作。“四大束缚”是指束缚我国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一是现行教育体制不鼓励青年人思维创新;二是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三是市场竞争不规范导致企业家创新无动力;四是急功近利政绩观羁绊官员创新发展。

    结合亲身经历,陈肃认为“我国的自主创新,尤其是科研领域的创新,存在文化与体制两方面的问题,且二者相互渗透”。

    举例而言,“在国外一名研究生的毕业并不仅仅看学生是否发表Paper,对老师的考核也不仅仅取决于Paper 的数量,相反更多的决定因素来自于导师对自己的评价。导师会根据自己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以及所体现出的多方面能力,同时结合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独特特点,给自己的学生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并决定其能否毕业。”。相比于我国的单一化评价体制,这种评价体制不会引导学生向论文看齐,会鼓励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实际考察和逻辑分析能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都是鼓励人创新的。《大学》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明示要天天创新,而且不管做人还是做事,从里到外,统统要新。四大发明更充分的体现了前辈们伟大的创新能力。提到当下我们“闯红灯”、“无排队观念”等几件耳熟能详的不良习惯,陈肃解释说:“西学东渐后,西方文明不断地流入,可惜的是,我们在学习西方文明的时候,偏重于理性知识的学习,而对于西方文明中的感性知识或者说人文精神学习不够。在渐渐遗忘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并没有能够吸取西方文化的精髓,造成了现在所谓文化真空现象。比如,国外作研究的人都很务实,或较真儿,注重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找的东西,而国内的很多人把研究放在了'炒做概念’上。”

    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是和文化方面问题相互渗透的。当前,青年人自主创新的自信心不够强,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他们不敢、不善于提出问题,这就影响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中的深层原因在教育。陈肃感慨地说:“当前我们的教育还是灌输式的,背书、应试比较多,启发式的教育相对少。这是我们在引进国外的教育体制时,只把握了'壳’,却丢了'魂’。国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而我们却更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体系下出来的学生,数理基础可能不错,但是独立思考问题以及提出新观点的能力却有欠缺。当步入研究生阶段后,要求我们从被动接收知识转为主动学习,并在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就逐渐显现出来。我个人,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确实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转变过程。”。

     文化与体制的弊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作为一名研究生,如何迅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尽快完成进入研究领域后的角色转换呢?

    陈肃从自己的经历中意识到:“研究生一年级是一个相当关键的时期。不少同学可能会觉得,研究生阶段的集中教学与本科时并无本质不同,其实不然。尽管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我们研究生院的多数课程依然是大班教学,但同学们选择课程的自由度是相当大的。根据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关课程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同时,应当尽早融入实验室大环境,参与到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中去。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师兄姐的'传、帮、带’,尽快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针对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将大大缩短研二正式进入实验室后的适应期。要敢于承受'传、帮、带’给自己的研一生活带来的压力,主动积极地接受并完成超出自己当前知识范围的任务。”

     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要想在某一研究领域有所创新,就必须把握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否则结果很可能是事倍功半。陈肃一语中的:“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具体的说就是:“通过检索论文,尤其领域内顶级会议和期刊论文,洞察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不重复别人的工作,避免无用功;不是去'仿造轮子’,而是'研究性能更好的轮子’。尤其IT是一个更偏向应用,更open,发展变化更迅速的行业,所以要找好'领跑人’,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速度’。当然,仅仅阅读论文是不够的,因为论文本身具有滞后性,代表的是发表日期半年前甚至是一年前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够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进行直接的交流,获取他们的指点与帮助,对于推进自己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这一点,我通过参加几次国际会议后深有体会。更进一步,如果与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通过学术交流,找到了共同的研究兴趣,一起开展合作研究,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研究资源,避免重复研究,也有助于扩大自己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记者采访手记】

    对陈肃的采访结束了,记者心中问题重重。'我更偏向于顺利毕业,还是更侧重于扎实知识?’,'我应该尽快感受实验室的氛围,还是轻松度过研一?’,'我的领跑人是谁,在向谁看齐,我应该关注的网址或期刊都有哪些?’…………

    相信所有看了这篇采访的学生,所有这样自问的学生,都会冷静地思索,也都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采访:信息学院学生会 李磊霞)

    【科研进行时启示录】

    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好每一个角色的转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对于一名尚未走入社会的青年学生来说更是不易。

    可以看出来,陈肃同学是一个喜欢思考、对自己有着比较明确的认知和定位的人,对于自己作为研究生的角色以及任务有着很清楚的认识。

    研一的时候,尽快能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变,利用研究生院所提供的良好条件,尽可能拓展知识面、夯实基础,并主动寻求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提早进入状态;研二研三时,则带着对研究生生活和科学研究的更多体悟,跟随着“领跑人”,开始了主动探索和创新的历程。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从困惑迷茫到清醒坚定,是每个同学在求学过程中都要经历的。希望同学们的这一过程尽可能的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更多阅读:科研进行时
责任编辑: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