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建】苗苗:沉淀——写在庄严的党旗下

  • 人文学院社科系
  • 创建于 2007-01-11
  • 3565
沉淀,是一种岁月的凝练;沉淀,是一种境界的升华;沉淀,更是对未来愈加执著的期许和担当……. 少不更事,懵懂难知。但父母作为党员的言传身教,有如心底的影子,早已烙印。80年代初,改革开放伊始。观念在更新,人的追求也更趋于务实。“一颗红心”的情结,已渐渐转变为“拥有一双致富的手”。人们的信仰似乎多元化了。但为父为母在信仰上的坚定和执著,深深影响着幼小的我,于生活细节处,于大是大非中。年幼的心,对党的一切,已经产生了懵懂的向往。 少年的我,心性叛逆。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心灵,讨厌被束缚,尤其是被一种责任束缚。在那份笑论天下事的张狂中,党的一切对我而言,似乎是格格不入且遥远的。质疑一切的叛逆,似乎将理想和信念都固执的挡在了门外。 步入青年,同样充满了质疑,但更多的似乎是在质疑自己,拷问自身。追悔过去,对比现在,有时心中充满了彷徨不安,对过去,对未来。心中的反思有时将还缺乏一定承受能力的自我压垮,人变得压抑,自卑,而有时对未来太过无拘无束的畅想又将自我与现实拉开,思考变得不切实际。但,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心里的浮躁渐渐退去,眼界渐渐打开,心里可以感觉到宽阔和澄明,感觉到一种“自我”的东西在慢慢沉淀。这种“自我”,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一种对自身、对过去、对未来的笃定,更是一种在信仰上的坚定。 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党课的启蒙与教育,让我从懵懂、叛逆、质疑中渐渐成长和成熟,浮躁的心灵渐渐得以净化和沉淀,对党的追求有了新的认识,对脚踏实地、执著坚定有了全新的理解,同时,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一名青年人所应承载的责任和使命。大我与小我,孰轻孰重?大家与小家,谁先谁后?个人与国家,如何取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乎理想上的选择,关乎信仰。幼时的启蒙,年少的迷惘,到青年时的反思,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已经在岁月的变迁及流失中慢慢沉淀下来,沉淀成了一种执著,一份责任,和一个终身的信念。在时间的点滴流淌中,这份信念不会消弭,而是将在不断的沉淀中,愈加弥坚。为此,我将继续努力着、追求着,请党组织考验我。 (苗苗,人文学院社科系科技传播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人文学院社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