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和教授学术成果之论文

  •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 创建于 2013-06-12
  • 1194
1.胡新和. 库恩 “二象性” 解读——论库恩科学哲学的若干特征[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3, 1: 002.文章链接

2.刘红, 胡新和. 数据哲学构建的初步探析[J]. 哲学动态, 2012 (12): 82-88.文章链接

3.张艳, 胡新和. 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及其法律规制[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 10: 018.文章链接

4.白璐, 胡新和. 论陈述彭的科技哲学思想[J]. 中国报业, 2012, 8: 093.文章链接

5.刘红, 胡新和. 国际学术期刊撤销已发表论文的实证分析——以ScienceDirect 数据库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 22(6): 848-852.文章链接

6.王国强, 胡新和. 钱学森的 “中国科协学” 与系统学[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 27(10): 66-70.文章链接

7.马乐, 胡新和. 清代新式技术官僚群体初探[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1, 33(5): 36-40.文章链接

8.刘红, 胡新和. 科学的制度规范之兴起与演变——伦敦皇家学会首任秘书亨利? 奥登伯格的历史贡献[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1, 33(4): 64-71.文章链接

9.张艳, 胡新和. 基因技术发展所引发的我国遗传资源保护危机及其应对[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 27(5): 107-110.文章链接

10.张恒力, 胡新和. 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价[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0 (002): 99-103.文章链接

11.杨爱华, 胡新和. 苏联援助与新中国军事工程教育的开端——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为例[J]. 工程研究: 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0 (001): 82-91.文章链接
12.张恒力, 胡新和. 论工程设计的环境伦理进路[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2): 51-55.文章链接

13.胡新和. 科学哲学三十年——从历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看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 (10): 76-80.文章链接

14.杨爱华, 胡新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价值观——科学主义与工具主义并驾齐驱[J]. 山西大学 2008 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科学技术哲学), 2008.文章链接

15.胡新和. 光荣与梦想——《自然辩证法通讯》 与中国的思想解放和学术建设 (三): 灯标? 阶梯? 家园——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30周年[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8, 30(3): 101-101.文章链接

16.肖芳, 胡新和. 法律视野中 的 “大科学”[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 25(3).文章链接

17.肖芳, 胡新和. 大科学与知识产权制度冲突的成因初探[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 24(2): 71-75.文章链接

18.张恒力, 胡新和. 工程伦理学的路径选择[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23(9): 46-50.文章链接

19.张恒力, 胡新和. 福祉与责任——美国工程伦理学述评[J]. 哲学动态, 2007, 8: 58-62.文章链接

20.刘红, 胡新和. 《物理学年刊》与物理学革命[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6, 28(4).文章链接

21.胡新和. 工程师角色中的奥本海默——从工程创新的角度看[J]. 工程研究 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05, 2(1).文章链接

22.胡新和. 科学革命与历史变革[J]. 史学理论研究, 2005, 4: 004.文章链接

23.刘红, 胡新和. 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发展, 方式及挑战[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5, 16(5): 605-608.文章链接

24.胡新和. 廿年科学工程史廿载辉煌创业篇——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J]. 工程研究 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04, 1(1).文章链接

25.胡新和. 科学哲学在中国——历史, 现状与未来[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2, 5(3).文章链接

26.胡新和. 打造学术品牌 振兴学科建设——记 2002 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5: 021.文章链接

27.胡新和. 为科学技术哲学新世纪的发展奠基——记 “首届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2: 022.文章链接

28.李醒民, 胡新和, 刘大椿, 等. " 科学, 技术与社会发展" 笔谈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1.文章链接

29.胡新和. 再造中国科学哲学新世纪的辉煌——第十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侧记[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1, 23(5): 89-92.文章链接

30.胡新和. 奥本海默与原子弹[J]. 社会科学战线, 2000 (6): 206-211.文章链接

31.胡新和. 科学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J]. 民主与科学, 2000 (3): 8-10.文章链接

32.胡新和. 重建学术规范三题[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2: 002.文章链接

33.胡新和. 续往日传统 开千禧新篇── 第九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综述[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1: 015.文章链接

34.胡新和. 量子力学的启示[J].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9, 1: 003.文章链接

35.胡新和. “科学与民主” 三题——从奥本海默谈起[J]. 民主与科学, 1998, 4.文章链接

36.胡新和. 认清国情两课并补[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 1.文章链接

37.胡新和. 全国自然哲学学术研讨会概要[J].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7, 1: 013.文章链接

38.胡新和. 可检验性与整体论[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6, 1.文章链接

39.胡新和. 实在概念辨析与关系实在论[J]. 哲学研究, 1995, 8: 003.文章链接

40.邱仁宗, 李醒民, 胡新和. 第 7 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背景报告[J].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4, 6.文章链接

41.胡新和. 现时代自然哲学的意义与问题[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 8.文章链接

42.胡新和. 从交融走向新生──《当代新道家》给我们的若干启示[J]. 哲学研究, 1994, 6: 014.文章链接

43.胡新和, 罗嘉昌. 从物理实在观的变革到关系实在论[J].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3, 3: 015.文章链接

44.胡新和. 探索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 自然哲学》 读后[J]. 哲学动态, 1993, 3: 026.文章链接

45.胡新和. 量子论与实在观[J]. 哲学研究, 1991, 10: 006.文章链接

46.胡新和. 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讨论述评[J]. 哲学动态, 1991, 6: 002.文章链接

47.胡新和. 科学, 时代与思维方式的变革——《变革思维方式的科学》 评介[J]. 哲学动态, 1990, 6.文章链接

48.胡新和. 分界标准的二重性分析与理论进化模型的确立[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8, 1: 004.文章链接

49.胡新和. 理论进化模型[J]. 世界科学, 1988, 1: 020.文章链接

50.胡新和. 薛定谔科学哲学思想述评[J].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7, 2: 001.文章链接

51.胡新和. 薛定谔: 为人类理解自然和自身而奋斗[J].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6, 2: 010.文章链接
责任编辑:人文学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