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雁栖湖校园

  • 黎娟 张华芯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3-03-05
  • 568

秋阳高照、秋风习习,带着些许期盼,国科大记者团踏上了观访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新校区之旅。沿途宜人的景色、旖旎的风光吸引了车内记者团学生的目光,真可谓“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近了、近了,离雁栖湖校园越来越近了。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与期盼,车上记者团的同学们纷纷往车窗外寻觅着雁栖湖校园的身影。终于,车子驶入了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水环绕之中的、正在建设中的新园区,向北望去是蜿蜒跌宕的慕田峪长城,往南侧目则是碧波荡漾的雁栖湖,“山水校园”之称名副其实!

国科大基建处处长、新园区项目负责人孙建立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参观新园区,同时不时地为大家细致、耐心地讲解新园区的布局、各式建筑以及规划等。满怀期待的你也许已动心地想跟着我们一起观赏吧!来吧!笔者将带你鸟瞰雁栖湖校园,了解雁栖湖校园的点点滴滴。

雁栖湖校园坐落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的燕山脚下,于2009年10月28日正式破土动工,至今已有三年时光,可喜的是,2013年秋季新校园将迎来第一批“栖居”雁栖湖畔的硕士生、博士生。新园区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建设用地1300亩,110国道从中间穿越而过,将其分为面积大致相当的东西两区,形成“一轴、两带”的校园规划结构,整个布局颇像一个不规则的“八”字,为校园区的设计增添了一道创意色彩。

由新校园西区正门而入,一排排高耸、繁茂的树木错落有致,行走其中犹如在宁静的林间小径漫步。优美的山水自然风光、郁郁葱葱的绿化带、高低错落的坡地以及清新纯净的空气完全契合了“生态环境”校园的主旨,同学们在此将享受到恬静、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沿着整洁的马路就到了位于校区中心轴线上的西区中心建筑——图书情报中心,虽然其仍在建设之中,但雏形已依稀可见。据了解,该图书情报中心的设计规划可谓独具匠心,它以中国传统四合院为设计理念,将学校的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及档案馆四馆合一,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如此精心的设计安排,将为同学们集中查阅、使用各类资源提供方便。林语堂曾经说过:“一个学校的好坏,取决于图书馆。”对此,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努力打造现代化的大型数字化图书馆,建成后图书馆单体面积将达2.4万平方米,同学们在图书馆中既可以浏览阅读各学科的图书、期刊、资料,又可以享受电子期刊服务(新校园图书馆将实现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还可以实现方便即时的网络资源利用(新校园图书馆设置有机房,同时正在建设的WIFI网络也将覆盖图书馆区域,图书馆将能实现无线上网),同学们将可以尽情在其中畅游,图书馆将最大程度地满足学习、科研需要。

继续往北深入,便可看到风格不拘的教学实验楼聚集而立,红灰相间的色调明亮活泼但又不失庄重。坚持传统,但不拘泥,勇于创新,本着构建现代国际化大学的设计理念,新园区的教学实验楼在中国书院和西方广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院套院的场院空间,教学实验楼三三两两组团式聚集在一起,其空间结构整齐划一而灵动活泼,既考虑到各建筑体系自成一格,一系一楼又利于学科交流。整体式的教学楼既可纵分又可横分,每个场院尺度适宜,可按发展需求有机增长,同时每个场院单元可进一步分解为独立使用的小单元,相关院系相邻又可促进相关学科交融。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往外看,有山有树,再望望蓝天白云,好不惬意!

校园尽头便是生活区了,学生宿舍楼、食堂、后勤管理服务用房均位于此。带着同学们极其关心的“食、住”问题,我们依次参观了新园区的宿舍楼和食堂。与教学实验楼一样,学生宿舍楼也是组团式格局,据了解,东西生活区学生宿舍共分六个组团,建筑面积达147440㎡。在新园区,8层高的宿舍楼居多,部分宿舍楼是11层高或6层高,11层高的宿舍楼主要分布在组团北端,6层高的宿舍楼主要分布在组团南端,主要是为解决日照间距北高南低的状况。西区的学生宿舍楼主要分布在教学楼组团的北侧和西侧,可容纳5000余人,“万”字型排列的宿舍区主楼已顺利建成,早已封顶,如今内部装修正在紧张地进行之中。它主要分为A、B、C、D四个组团,每个组团由三至四栋楼相互连接,共有450个套间,每个单元设有一部电梯。走进宿舍楼,可以看到套间的设计主要是一户七室、一户八室或一户九室不等的套间,也有少量其他户型,每一户都设置有一厅一卫。同时,新园区宿舍的设计充分秉持“人本关怀”,为方便残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宿舍一层楼两端的部分套间是为其专门预留和设计的,包括出入通道、卫浴、电梯按钮等都经过特别的设计和处理,如卫生间为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并且宿舍侧门外面不是台阶,而是为方便残障人士的专用坡道。按照规划,每间单人卧室有6平方米和9平方米两种规格,分别供硕士生和博士生居住。每个套间还设置有公共起居室,方便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交流。卧室及公共卫生间自然采光、通风条件好,并配有齐全的水电暖设备,是个舒适、宜居的好住处。试想,阳光从窗户爬进屋子,悠闲地坐在桌旁,拿上一本书,慢慢地读着,时不时地嘬一口咖啡,如果累了、乏了,望望窗外的青山绿水,这是一幅多么唯美的画面。如此惬意的学习、生活环境,你心动了吗?

“民以食为天”,食堂建设情况是同学们尤其关注的问题。带着同学们的关注我们走进了正在建设中的食堂。一进食堂大门,我脑中突然就跳出一个感想:搬入新园区后,下课到食堂就餐肯定不会拥挤了!据了解,雁栖湖园区将建成6个食堂,东区食堂的面积将达8250平方米,西区食堂的面积将达8100平方米,完全可以解决同学们就餐拥挤的问题。我们参观的是西区食堂,分为上、下两层,而且非常宽大明亮。

至于后勤管理服务用房,超市、医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陆续建设中,邮局目前已建成并开始正常运营,这为同学们今后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新园区的修建始终坚持“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努力打造特色生态校园。首先,在建筑项目招标时,生产过程中的耗能标准、建筑垃圾如何处理被纳入了考察范围,新园区优先选择低耗环保厂家的产品,其次才考虑价格,同时要求建筑垃圾不能随意处置,要统一运送到指定地点由专业建筑垃圾站处理,这样就避免了建筑垃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第二,因粘土砖有损生态环境,新园区所有建筑物均不使用粘土砖,而采用水泥砂浆、页岩砖等环保材料,同时建材采购时环保漆、环保胶均成为首选。第三,教学楼、宿舍楼等室内装修也严格选用无甲醛产品,装修完后,无需经过过长的通风时间就可投入使用,不会对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第四,考虑到园区内流通多个水系,东西校区各有一条河流穿过校区建筑,新园区规划中引入了自有水系的概念,在自然水系的基础上建设有溢水系统和排水体统。夏秋两季集中降水导致的地面流水和山体自然流水将会被保留到校园水系中,而校区内的生活污水和实验污水也将集中排放到“神山”污水处理厂,经中水处理再投入循环利用,如校园中的花木灌溉、路面喷洒等。

关于出行的问题似乎很多同学都提出了担忧,据老师们介绍,目前从玉泉路校区到雁栖湖园区需要80分钟的车程,但根据北京市政府的市政建设规划,今后从城区到这里将有专门的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届时出行就会更快捷,所以同学们不必过于担忧。

鉴于时间有限,我们遗憾地没能参观东园区,但据了解,东园区建筑与西园区形成交叉分布,由北向南逐渐深入,主轴线上建有大型室内休闲娱乐中心,距两园区宿舍距离合理,向南依旧是教学区、生活区的平行分布。

参观完毕,车子缓缓驶出雁栖湖校园,车上的同学仍旧回望着新校园,眼中尽是期待之情。跟随我们的脚步“观赏”之后,您是否也是心中充满悸动?是否也是满怀期待想一睹新园区之容呢?我猜想一定是!那就让我们一起耐心等待明年我们“新家”建成,移居雁栖湖畔吧!

责任编辑:黎娟 张华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