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我校的讲学交流

  • 管载麟 (党委宣传部)
  • 创建于 2013-03-05
  • 525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是中国文学界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将载入史册。

与诺贝尔奖获得者能够有近距离接触,对于国科大的学子来说并不遥远。回顾我校三十余年的办校历史,我们发现,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校对科学研究与探索,国际合作与交流,同样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重视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探讨和交流,学习取经,相互往来,并诚挚地邀请数十位科学大师莅临我校讲学交流。

李政道、杨振宁多次来我校讲学

1979年4月2日至5月18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政道教授应中国科学院邀请来我校讲学,讲授内容:“粒子物理、统计力学”。参加听讲的有全国28个省市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有关人员,共计1000多人。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张文裕、彭桓武、朱洪元、胡宁等,也参加了这次讲学活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时任我院院长严济慈教授高度赞扬了李政道先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四化”建设的精神。

1983年3月8日,李政道教授再次应邀来我校访问,同研究生谈治学问题。

1994年5月26日,李政道先生第三次来我校举办题为“真空做为物理媒质”的学术报告。

1983年5月2日至6月16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应邀来我校演讲“相位与近代物理学”,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535人参加了听讲活动。

1986年8月21日,杨振宁先生再次在我校举行了题为“巨大碳分子球和管的休克尔谱”的学术演讲会。

1995年4月29日,杨振宁先生第三次来我校举行“矢量势,相位,联络和规范理论”的学术报告会,受到有关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的热烈欢迎。

2004年4月20日,杨振宁先生第四次来到我校,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三单元主题报告会上作《归根的反思》主旨演讲。当时,在演讲后的互动环节,有记者提问:诺贝尔奖103年来,没有一位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获得,您的回归有没有可能指导中国的物理科学家向这方面努力,获得大家希望的成绩呢?杨振宁回答:“全世界都对于每一个国家有没有人得到诺贝尔奖很重视。之所以介意的原因不是获奖本身,而是这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代表这个国家尖端的科学是非常进步的。在这点上我非常希望到清华来,我会在全国很多大学、研究所能够帮助他们在科研方向上向国际顶层科学的发展进军。科技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在每一个时间,哪几个方向最有发展的可能。国内的学生也好、研究员也好,比起美国同类人最弱的地方,就是获得这个领域的信息比较晚,在这方面,我愿意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国等多名专家来访

1980年3月24日至28日,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俭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波特和桑格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讲授“抗体与扑体”、“胰岛素氨基酸序列测定”等新成果。参加听讲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等所属有关研究所和北大、清华、北京医学院、天津医学院等有关高等院校共计六十多个单位,五百多人。其中副教授和副研究员以上的科学、教育工作者一百五十多人。我校有关专业的五十多名研究生也参加了听讲。

大家认为两位教授所介绍的几个课题,是非常难得的好报告。在学术方面,内容新颖,讲述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这些领域的最新成就、最高水平和他们最近的工作,解答了大家所提出的许多感兴趣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介绍了研究方法,他们以切身的经验、渊博的知识,向大家历史地辩证地介绍了他们各自在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道路上,是怎样遇到新的困难,提出新的问题,不断改善实验设备,提高研究方法,最后取得新的成果。听了报告大家感到开阔了眼界,收获很大,对促进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1982年7月13日至17日,美国康乃尔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霍夫曼教授等应邀来我院讲学,讲授“结构与理论金属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

1987年5月15日,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李远哲教授应邀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并同研究生进行了热烈交谈。

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演讲

2004年7月24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胡贝教授 (Robert Huber)做客“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来到研究生院与部分师生进行座谈。胡贝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他目前所在的德国马普学会生物化学所的研究工作的近况,以及他个人当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情况。研究生院部分博士生就自己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胡贝教授作了请教。在谈到研究生院与马普学会的合作问题时,胡贝教授认为双方即将开展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方式非常有利于双方发掘和培养高层科技人才,同时还建议今后可以不定期地从马普学会推荐一些教授来中科院讲学,以促进学术交流。

2004年11月6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迈克尔·斯宾塞,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由我校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他说,中国政府在处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时采取了得力的措施,表现出高度的自信,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状况非常成功。斯宾塞说,未来世界经济的推动力将是中国与印度经济的崛起、欧洲一体化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在从计划经济模式过渡到市场经济制度方面的努力卓有成效,在消除贫困、吸引外资、增强出口竞争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2005年3月30日,中国科学院首位“爱因斯坦讲习教授”、世界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研究所Erwin Neher教授做客“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2006年3月7日,1996年欧洲物理学会量子电子学奖获得者,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院院士、Claud Cohen-Tannoudji教授做客“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2006年5月23日,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洲大学神经学和生物化学教授, Stanley B.Prusiner莅临“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邀集中国高层领导、外国政要和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就人们共同关心的政治、科技、教育、经济、外交、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研究国家战略问题,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致力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致力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贯通。其中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莅临论坛,畅谈治学经验,探讨前沿成果,激荡智慧火花,引发思想共鸣,令与会者尤其是国科大学子获益良多,影响深远。

责任编辑:管载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