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乐在桃李园——访化学学院赵瑶兴教授

  •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创建于 2006-07-03
  • 4403
     赵瑶兴教授,江苏徐州人,先后在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任教,从事物理有机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课题。发表研究论文五十余篇,出版著作《有机反应机制导论》、《光谱解析与有机结构鉴定》,多次获得研究生院优秀教学奖,并于1997年与孙祥玉教授共同获得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又是一年盛夏的7月,我们2005级即将离开相伴一年的研究生院集中教学园区。短短一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里的一切却也融入了我们的款款深情:我们亲爱的老师、友善的朋友、熟悉的教学楼、热闹的运动场……尤其是我们的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我们特别采访了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赵瑶兴老师,他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仍然活跃在化学学院的讲坛上,默默地奉献着。

    记者:赵老师,您为何要选择科研这条路作为人生事业的?

    赵瑶兴:我的兴趣很广泛,科学和艺术我都喜欢。我们过去的选择和你们现在还是不同的,我们那时50年代还是国家分配为主,我就进入了南开大学化学系,南开也是周总理的母校,它的化学系还是很有名的,特别是有机化学。我对学习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技大学,再到研究生院任教,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工作是我主要的科研教育经历。

    记者:您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了近四十年,现在仍活跃在教学领域。可见您对于我们中国科学院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您对中国科学院最留恋的是什么?

    赵瑶兴:我最留恋的是我人生过程中所做的对于社会有点贡献的工作,这些大多数是在中国科学院完成的。所以我退休以后,还留在这里继续任教授,做教学工作,也正是因为我对中国科学院有很深厚的感情。我非常关注研究生院的发展,毕竟我主要的人生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我在这里主要是做基础研究和教学,采取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在有机结构理论、自由基化学自旋捕集剂、超分子化学方面的立体结构和成键性质等方面都做了些工作,所有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光谱解析的方法,所以我的课程所讲述的主要也就是有机结构理论和光谱解析。

    记者:赵老师长期从事科研与教学,您觉得什么方面最让您感到自豪?

    赵瑶兴:我最自豪的是在我的课堂上亲自教导过近四千名的学生,他们能有所成就让我最感到高兴和满足。我觉得我和年青的学生们呆在一起非常快乐,你们让我也富有激情和生气。我们生活在美丽的自然的环境中,在享受着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要有所回馈,通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为自然、社会和文化发展做点事情,都是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贡献,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将一生无怨无悔。

    记者:在赵老师的眼中,一个优秀教师讲课的定位应该在哪?

    赵瑶兴:我答不好,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说还不清楚怎样做才算是一个优秀教师。我只能主观地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前沿不仅标识着学科当前发展的程度,还预示着将来发展的方向。科学的蓬勃发展,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励学生勇于从中发现新规律,创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使学生具有能继续吸收新知识的基础和创新精神。即使是专业基础课,也要适当讲述该学科前沿的发展状况。如果又能融入自身的研究经验和感受,则会更加生动、感人。

    研究生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这是课程的灵魂。唯物辩证思想方法要灌注在学科的发展、基础和前沿研究的全过程。在阐明这个基本思想方法的同时,偶尔,也要强调“猜想”对科学发展的作用。唯物辨证思想的方法论是基础,而猜想是科学的浪漫所在。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有所知有所不知才是真正的科学。当科学做到一定的程度,一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这时需要一定的猜想,在历史上不乏有“猜想”促进科学发展的例子。早年,化学家对苯分子结构的许多猜想,有的与用现代工具检测的结果惊人的一致,这也可以说是科学家的灵感。但是猜想需要聪慧,聪慧源于长期的科学研究,无根据的猜想是空想,是没有意义的。

    讲授中把科学内容形象化、艺术化,经常会领略到其深刻的内涵,例如一个稳定分子的结构总是比较完美的,这也许是自然规律,科学与艺术本来就是统一的。科学是对自然物质的观察,经过对相关资料数据的分析,揭示物质运动的本质和相关规律,帮助人类创造物质财富。而艺术也是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和感悟,从中发现美的东西,通过各种方式来净化人类的灵魂,引导社会进步,创造精神财富。科学与艺术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科学的东西总是美的,真正的艺术,蕴含有丰富的科学理性。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也有科学,这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科学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将深化人们认识的想象力,提高科学研究的审美情趣,激发深入学习和投入研究的激情。

    讲课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但也有的学术水平很高,而讲课效果不很理想。在研究生的课堂中,老师的教学资料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老师自己的科研工作,这些资料老师一般能讲得透彻、深入;二是来源于学术会议宣读的论文,大都是未发表的研究结果;三是来源于学术刊物发表的文献资料;这两个来源反映了科学前沿研究的热点,是学术上最活跃的部分,记载着研究过程,从中可寻觅出科学家的创新思路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四是来源于一些出版的科学著作。其中有系统的、历史的理论阐述严格的科学体系,是教学中主要的参考内容。讲课中,即融入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展示科学发展的前沿景观。

    为提高教学的效果,合适的教学形式,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很重要的,自己对课程所讲的内容有所感悟,这样才能有丰富的材料和讲授的激情。多与学生交流,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便于启发学生唯物辨证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能各抒己见,相互学习,保持一个积极进取学习的状态,拥有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及时发掘学生中的优秀思想和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您认为一个科学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赵瑶兴:这是个太严肃的问题,我难以作出贴切的回答。大家都知道的是,科学家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坚毅勇敢的求索精神。我想科学家也应该有广阔的视野,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其他方面一无所知。当然,科学家不能缺乏激情、动力与灵感。思想要活跃,面对科研课题心潮澎湃,拥有无限活力,以帮助和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科学境界。

    记者:您对于我们中国科学院学生有什么评价?

    赵瑶兴:我很喜欢你们,总的来说咱们中科院的学生还是很注重基础学习的,在学习上有很好的和谐气氛,注重各方面的发展,也很注重提升人文修养。集体观念比较好。我跟同学们在一起可以说是教学相长,同学们提出的很多问题都很值得我去思索。

    当然,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有不少学生上课学习只注重考分,放低对自己的高要求,只关心能否及格,还有的考虑出国等其它事情太多了,而不注重从课程里面学到多少东西,以及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在对课程的深入钻研方面有的学生也做得不够。

    记者:我们2005级马上就要离开集中教学园区了,您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有什么建议?

    赵瑶兴:像往常一样,不久我们将送走一批训练有素的新战士,奔赴科学研究的第一线,此时,想说几句嘱咐的话吧。

    学好基础知识,对即将步入课题研究阶段很重要,希望大家对这一年中的基础课程学习,给以必要的回顾和总结。对照自己将进入的研究领域,还有哪些不够的地方,要抓紧时间补上。深入踏实的理论学习,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是很重要的,没有雄厚的理论基础,是不能做出突出的科研成果的。

    其次,进入实验室以前,最好熟悉涉及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料,不同领域的文献数量大不相同,有的领域文献资料浩如烟海,要想一览无遗,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大体了解的基础上,选一些经典和前沿的重要文章仔细阅读,要弄清楚你在这领域中应当站的位置,了解前人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而自己将要做些什么。首先,要潜心向人家学习,学习思考路线、学习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大胆探索,闯出自己的路,创造新的成果。

    第三,要特别重视实验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验时要专心致志,不放过一闪的实验现象,不疏忽一个数据处理。对研究生来说,实验室是更丰富的学习基地,苦在其中,乐也在其中。说到底,科学理论都是人类从实验中得来的,化学更是这样。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上世纪六十年代,Woodward与量子化学家Hoffmamn共同发表了《轨道对称的守恒原理》轰动了整个化学界,其实在此之前,有机化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的Diels-Alder反应、cope重排等,早已潜意识地观察到这一规律的存在。Woodward在五十年代成功合成的利血平的关键步骤,更是有意识地应用了这一规律。所以,“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渊源还在于有机化学家的长期实验的工作的众多结论。

    再者,希望你们要全面发展,注意各学科的和
责任编辑: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