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之我见】丁涛:创新教育在科学院方兴未艾

  • 征文
  • 创建于 2007-05-11
  • 270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为了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发展经济基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曾下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述。时至今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日后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创新则是科技发展的生命所在,纵观历史,无论是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当今的信息革命,无不饱含着创新的闪光,正是这些创新才使生产力有了重大的变革,引领了世界发展的前沿。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成为我党在新世纪所做的一项重要部署。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创新能力就成为衡量其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更是21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如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值得深省的。 在中科院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里的人文环境、创新精神很快感染了我。首先是“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和“两段式”培养模式本身在创新教育方面就是个很大的创新。它充分调动了各方的资源优势,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既能保证效率,又能体现公平,使创新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实施和发挥作用。其次是独具一格地开设了夏季学期,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科技前沿,领略大师风采的绝好机会,对我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再次是老师富有灵感的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以及亲身的科研经历让我感到创新的火花在我头脑中不时闪现。 1 营造创新型文化,构建创新型文化氛围。 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民主开放、思想活跃的民族其创新能力远强于传统保守、思想僵化的民族。很多中外历史也见证了这一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有力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闭关守国、故步自封则使曾经辉煌的封建王朝四分五裂,饱受凌辱。封建思想在我国文化中根深蒂固,儒家思想也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知识创新。所以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提高国民创新素质的重要前提。我们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乃至这次“创新教育之我见”征文活动无不是在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对培养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作为创新教育的主体,在营造这种氛围的过程中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勇气。首先创新来源于生活,它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为什么对于司空见惯的现象,一般人只能烧开水,而瓦特却发明了蒸气机;一般人只会把掉下来的苹果吃掉,而牛顿却发现了万有引力。其实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关键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意识和正确的方法。其次创新需要对传统的颠覆或是权威的合理置疑,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敢于冒险的勇气。试想,要是没有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的怀疑,怎会有两个铁球同落地的强音?没有爱因斯坦对经典力学的置疑,又怎么会有相对论的产生呢? 2 创新教育贵在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新形势下的重要目标。而创新也应当以和谐为主旋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先进的文化相适应。创新也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创新,以最大限度地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在创新教育的同时要灌输和谐的理念,这也是创新的一个导向问题,即不仅要会创新,还要正确合理地创新。我们科学院在这方面做的也不错,开设了不少的人文、社会、管理方面的公选课程,并且要求达到一定的学分。这些课程在为我们创新的时候综合考虑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不会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创新了。 然而光有这些外在条件是不够的,创新教育的主体毕竟还是我们,那么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如何积极响应创新教育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向大自然学习。 很多时候大自然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其创造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效应如果能够应用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当中,必定受益非浅。荷叶出淤泥而不染,主要是因为从微观上看,叶片表面有无数的凸起,这些凸起使得叶片既不亲水也不亲油,要是能做成这种结构的织物或是装饰品,不是可以永远不用清洗而始终如新吗?还有诸如蝙蝠的定位、青蛙眼睛、蝴蝶的翅膀、蜘蛛的丝网等等都是值得人类借鉴和学习的,这些不也正是创新的源泉吗?! 2 协同合作,做交叉研究。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已有长远的发展,传统学科经过无数前辈的知识淀积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了,虽然仍有提升的空间,但是要做出创新已相当困难,这样不少交叉学科就成为创新的焦点。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正是目前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即形成所谓的大科学。但是对于某些单一学科出身的学者,要搞交叉学科就不得不再从新学习另一学科的知识,这无疑从时间和精力上都是不合算的,也是为什么现在学术界很提倡协同合作的原因了。两个学科的专家走在一起所产生的思想并不一定比一个同时具有两个学科知识的专家的思想要差,甚至会更好,因为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3 辩证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 很多时候我总习惯一个人呆着想一些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省。科学上也是一样,对一些旧的观点再拿出来重新审视,问几个为什么,也许新的思路就会生成。 难道只有金属可以导电,有机物为什么不行,怎样才能使有机物也导电呢? 难道只有金属才能形成超导体吗? 半导体可以对电子作用,那么会不会也存在另一种“半导体”对光子或是声子作用呢? 静电有害,容易引起火灾,为什么不想一下怎样来利用静电呢?等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自然开阔了自己的思路,也正是这些“为什么”才产生了有机导体,高温超导,光子晶体,静电复印等等新的领域和事物。 另外重视文献阅读也很重要。通过阅读文献可以尽快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同时也可以从别人的研究工作中寻求灵感和新思路。或是利用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自己的创新研究,或是改进和发展别人的研究成果获得更大的创新。 4 重视负面效应,发现把握新机遇。 历史上有很多时候,一项新的科学发现或发明是人们无意识或是在错误中产生的。正是由于青霉菌的污染才发明了青霉素,正是由于过量的催化剂才产生了导电高分子,也正是由于无意中洒落的硫磺才产生了硫化橡胶。这些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运气而已,但是光有运气,没有发现的慧眼和灵感般的思索,又怎会让这些现象转化为知识或是生产力呢?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已有将近30个年头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今,创新教育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点,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和后盾。在我们科学院内,创新之风正悄然兴起,并且我相信借着这种良好的势头,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获得更多创新成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丁 涛,中科院研究生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