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醇香飘万里,和声悦美动人心——博士合唱团新疆分院汇报演出三大看点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6-08-12
  • 4215
     [新闻网讯 记者方晨报道] 8月10日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合唱团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生地所门前举办“仲夏夜之梦”露天汇报演出。现场人头攒动,掌声不断,热闹非凡。

    八月,大自然为新疆披上美丽外衣;八月,大自然为新疆泼洒香甜瓜果;八月,大自然为新疆送来远方客人。合唱团已入住新疆分院招待所,就感受到了新疆的热情。每个房间里都摆上了西瓜,葡萄。据说,这是新疆各个旅馆的特色。美丽,香甜,愉悦,大自然在赋予新疆这一切的时候从来就不吝啬。

    8月10日下午,起风了,天空中突然多了一些乌云。不免,大家担心会不会下雨。

    当同学们正在排练的时候,老团长马石庄教授带着墨镜,手提公文包,健步来到演出台前,向大家传达白春礼院长对博士合唱团的殷切期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科学院培养的研究生要面向未来,必须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参加课外实践,在行万里路中读社会实践之万卷书,写社会实践之万卷书。”

    顿时,在场的团员们沸腾了。领导的话语贴在心里,印在脑里。

    天空中的乌云渐渐散去,先前的大风也小了许多。

    晚上9点半,演出正式开始。

    合唱和独唱很不一样,合唱艺术讲究各个声部内部声音如一,外部揉和在一起,形成和声,音域更为宽广,音色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表现力更加强大。和声讲究人多统一。人越多,越和谐,声音会越好听,给人的震撼力越大。和声即是合唱的魅力所在,也是合唱的难点所在。那么多人要声音内部统一,外部和谐,需要合作,需要时间,需要磨合,需要默契,还需要一个优秀的指挥。欣赏合唱艺术,必从和声开始。

    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新疆站唱得最好的三首歌曲吧!

    《乌苏里船歌》出自著名的艺术家郭颂之手,创作于1962年,取材于赫哲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后,借鉴西洋音乐手法。赫哲族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依江而居,渔猎为生,自古以来一直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

    歌曲开始,两位赫哲族人一近一远相互应和。优美的和声唱响,劳动呼声亮起。四个声部合在一起,赫哲人画面跃上眼前。勤劳勇敢,出船打渔。汗水洒在了热土上,劳动的呼声此起彼伏。赫哲人热爱生活,不畏艰难,追求幸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海港之夜》创作于1941年8月,情境优美,难以忘怀。男高声部和男低声部混合,仿佛站在海边的防波堤,透过海面浓雾,月光照耀下一片蓝莹莹,若隐若现。不远处,码头上,一艘战舰即将开赴前线。淡淡的手风琴声顺风飘过,一个戴着蓝色头巾的姑娘站在码头上,向着水兵挥舞蓝手帕,眼中含满了情水。高低声部混合,充满诗情画意。忧伤淡雅,豪情万里,好似壮士一去不复返。浓浓的忧伤下脉动着军人的果敢、智慧、无私,宁为国家舍弃一切。

    马石庄副院长本人也逃不过这忧伤淡雅的美的魔力,亲自上台指挥、演唱,当了一会实实在在的“老船长”。用一位观众的话说:“也许,这也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梦吧!”

    《苗寨六月六》是一首反映苗族生活的女声合唱,充满了独特的苗家风情。开头一声清脆嘹亮的“哟呵呵”传向天边。和声又一次向人们讲述着苗家山寨的故事。美丽而纯真的苗族少女欢庆丰收的节日:清晨黎明时,静谧的山寨躺在阳光下;中午艳阳时,赶集的人群欢腾喧闹。苗家人民喜庆丰收,赞美今天的新生活。

    节奏明快,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富有独特的民族韵味,展现了美好生活的渴望。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