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中的国科大”

  • 苏苏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3-03-05
  • 593

爽朗的秋风拨动着每个国科大人的心弦,盛装的校园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9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迎来了她更名之后的第一个开学典礼。对于新生,开学典礼似乎是一个带有强烈象征意义的仪式,象征着旧时光的结束,也象征着新旅途的开始。对于老生,开学典礼更像是一种触动回忆的引子,或是深深刻于心中的印记,提醒着那些已逝去的日子。

新生:我憧憬新的开始

新生们无疑是开学典礼上的主角。据悉,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大学共迎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13389名,其中硕士7589名、博士5800名。9月6日清晨,万名新同学齐聚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参加属于他们的开学典礼。

资源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新生陆达伟同学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他在开学典礼上代表新同学发言。陆达伟表示,要以老师和先辈为榜样,奋力拼搏,开拓进取,铸造属于国科大人的美好未来。

开学典礼后,陆达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谈到作为国科大更名后的首位新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陆达伟坦言“有点紧张”。陆达伟说:“第一次在台上看到这么多的院士和学者,我感觉无比激动,也有点紧张。以前只能远远崇拜,如今却能够有机会近距离地和院士们接触,我觉得特别荣幸。”

谈到新学期的计划时,陆达伟说:“国科大是人生新的起点,我将在这里开始我的研究生生活。我准备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夯实基础,多阅读文献,多与导师交流,踏实地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来自人文学院科学传播专业的四名新生担任了此次开学典礼的报道任务,也正因为如此,她们没能和其他的同学一起看升旗、听院长演讲。说到这些,她们还有些遗憾,为此,开学典礼后,几位同学特意在玉泉路礼堂前照了几张像作为纪念。张华芯同学告诉记者:“我觉得开学典礼是人生中重要的仪式,它标志着我们人生旅程新的开始,我憧憬在国科大的新生活。”

老生:国科大让我看到新的气象

来参加本次开学典礼的,不仅有万余名新生,还有许多老生。管理学院研二的王轩同学特意赶来参加开学典礼。

王轩告诉记者:“去年的时候,我作为新生参加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开学典礼。今年得知了开学典礼的消息,我很想再来看一看,一方面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名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我想切身感受一下新学期的新气象;另一方面,我也想找一找自己去年刚来国科大时候的美好回忆。”

谈到今年的开学典礼和去年的不同之处时,王轩说:“我感觉今年的开学典礼显得更为隆重,国科大让我看到了新的气象。”

开学典礼后,王轩被师弟师妹们围住,学弟学妹们如饥似渴地向师兄讨教在国科大的学习生活经验,王轩耐心地为一个个问题作解答。对于新生来说,师兄师姐在学习上的点拨和在生活上的帮助,就像冬日的暖阳,温暖着新生们的心。

老师:我对国科大的未来充满期待

来自中科院各研究所的教师代表也参加了开学典礼,化学所研究员胡文平代表全体教师发言。看到新同学,胡文平老师不禁回想起19年前自己走进玉泉路校区时的情境,时年92岁高龄的严济慈先生的殷切希望犹在耳畔。

开学典礼当天,胡文平老师早早就来到了玉泉路校区,并特地去看了郭沫若先生百年诞辰时为其修建的雕像——“非常有神韵,这也是我们当年学习生活过的地方”。相比于1993年,校园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学生规模扩大,师资方面也大师云集,科学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我恳请你们,看护好你们内心深处的激情和理想,在国科大这一方净土上,健康地成长,让她开花结果。因为,你们代表着中国科学的未来,也代表中国的未来!” 胡文平老师的一番话仿佛清澈的泉水,流淌在每一个新生的心里。

他对新同学提出了两点建议。研究生阶段是集中精力学习的最佳时机,同学们应充分利用,令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同时,科学院是最接近科学的地方,开放兼容,同学们可以在这里与同学、与不同领域的学者沟通交流,碰撞出新的火花。他认为目前仅凭单一的知识很难有所建树,学科交叉,接受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必要的。

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魏先华教授也来参加了此次开学典礼。他已记不清自己来参加过多少届开学典礼。“感觉这一次的开学典礼更为隆重,校长、各院院长、副院长都来参加了这一次的开学典礼。这一次我的心情跟往常不太一样。国科大对中国的科教事业承担着历史性的责任,在出人才、出思想方面,则承担着更大的历史责任。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我希望国科大能够保持扎实的学风,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起更好的作用。”

魏先华教授饱含深情地说,“我认为改名国科大后,未来会更加光明,更加辉煌,我对国科大的未来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