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后花絮——“一二•九”歌咏比赛参赛队员访谈录

  • 陈丽莎 夏雪/文 陈丽莎 夏雪/图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0-12-06
  • 1144
【新闻网讯 记者陈丽莎 夏雪】12月3日,在科苑礼堂举行的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75周年歌咏比赛座无虚席。每一支队伍的积极参与都是他们精神风貌的最好展示,每支歌曲的完美演唱都是队员们辛苦排练的必然成果。
 
为了这次的演出,参赛队员们之前是如何准备的呢?记者在演出中和演出后采访了几支参赛队伍的队员。
 
冠军的诞生
 
当比赛宣布最后得奖结果的时候,工程教育学院所在的观众席顿时沸腾了——他们以9.51的综合分雄踞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胜者!颁奖结束后,记者在礼堂东侧走道上找到了正沉浸于获奖喜悦中的的合唱队员。仍穿着本次比赛最特别的演出服——红军军装的李策同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恭喜你们获得一等奖!现在心情很激动吧?你们挺有创意的!
 
李策:这都是我们辅导员(张思华老师)想出来的,就是那个跳舞的,穿红色衣服的那个。她都累得眼睛都肿掉了。
 
记者:你们当初是怎么想到用选用《到吴起镇》这首歌呢?
 
    李策:就是集思广益吧。大家经过讨论,决定选《到吴起镇》这歌。起初大家都不会拿板,但我们没有放弃,打板不会就学,手语也不会,但这些困难我们都克服了。
 
记者:那么服装的选择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李策:服装选择主要是为了配合《到吴起镇》这首歌,感觉增加打板的动作与这首歌的风格更加符相符。我们有一位同学专门负责订演出服。
 
记者:你们之前排练了多久?
 
李策:我们准备了大概有一个月吧,刚开始一周一次、两次,后来临近比赛,又加练了几次。
 
记者:你们一般是利用什么时间排练,一次大概要排练多久呢?
 
李策:主要是在周末排练。一次排练一般持续一个小时,因为大家的时间也挺紧张的。但在比赛前,大家都主动要求增加练习时间。有一天刚好大家都没有课,那天我们练了10个小时。我们从早上就7:30开始练了。
 
记者:果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如果有同学周末有课的话那会怎样协调?
 
李策:大家尽量克服困难吧。
 
记者:在排练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或难忘的事?
 
李策:就是那天学手语,老师不在,大家都着急,怎么练呢?后来同学们自己组织,刚开始练的时候大家都做得挺有喜感,挺有意思的。结果发现大家都能做好。还有就是我们的学生会主席韩振军师兄每次都给我们送水果。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我们的(于华)院长。院长经常来看我们排练,有一次还给我们每个人都送了一瓶营养快线,让我们好好练习。在我们练了10小时的那天,院长还在礼堂陪我们排练了一上午。就是在大家的关怀下,我们坚持了下来。
 
 
指挥背后的故事
 
背对观众,送给观众一个刚劲有力的背影;面对队员,送给大家一个自信坚定的笑脸。他们又是合唱队伍的核心人物,他们就是指挥。他们无疑是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家可能只是看到他们在表演过程中指点江山般潇洒的手势与姿态,他们背后有多少辛劳和汗水?让我们来听听人文学院和外语系代表队指挥李林和他们的队员李克同学怎么说。
 
记者:作为指挥,你有没有感觉到特别大的压力?
 
李林:有,我觉得大家都比我指挥得好。
 
记者:你(李林)是如何被选上做合唱队的指挥的?
 
李林:可能是因为我是文艺委员吧。
 
李克:还有你(李林)音乐水平比较高,你指挥的架势比较帅!
 
记者:在指挥的时候,因为你(李林)是背对着观众,正对着你的队员,你觉得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李林:不管大家唱得好不好,我特别希望大家在比赛过程中都能面带微笑!因为我觉得每个院的合唱的水平相差不会太大,那么精神风貌就很重要了。所以我对着大家的时候就使劲笑,大家看见我笑,他们也笑,我看他们笑,我也就笑得更开心了。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记者:在排练的过程中,你们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李林:有一次排练时正好赶上我俩过生日。我们正站在那儿等音乐,但发现放出的音乐不对,仔细听原来是生日快乐歌!然后大家对我们说“生日快乐”等祝福的话,我当时特别感动,都快哭了!
 
李克:真是特别激动!
 
李林:我俩都惊到了,完全没想到。
 
记者:你(李克)觉得你们这次比赛唱得怎么样,有没有达到你们预期的效果?
 
李克:我觉得是超水平发挥,非常不错,唱的非常有气势!
 
记者: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
 
李林:一开始是准备使用钢琴伴奏的,这样指挥和伴奏可以根据合唱速度协调节奏。后来换成录音伴奏后节奏就比较难把握,出现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问题。后来大家加把劲练,还好这次没有出现这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一直都预约不到礼堂来进行彩排,就是说我们没有进行过实地彩排,今晚是我们第一次在礼堂表演,但是我觉得今晚唱得挺好的。
 
李克:大家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可能有同学周末有课,但是都希望大家能协调好,他们一般就是一周去上课一周来训练。学院的老师也很支持我们这个活动,什么都给我们备好了,还特意嘱咐我们不要有太大压力,重在参与,让我们把心情放松了去唱。
 
记者:两位作为记者团的团长,又要学习,又要参加排练,还要安排团里的活动,你们是怎么平衡和协调它们的?
 
李林:少睡觉多干事。
 
李克:把活都派给别人。(笑)
 
李林:部长们比较辛苦,我们把活儿都交给部长们了。
 
重要的是配合
 
伴奏常常以“绿叶”的形式出现在合唱比赛中,但它们其实是队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指挥、伴奏、合唱队员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紧张的比赛中,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才能更好地与其他队员配合?舞台的角落里,一身白色礼服,生命学院的曾刚同学正他和队友们表演着。
 
演出后,曾刚同学向记者讲述了他在比赛前后遇到的困难。
 
记者:作为合唱队的伴奏,你有什么感受?
 
曾刚:就是很紧张嘛,就怕自己弹错了!因为伴奏弹错的话对整体效果会造成很大影响。
 
记者:那你是怎么克服这种紧张情绪的呢?
 
曾刚:还好。反正就反复的练吧,尽量把它(谱子)练熟。
 
记者:你练习了多久?
 
曾刚:我是星期三(赛前两天)才拿到的谱子,让我伴奏。所以说是赶出来的!星期三拿到谱子,就赶紧开始练,这几天一直在练。
 
记者:那么说来你和其他队员一起合作的时间不多,那你对你们今晚的表现满意吗?
 
曾刚:恩,确实时间不多,就只跟他们一起和过一次。这次的节奏不是特别好。他们唱的有点快,不知道你感觉到没有?我就只能一直在后面赶。有时候又有点慢,那又得等一下。伴奏就是做这种事,按乐曲原来的节奏弹奏可能会比较准,但是我得跟大家的节奏。根据或快或慢调整自己的节奏。
 
记者:你要配合他们(其他队员),是吧?
 
曾刚:对,我配合他们。歌声很大,把钢琴的声音盖住了。
 
记者:你觉得作为伴奏,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曾刚:恩,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一个节奏,如果能多练几遍就好了。我觉得大家排练的时间不太够,如果能再长点的话,会唱的更好。还有就是要跟指挥配合好,因为大家是看着指挥来唱的。
 
在采访过程中,当记者问到“你对自己队伍今晚的表现是否满意”时,大家的回答都是 “我们是很有信心的”。当被问到是否想到获奖等问题时,受访者都认为:比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了。来自材料科学与光电学院代表队的张萌欣同学表示,能在北京参加这个活动,十分有意义,她感受到了75年前学生们那种激情澎湃的爱国热情。来自地理学院的朱瑾同学告诉记者,本来他们队伍是第二支上场的队伍,但临时调整,大家心里都有点紧张,“我们唱得很投入,都给忘记下面的观众了。”
 
在欣赏完博士合唱团精彩的表演后,来自生命学院的罗娟同学告诉记者:“我感觉以前唱歌都是在模仿别人,现在知道声部了。如果我是在京区(院所)学习的,明年我想进博士合唱团!”
 
 
 
 
责任编辑:陈丽莎 夏雪/文 陈丽莎 夏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