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新和 李伯聪

  • 李伯聪 (李伯聪)
  • 创建于 2013-06-11
  • 762

 

邓书记、高大夫、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各位同学:

这几天,我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已。新和的音容笑貌宛然就在眼前,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天人永隔了。现实中竟然又重演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这种悲痛是语言所无法形容,语言所无法表达的。

1982年,在新和考研究生时我就认识了他,那一年,科学院研究生院和社会科学院的科技哲学专业联合招生。从那时至今,我和新和相识已经三十一年。

在我悲痛的心中,有无尽的思念,无限的感伤,更有许多生动的回忆跳到我的眼前,还有无尽的哲思在脑海潮起潮落。

虽然我们和新和天人永隔,但哲学告诉我们,我们仍然可以与逝去的新和进行心灵的对话,我们的视野可以融合。

新和是我国科学哲学委员会的理事长,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哲学教授。五天前我们曾经在博士生的学位答辩会上一起讨论哲学,现在,我想再一次和新和一起讨论哲学。中央电视台有个“心连心”节目。现在,我想在这个特殊的场合,以特殊的方式和新和进行“心连心”的哲学讨论,我想新和的在天之灵一定会高兴的。

去年,我和新和一起去希腊参加学术会议。希腊是哲学的圣地,作为哲学人,我们是抱着朝圣的心情去希腊的。我们特意凭吊了传说中的苏格拉底的囚室、柏拉图学园,还有正在发掘中的亚里士多德吕克昂学园,还去了德尔菲神庙。我和新和的视野前移两千多年,和古希腊的哲人进行了历史的对话。苏格拉底把希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但他又说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在古代中国,比苏格拉底年代稍早的孔老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西方哲学家认为,未知死,焉知生。实际上,无论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人类来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最大的大事。生死问题不是抽象的哲学问题,它是每个人都躲避不开的最具有哲理性的最大的大事。

新和有两个重要身份,他一是学者,特别研究物理学哲学、认知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学者,他二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教师。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对于生死和梦觉问题有许多深刻和精妙绝伦的哲学思考。人生有死,人生有梦,人生走向死亡,梦醒而有觉悟。庄子在《养生主》中说,薪尽火传。新和走了,他的生命之火放出了最后的火和光。可是,学术之薪火和育人之薪火却传了下去,继续发热,发光。

新和,薪尽火传,你可以放心地駕鹤西行了。

新和,安息吧!

新和千古!

 

责任编辑:李伯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