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满枝,金风送爽,10月15号,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上做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该报告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为主题,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同时又极大地推进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新思想、新举措。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认真的研读和学习了主席的报告,在研读过程中我将自己的经历和十七大报告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十七大报告的精神深有体会。而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们科学院很多同学多是来自农村,大家对自己的家乡都很有感情,同时也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但在以前我们经常会为农村的发展感到困惑和苦恼:为什么十几年过去了,国家经济水平上升了,而家乡的变化却这么小?为什么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就这么难呢?同时我们更多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去外地城市打工,让农村的发展更加举步为艰,而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中国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前途问题。因此解决农民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贫富不均、缩小城乡差别、改革农村体制的关键所在,也是小康社会能否建成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乡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这不仅会影响党的信仰和执政基础,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建设,使农民真正富起来,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安定团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对农村的发展和如何提高农民收入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断深化和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对农村医疗体系进行改革等等。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的经济和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我的家乡来说,在这几年的改革探索中,乡政府积极引进外资,在我们村建立了全国第二大水泥厂:海螺水泥厂,为政府创造了很大的税收收入,同时将我们整个村的居民迁到了镇上,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在人口转移的过程中还积极安排村里的劳动力到水泥厂就业,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大家手里的钱多了,生活也更加宽裕了。同时村里还积极响应党的政策,对村干部实行真正的民主选举,大家能够选出自己满意的干部,而村干部在工作上也非常敬业,处处为村民着想,比如村政务公开化,积极落实国家的取消农业税,为村民办理农村医疗保险的政策,同时还为60岁以上的村民建立了养老保险基金。因此短短几年村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村里正在搞家家通自来水工程,大家都积极配合参加,出钱出力,而这背后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满怀信心。
 
我坚信农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在这次报告中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足见党在建设好新农村,实现农民生活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十七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提出来的一系列具体的举措和改革保障了新农村建设能够顺利的实现,虽然新农村建设改革和前进的步伐还很艰难,但我相信在以胡锦涛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11月16日晚,地球科学学院603党支部在教学楼607教室召开了“学习十七大精神”的讨论会。本次会议一改往日仅仅支部内部讨论的模式,而是采取了按不同内容分组并且各组派代表上台做报告的形式。
 
我们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在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会议上的会议精神,并接合自身实际情况,将讨论分成了五个部分:1、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做创新人才。2、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3、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5、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将班内所有党员同志分成了五组,每组一个主题,由每个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先进行学习讨论并制幻灯片以做报告。
   
会议一开始,第一组赵俊兴同学就给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报告。该组题目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做创新型人才》的报告从十七大会议精神入手,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创新及其标准,并联系我们实际情况,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普林斯顿大学就培养人才方面做了比较,并说明作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当然,后面几组也不失弱,第二组宋洋同学做的《科学发展观之生态观》的报告由十七大会议内容讲起,着重向我们讲解了可持续发展和当今污染及治理问题。第三组苏菲同学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主义》的报告也很精彩,并最后将本组报告总结为:爱国之情藏在心,厚积薄发总不息。开拓创新求进取,明朝必教世界惊!博得了全体同学的掌声。每个报告后大家都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尤其是跟我们相关的创新如何有效实施、发展与环保如何平衡、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等问题,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稍做休息后,第四组刘晶《关注民生》的报告就我们现在教育问题做了精彩讲解,好多党员同志谈了自己的亲身体会,大家就各地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和学费问题做了讨论,并将会议气氛推向了高潮。最后一组,安晓虹同学的《学习十七大,建设新农村,我们做什么》报告中,接合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会议精神,就农村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的改善向我们描述了新农村建设的进步。并说明作为学生的我们,支教、三下乡等社会实践都是有效的我们大学生建设农村的好方法。随着她的报告结束,大家就各地农村问题进行了交流。
 
讨论过后,同学们普遍反映这样的形式很好,我们从中很好的学习了十七大会议精神,收获很大。我们支部书记张喜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大会开的很成功,相信通过这次讨论会的召开,我们对十七大会有更深的认识。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当代研究生的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出发,从实际行动来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
 

十月的一个周末,我去了北京西郊的香山。满山的叶子正积攒着劲头儿,向人们展示着旺盛的火热的生命。在这充满希望和丰收气息的日子里,也正是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时候。

十七大报告让国人耳目一新,亮点集中体现在理论新、主题新、目标新、要求新和蓝图新。报告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既坚持了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而我认为,十七大最重要的是表明了党代会融入民生的政治希冀,让民众感受到了政治的贴近感和亲切感,真正的将关系民生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来。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感动。不为别的,就为那一段娓娓道来的对民生的关注和细致入微的关照。

民生,尤其具体;民生,非常细微。一枝一叶,它的萌生和飘落,都会让人感受到社会上的春秋冷暖。普通人家的温饱、大学食堂的饭菜、农民看病的花销、搬迁户的苦衷、贫困学生的课本、蔬菜价格的涨跌、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井下矿工的安全、低保老人的取暖、下岗职工的公交卡、方便面的价格、大城市的交通阻塞、风景区门票的收费......林林总总,一桩桩、一件件、一班班地安排妥帖了,方才是真正地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在了实处。
  
民生,是全局的,和谐中国的构建,有赖于此;民生,是宏观的,修齐治平的理念,系于一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民生建设目标,宣示着执政党的社会发展目标。
  
民生,是沉甸甸的,它常常显得非常尖锐。社会的急遽转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办好民生,解决突出的民生诉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成为执政党和政府肩上一份沉甸甸的、须臾不敢稍有疏忽的责任和重担。
  
记得温家宝总理一次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曾经比喻说:“作为中国的总理,我感觉担子很重,工作难度很大,工作也做不完。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如果你用除法的话,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的数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客观、冷静地谈到了城乡和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一系列的民生问题。社会主义的宗旨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的需求。我们不掩饰,现实的情况,离我们的理想和我们努力去的追求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是理智的态度。
  
民生,还是人权和人道的。着力解决民生诉求,见证着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的价值的维护、尊重和肯定。全国总量达7亿4千多万的劳动力的布局、流动;四亿六千五百多万青少年的成长教育、身心健康;每年新增加的1000万劳动力的出路;1400万下岗和失业人员生活的着落。还有1亿2千多万进城的农民工,他们的收入怎样;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医疗、教育、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他们的社会地位、公民权利,何以保障。以及广大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们,怎么安排料理。其发生时间之集中、人口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只有在中国。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乎大局。把握民生脉动,关注民生诉求、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见证、检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和执政能力,见证、检验着中国各级政府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能力。

十七大报告,有人看到了辉煌,有人体验了阳光,有人解读了明天,有人收割了希望,有人感悟了正气,有人刷新了思想,有人装填了奋进,有人获取了力量。这篇磅礴大气的报告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奏响的一曲辉煌乐章。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通过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和讨论,我深切感受到,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联系实际。做到以下几点:

1、在思想上认真学习党章及十七大精神等重要思想,认清形势,看清目标,高举党旗,跟党走,通过各种学习和活动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用知识武装头脑,学好为国贡献、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

3、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之中,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各类活动锻炼自己。多参加社会实践,重视创新实践,把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自身全面成材。

4、重视自身基础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提高。开发思维,启迪智慧,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创新精神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精髓。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潜能。

5、 学会求知、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为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过去与未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

我党举世瞩目的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胜利闭幕,而我心中的热潮依然汹涌,我们党又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复兴的的征程上开始一段新的腾飞。改革开放的方针不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
 
全国人民正全心全力投入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中,我们作为中国年轻的一代,作为世纪伟业的接班人,作为正在努力学习顶尖科学知识,即将为我国的知识创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的研究生,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一定也必须为祖国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想,概括的说,要承担和履行好这样的使命,必须从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做好准备。
 
在思想上,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这一观念融入到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这是党员首要的也是最本质的要求。要时刻铭记是伟大的祖国和人民养育了我们,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我们的党正是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才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才有勃勃的生命力。只有牢牢地把握这一宗旨,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的才智,才能让我们的才智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在专业技能上,我们作为中国顶尖研究机构的学子,一定要勤奋学习;善于创新;勇于挑战;夯实基础;深入钻研;把握前沿。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技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使命。
 
总之,我们要牢记党的伟大宗旨,全面实践“格物明德,博学笃志”的校训,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方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负珍贵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