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工程】“三极”科学家为青少年讲探险

  • 文/黄奔 图/刘霞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8-03-27
  • 1250

  3月25号晚上7点,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充满了科学与青春的气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参加第38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又生动幽默的科普报告。报告题为《知天知己 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主讲人是一位经历和职务都很酷的科学家:担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中国科学探险》杂志社社长、主编,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的高登义教授。

  高登义与青少年们面对面,讲述了他在南极、北极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所见所闻,奇妙的经历、奇异的景色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作为“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活动”的科普报告,这场讲座让青少年的科学梦想的种子,在科学光芒的照耀和引领下,迸发出希望、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高登义在科普讲座现场

  高登义的报告围绕“中国梦”“知天知己”阐述了在追源客观世界自然面目过程中,力争适应于天、求得共同发展的过程;以及“知天知己”助力中国梦实现的意义。除此之外,高登义还向同学们介绍了量子力学中不确定性原理和气候预报中的不确定性,他借引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话“在不确定性中确定地生活”告诉大家应在生活中保持积极的态度。高登义向大家展示了北极熊捕食的生活场景,并提到在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下,北极熊已经学活了节约,学会了吃草,学会了保持情绪稳定。一阵阵的笑声背后也引发了同学们的对环境问题的深深思考。他还和大家分享了他和其他科学家在推动“地球第三极”这一观念走向世界的艰难过程,论证雅鲁藏布江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时与外国科学家的斗智斗勇,以及建立北极黄河站的那段难忘且意义非凡的故事。

  高登义用他的“探险经历”,向大家证明了历经艰苦岁月后的人生价值以及因为“热爱”而迸发出的无尽动力。冰川、洋流、日出、极光、企鹅……神奇的知识穿插在美丽浪漫的事物之间,高登义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源于极地冰原上的视觉与知识交织的欢宴。

同学们在讲座中认真听讲

  1991年7月28日,高登义到达北极斯瓦巴德岛,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完成三极(南极、北极和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的人。他多次赴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并开创了“山地环境气象学”研究领域;同时他也担任了《中国科学探险》杂志社社长、主编,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他热心科普,现任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在全国各地的初高中举办了多场科普讲座,为青少年们带去了一场场极地风光与科学思考的梦幻之旅;同时他也还在科学网上有自己的博客,不断将考察探险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和遇到的惊奇故事与大家分享。

高登义教授在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报告结束,来自北京第二中学的张彦军说,他最佩服的是高教授在倡导以国家名义建立北极黄河站时展露出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刘滢兮是个热爱物理、怀有科学梦想的女生,她已经提前学习了大学的物理知识,高教授的报告带给她的最大震撼是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在艰苦条件下对科研的不懈追求。她认为:信仰会给人力量,做科研就是需要这股精气神。她说自己痴迷于物理定律中蕴含的魅力和物理公式本身的简洁之美,她还表达出对国科大物理学院的向往,并表示自己将冲刺为这份梦想而努力。

高登义教授、国科大副校长杨国强教授与获奖同学合影留念

  高登义对科普有独到的认识。他认为科普的意义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是要教授同学们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做人的准则,这些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责任编辑: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