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吴一戎院士:电子学的前世今生

  • 文/柳超 图/崔梦洁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4-11-28
  • 3779
向吴院士赠送康乃馨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学生提问

11月27日晚七点,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国科大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在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上,为同学们作“电子学的历史与发展”为题的讲座。国科大副校长王颖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在我校玉泉路校区礼堂举行,同时在雁栖湖校区教1-114教室直播。讲座当天正值感恩节,同学们以一束红色康乃馨表达了对吴院士和王校长的诚挚感谢,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吴一戎以“电子学(Electronics)是什么”开场,用简单而典型的事实向同学们阐述了电子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子学的发源。他以电子学的历史、发展、定义和内涵以及结语为提纲,以不同时期电子学的重大突破为线索,简练而系统地向同学们介绍了电子学的“前世今生”。他以时间为轴,从公元前六、七世纪的静磁现象,到十八世纪末的库伦定律,再到十九世纪伏打电池、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等等一系列重要电磁现象的发现,以及二十世纪初马可尼对无线电波的应用,清晰而生动的为同学们展示了电子学从无到有、漫长的孕育历程,让同学们对其的产生有了基本认识。

吴一戎展示了电子学的主要应用。无线传媒、雷达监测、电子计算机为主,辅以多种重要电子元件的发明,让同学们看到了电子学在社会上绽放出了越来越多的光彩。其中,热电子真空二极管、真空三极管使电子学在无线传媒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中共抗战时期,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雷达以及早期的电子计算机更是在战争中展现了其无与伦比的魅力。到了二十世纪中后期,集成电路的发明和发展为社会创造了难以想象的价值和财富。

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电子学的魅力和巨大作用之后,吴一戎简要而深刻地介绍了电子学的定义和内涵,说明电子学是以应用为主要目的、涉及内容广泛、并以电子学材料和器件、电子学系统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和技术。同时,他希望我国的科研人才能够在该学科方向有更多的自我发明和创造。

吴一戎以诺伊斯、摩尔、肖克利等伟大科学家的事例,启发同学们对科学家及其科研成果的思考,并以幽默的表达——电台发烧友、“大叛逃”喜剧等,调动现场气氛。同学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下受益良多,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他的感谢。

在结束语部分,吴一戎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型应用材料,并再次提醒同学们:“电子学是一门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科学和技术,强调的是应用。电子学不是以探索未知物理现象为其目的。”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提问。吴一戎耐心、详细地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

 

主讲人简介:

吴一戎,1963年生于北京,1981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者,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及大型遥感地面处理系统的设计和研制工作。在高分辨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及运动补偿技术,SAR信号处理算法研究,遥感卫星地面处理与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处理算法等方面,系统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承担的项目规模大,技术复杂,影响深远,推动了该领域的长远发展。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国家和科学院重大奖项。

 

延伸阅读:

“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首批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同时欢迎研究生和教职工参加,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主办。

该课程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计算机六个专业,邀请相关科学领域的院士等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讲述科学故事、介绍相关学科方向的科学前沿进展,让学生在本科第一学年了解不同学科的科研方向和主要进展,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为他们最终选择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提供更丰富的判断依据。

责任编辑:赵硕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