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二104教室传来阵阵掌声。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科技哲学研究所、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田松教授,为国科大的学子们带来“长寿的科学迷思——从端粒、端粒酶到TA65的科技产业污染链”的精彩讲座。
田松
“没想到田老师和我爸爸竟然是校友”,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崔同学惊喜地说:“因为我是学微生物的,看到标题里有‘端粒’、‘端粒酶’这些词就特别感兴趣,很早就到教室等候讲座的开始。”
讲座中,田松从被誉为“生命时钟”的端粒讲起,端粒及端粒酶学说吸引了企业家的目光。在其资助下,科学家们从黄芪中提取出了一种被认为可以增强端粒酶活性的分子,即TA-65,并在2007年以营养补充剂的身份进入市场。
然而,这种进入产业化进程的科学技术很快就产生了大量的负面效应。“科技产业链的运行必然会触动工厂生态学第一原理,满足科技产品污废周期律,科技产业污废链也就由此形成了。”
最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2018年作出裁决,认定TA65产品所宣称的“长寿”功能是虚假、毫无根据的。企业家的“长寿”美梦由此告吹。
田松认为,在工业社会中,我们似乎“不管什么都要依靠科学”,从顺风耳——电话,到千里眼——电视直播,人们甚至开始借科学技术之力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但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自然形态,衰老原本是正常的生命过程,那么‘抗衰老’根本上是与自然过程相对抗。”
同学们积极与田松交流
崔同学表示,“我觉得教授的想法很超前,但很有道理。现在的我们都太‘术业有专攻’了,在自己的领域里埋头苦干,没能抬头看看其他人的思想。借田教授的讲座开拓一下思维,从宏观的角度理解科学,把眼界放得更宽也是很好的。”
“虽然我不完全支持田教授的想法,但我觉得他的想法至少是自洽的,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思路。”来自信工所的陈同学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
【明德讲堂】创办于2012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研究生人文素养而设置的系列讲座,包括思想、社会、历史、文艺和人生五大系列,每学年举办100场。讲座邀请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做主讲人,从各个侧面透视思想世界、社会万象和冷暖人生,致力于国科大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