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马志明院士在玉泉路校区礼堂带来主题为“数学与我们密切相关”的讲座。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大一新生军训后第一次科学前沿名家系列讲座,大家热情不减,依然早早来到礼堂。19:01,在热烈的掌声中,马志明院士走上讲台。
马志明院士一语惊人地指出,数理化天地生,将数学与其他学科放在同一地位是对数学的最大误读。他认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工具、思想、观点与方法,对其他各学科有着重要影响。以数学对物理的影响为例,他细致讲解了小波分析的发展历史、麦克斯韦方程的向量写法导致电磁波的发现、电磁信号的处理与传播促成电磁波的广泛应用等等知识。从非欧几何到引力场,从希尔伯特空间到量子力学,从纤维丛到规范理论,身为数学家的马志明院士,谈起物理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同学们开始感受到数学非同一般的影响力。接下来,马志明院士从“用Google搜索‘中国科学院大学’仅需0.20s即可获得11,300,000条信息,而最靠前的信息也是我们最关心的”这一同学们“日用而不知”的事例入手,引出了众多网页的排序问题。他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数学在网页重要性排序中发挥的作用。他提到,最早人们是从“图论”的角度来进行排序的,现在通用的是用马尔可夫链来刻画上网行为。PPT展示的案例中,用同学们近期线性代数课上学到的矩阵来表述这一实际问题。同学们再一次体会到数学与我们密切的关系。此外,马志明院士又为大家简要阐明了某些广告性网页出现在搜索结果之首的真实原因,向大家分析了Page Rank的不足。
马致远院士形容自己以上的介绍只是“蜻蜓点水”,他说:“数学无处不有,绝不止多媒体这一个方面”,于是他讲起了数学与经济金融的关系,介绍了不少算法。其中,可用于阐明婚姻稳定的Gale-Sharpley算法引起了在场同学的兴趣。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就这一算法的理解与应用同马志明院士展开饶有趣味的讨论。
尽管对数学与物理、多媒体与经济金融的关系的解说占据了讲座的绝大部分,马志明院士还坚持要谈谈数学与生物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回忆自己科研之路时,马志明院士特别强调“什么才是有价值的科研”。他再三叮嘱道,“当然你们也可能为了生存去数文章篇数,去关注SCI一区二区,去关心H影响因子有多高。希望你们不要忘记,科研的成果、价值在对社会、对人类知识宝库真正有多少贡献。你们一定要记在心里”。他把“真正”两字咬得很重,很重。
讲座结束后,笔者浏览QQ群,见有同学分析道:与前两次讲座不同,这一次不是以人生经历为脉络,而是纯粹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更有同学感慨道,这是“一次心目中的讲座”。
主讲人介绍:
马志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籍贯山西,出生于四川成都,1978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获博士学位。在概率论与随机分析领域有重要贡献。近年来关注概率论与生命、信息等其他领域的交叉。曾在199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邀请报告。曾获包括Max-Plank研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省身数学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在内的若干奖项。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数理统计学会(IMS)Fellow。曾担任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曾任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委员(2003-2006)、副主席(2007-2010)。曾任中国数学会第八届理事长(2000-2003),第十届理事长(2008-2011),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2011-2014),现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
延伸阅读:
“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首批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同时欢迎研究生和教职工参加,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主办,讲座召集人为高鸿钧院士(hjgao@ucas.ac.cn)。该课程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计算机六个专业,邀请相关科学领域的院士等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讲述科学故事、介绍相关学科方向的科学前沿进展,让学生在本科第一学年了解不同学科的科研方向和主要进展,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为他们最终选择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提供更丰富的判断依据。
开场前与后辈亲切交谈
现场提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