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心目中的“一流大学” ——丁仲礼盘点国科大的2016

  • 刘孜铭 关希源 王温博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7-01-14
  • 551

 

编者按 何谓一流大学?在丁仲礼心目中,所谓的“一流大学”从来没有固定的标准。他认为:“一流的大学条件就是一条,那就是学生都想来!”“办大学需要历史传承下来的底蕴、开放的社会文化、强有力的社会支撑以及学生的理想与信念。这些都是一所学校成为顶尖大学的条件。”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成绩斐然,围绕“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走近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院士,听听他对这一年国科大发展的盘点,以及在中国进人崭新的发展阶段之时,汇聚全国最优质科教资源的国科大,将在中国科教发展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科教融合”是国科大不变的话题

说到即将过去的2016年,丁仲礼最先提及的就是“科教融合”。这在中科院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今年却呈现出新的特点:“我们今年在学科布局上,借助‘科教融合’的平台,在全国各地,通过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筹办了一批学院。一方面扩展了国科大的办学空间,另一方面也帮助研究所实现‘产学研结合’,更好地为支撑国家发展创造条件。”

2016年,国科大新成立许多科教融合学院,如中科院信息工程所牵头承办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科学院10多个涉海研究所合办的青岛海洋学院、中科院微电子所承办的厦门微电子工程学院等,就是落实“科教融合”新特点的重要举措。

而扶持这些学院成长发展的,除了研究所,还有地方政府和一些高新技术企业。

即将坐落于青岛的国科大海洋学院在青岛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已于今年9月奠基。这个以海洋为主题的科教融合学院,将会建成一个占地1800亩,涵盖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装备、海洋经济等多方面的大科学园区。

“海洋大有可为,比如智慧海洋、海洋探测、深海深潜等。以前国家在海洋方面的投入比较少,这是未来要大力发展的一个行业。现在青岛市委、市政府也很重视,就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牵头,联合中科院的10余所涉海研究所,积极承办起这所海洋学院,致力于海洋资源的探索、开发以及海洋环境的保护。”丁仲礼指出这一“大手笔”背后的重要意义。

而在以微电子为支柱产业的厦门市,将要成立的“微电子工程学院”,则是一所由市政府提供土地和资金,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和国科大承办,专门培养“面向企业”的工程硕士的“产业研究院”。

“所谓的‘面向企业’,就是釆取由企业出一名导师、我们研究所出一名导师的‘双导师制’,为企业定制化培养人才。”丁仲礼解释道。此后将要在宁波成立的“材料工程学院”也将在主体上釆取“双导师制”的培养思路。

科技是国家发展的核心。丁仲礼点明这些举措背后蕴含的简洁而深刻的“国科大之问”:“通过这些对外合作,国科大要解决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下,我们要拿出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支撑这一大战略的实施?”

“我们国科大和中科院也需要转型升级,在人才培养上增强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不能光培养象牙塔式的人才,毕竟社会需要的,是微电子、集成电路、网络空间安全、材料、新药研制、环境、海洋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人才。在国家有人才需求的这些领域,我们要调整学科布局、增加研究生名额、加大投入。这也是我们国科大和中科院在发展战略上的一个调整。”

以“未来”为名,为国家科技发展布局

关注国科大新闻的人会记得,今年国科大还成立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学院——未来技术学院。

“办未来技术学院,是由目前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阶段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几年,我们中国科技界整体上跟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基本上还处在跟踪模仿阶段。”丁仲礼说,“因此就要提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想人所未想、成人所未成,作出让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潮头的科技创举?这就牵涉到要面向未来培养人才。”

 

从2015年12月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索卫星“悟空”,到今年8月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这些由中科院主导的重大科学探索行动,正如《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所言,悄然将中国推进到“科学界最具挑战领域的最前沿”。

“比如说,量子通讯。”丁仲礼在谈到这个令人心跳加速的名词时明显放慢了语速,“这一领域著名的潘建伟院士,我们科学院给予他的研究支持力度很大,为的就是要做一件别人从没做过的事!”

这样的勇于挑战并不是为了虚名:“未来我们还将面临很多类似的研究,比如量子计算机。如果新的量子计算机被研制出来,很可能带来通讯、密码、分子设计、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巨大飞跃,对整个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谁先做出来,谁就将走在世界的前面。”

“此外,还有基因治疗、基因编辑、精准医疗、新型材料等‘未来技术’,它们的探索之途充满未知,每个人都可能提出不同的技术路线,这些技术可能未来10年、15年都不一定能发明出来,很可能需要很多代人的积淀,最后才能实现。但是必须先有人去做。这就需要将这项事业作为国家意志进行长期持续的投入,而不能靠市场调控。既然是国家意志要做这项事业,那么国家就要稳定地支持一帮特别有志气、特别聪明的年轻人去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因此就需要面向未来培养人才。我们就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丁仲礼对这个学院的定位明确,并满怀期待。

“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大学以育才为天职,对一个学校而言,教育教学是永恒不变的工作核心。

2016年,国科大在研究生、本科生教学上的投入继续増加。今年夏季学期,国科大开设了主要面对研究生的100多个夏季学期课程,基本上都是请国外最优秀的教授来讲课。“我们希望以后夏季学期都是英文授课,请更多的、科学院之外的优秀教师来给国科大的学生授课。”

本科生今年的课程也丰富起来了。以大三生物系为例,就有80余门研究生课程向本科生开放。“这也是为什么将大三学生安排在怀柔校区的原因,研究生同本科生高年级的课程打通是各髙校的普遍倣法。比如说物理专业,我们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可能需要很多数学、物理方面的能力,那么对于一个本科是地质专业的研究生而言,他就需要补这些数学、物理的课程。而对于一些优秀的髙年级本科生,比如说生物系的学生,就可以直接去听最高级的生物课程。”

这也解释了今年国科大本科小规模扩招的原因:“大多数的学院都有本科生的需求。”今年国科大进行首次扩招,一届本科生招收名额从330名左右增加到将近400名,増设3个新专业,并首次在福建省开展本科招生工作。

但丁仲礼表示,国科大的本科教育仍会保持“小规模、精英化”的特色,在“十三五”期间本科生每届的招生规模不超过500人。

此外,上课的院士也在继续增加。继春季学期由4位院士、1位“千人”联袂打造的“发现宇宙”课程之后,秋季学期又开设了由3位院士、3位“百人”、1位“杰青"主讲的“化学与社会”课程。

更多科研一线的优秀科学家乐于投身教学,对于国科大的教学建设不失为一个大好消息:“总的来说,中科院是做研究的单位,但是喜欢参与教学的著名科学家还是在增加。这对于我们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国际交流方面,今年国科大的大三学生中已有40名左右通过合作院校的遴选,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春季学期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进行为期半年的出国访学。

培养本科生是一所大学最基本的需要。“可以说本科教育是投入最大的一块。学业导师、暑期实习、出国交流,等等,国科大给了本科生最好的资源。”丁仲礼首次透露,在国科大的“十三五”规划中,会邀请一批国际一流高校的校长对国科大的办学体系迸行评估。“国科大与其他大学不同,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杰出的科学家,因此在大一、大二安排了较多的数理基础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在中国髙校中还没有出现过。学生们总说累,实验课也很多,挤掉了很多做其他事的时间。是挤得多了还是恰到好处?在评估之后,我们也会考虑调整。”

全面的知识结构与个性

关于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丁仲礼说:“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国科大的‘十三五发展规划’,那就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线的工作安排’。因为国科大毕竟是全国研究生培养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可能也是全世界研究生培养规模最大的大学。

虽然依靠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在社会评估排名中长年高居榜首,但丁仲礼仍认为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还有可以提高的方面:“我们还是应该把人才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完全是完成科研的任务。我希望,我们的研究生能拿出一部分做科研的时间,来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如艺术、体育、人际交往、社会服务,等等。我们的不少同学在中学以及本科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包括心理和情感方面,还是应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丁仲礼认为,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一步要把好学生招进来,第二步要建立起更完善的培养体系。

研究生的首要任务是做科研,那么,如何把那些有潜力、有兴趣做研究的学生招进学校呢?丁仲礼介绍道,一方面,国科大会和其他大学合办更多的“菁英班”。另一方面,会争取提高研究生的待遇,如提高研究生的助学金、奖学金等。“尤其是最近国家关于科研经费的分配方面,有提高研究生劳务费比重的政策。”

关于培养体系的完善,丁仲礼表示:“不能大而化之地做人才培养,一定要个性化地来培养研究生,建立起更完善、更精细的培养体系。”

目前关于研究生培养的“个性化”,能做到研究生在各自导师手下得到个性化的指导,而很难做到的部分主要在集中教学阶段。丁仲礼说:“所谓更精细的培养体系,举例来说,一名硕博连读生将在科学院学习5到6年,应该怎么分配时间?应该修炼到什么样的程度?往往不同的专业间会有差异。比如说,生物与数学的研究生相比肯定会有不同。关于教学设计,既不能一刀切,也要有一定的标准。这可能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慢慢完善,不断去芜存菁。”

在研究生教育机制的改革上,国科大将更多地探索硕博连读的模式。一方面是面对中科院体系外的生源,通过研二时进行转博资格考试实现硕博连读;另一方面是在中科院体系内部,针对自己培养的本科生探索新的硕博连读模式。

同时与“科教融合”方面的战略调整相对应,国科大的人才培养也将更多地面向国民经济,面向高新企业,这也为研究生的毕业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出路。

丁仲礼表示:“在这方面,我们会深入探索,重新定位‘毕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将交给各学院来制定。学校要更多地把管理权限下放给学院,但同时也要有纠错机制。因为,无论是学院、专业领域,甚至整个学校,都有可能会犯错误。如何快速发现和纠正错误,才是重要之处。”

打造一所学生都想来的大学

在丁仲礼的心目中,所谓的“一流大学”从来没有固定的标准。他也曾半开玩笑地说:“一流的大学条件就是一条,那就是学生都想来!”对于社会上所谓的大学排名,他也并不认同:“如果讲指标的话,国科大的师资力量、科研成果、院士人数是没有一所普通大学可以比肩的,但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丁仲礼认为,“办大学需要历史传承下来的底蕴、开放的社会文化、强有力的社会支撑以及学生的理想与信念。这些都是一所学校成为顶尖大学的条件。这些因素的形成过程,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一所大学自身能够完全决定的,也不能急于求成。”所以,一所好的大学,必须有好的办学理念,营造出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出好的教育文化,让学校有“厚德”——“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让师生有“君德”——“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当一名学生来到这里,在好的学风熏陶下,在同学之间彼此督促进步的影响下,就会很自觉地去思考、学习,不需要老师的督促。这种良好的治学氛围,要靠国科大的学子们与老师们共同创造。”

作为一名科教工作者,丁仲礼对于“一流大学”的理解浸润着先贤“有教无类”的人文关怀。他认为任何一所大学都应努力形成特色,追求一流。

他强调,我们不能只喜欢好学生,差的学生也不能放弃,要帮助他们寻找未来的出路。

新年来临之际,丁仲礼寄语国科大学子:“生活永远是美好的,相信同学们在国科大的生活过程中,对这句话有深切的体会。”

记者手记  厚积薄发,贞固干事

2016年即将过去,年终岁尾,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丁仲礼校长简洁明了地阐释了国科大一年来的成长姿态,清晰概要地描绘了国科大的美好未来。“科教融合”将实现“国科大与其他大学不一样的培养优秀科学家”的目标;“国际合作”才能使“未来学院”真正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才能实现“中国能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事情”;“特色学院”让科教融合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让国科大的教学兼容并包,让国科大的文化兼收并蓄,营造出千年学府的经典氛围。

采访这天,恰逢得到国科大怀柔校区增加1200亩建设用地的批复喜讯,早已酝酿在校长心中的附属学校、人才公寓房的建设计划终于有了得以实施的空间。

走出校长办公室,隐隐地感觉到一座世界顶尖大学的雏形正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她厚积勃发,贞固干事,人才荟萃,硕果累累,一如这冬日暖阳和着拂面微风,一扫灰霾。国科大的未来也正如眼前铺展开的这片蔚蓝的天空,充满无限希望。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摄影 杨天鹏 刘孜铭)

责任编辑:刘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