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老师请接招——记院士讲座和学生提问

  • 王珏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创建于 2016-07-21
  • 14218

7月21日,结束了两天的参观活动后,科学夏令营的UCASer们得一次到了他们高中生涯中无比珍贵的机会——听院士授课。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会议中心的礼堂里坐无虚席。习惯了听高中老师在课堂上重复知识点的同学们,虽然第一次接触院士老师拥有“海量”信息的课堂和诸多陌生的专业知识,但同学们也不示弱,不仅认真听讲,还不时上网了解自己没听懂的内容。除了院士向同学们讲述科学前沿的知识,同学们还结合了自己的思考,向院士老师发问。

讲座会场座无虚席讲座会场座无虚席

上午为同学们讲课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太阳物理学权威专家,汪景琇院士。汪院士的报告围绕太阳概述、太阳和我们的家园和太阳活动等方面展开,详细地为同学们讲述了太阳内部构造、物理参数、太阳风暴等天体物理学内容。认真聆听的同学们认真聆听的同学们

  提问环节一道,同学们争相举起了手。

“交叉学科的学习对成为科学家有什么意义?”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太阳磁场为何在分布得如此混乱?”

“宇宙从何而来?”

“能不能通过一个新的物理体系,解释所有现象?”

几位幸运的同学得到了和院士“过招”的机会。院士耐心回答问题汪院士耐心回答问题

汪院士逐个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针对开放性强的问题,汪院士表示,学科交叉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做科学研究需要综合思维。他所研究的太阳物理学是天体物理学的分支,而人们对天体物理的研究最早就是和哲学和数学紧密结合的。从上世纪开始,物理学界就已经开始着手建立一套统一的理论来解释我们的世界。但近些年来,宏观和微观领域不停有的新发现,现有的理论需要被重新检验,所以统一理论的设想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中继续完善。

营员踊跃提问营员踊跃提问积极提问的同学们积极提问的同学们

下午来为同学们讲课的科学家,是信息与信号处理方面的专家,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吴一戎院士。吴院士以手机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电子科学。吴院士用生动的例子(肖克利实验室的发展、微电子行业的成就)结合科学理论向同学们讲述了电子科学的发展历史。吴院士作报告吴院士作报告学生提问学生提问

夏令营的同学中不乏电子或信息科学的爱好者,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向吴院士提问。

“光电效应的时间该怎么测得?”

“可以介绍一下我国超算芯片的进展么?”

“我想今后学习微电子专业,想请您给一些建议?”

“信息有质量么?”会后吴院士细心解答同学疑问会后吴院士细心解答同学疑问

吴院士针对概念性的问题表示,信息目前认为是没有质量的,因为目前并不能测得;光电效应的时间极短,目前还没有有效手段能准确分辨出这一时间大小。另外,吴院士从微电子技术,应用,及材料等多角度介绍了微电子方向的发展状况,随后鼓励有志同学趁年轻奋发向上,争取早日为电子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院士讲座是大多数UCASer们第一次与大科学家接触。除了院士传授的知识,UCASer们更要传承这些优秀科学家对待科研及人生的态度,正如我们的校训所言——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文:王珏

图:杨青山 赵宇

 

责任编辑:白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