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北京6月2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婧) 6月27日上午,一对跨国新人——来自丹麦的学生卡士恩和中国学生徐艳华,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礼堂收到了丹麦驻华使馆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吴岳良院士等中丹双方众多嘉宾的祝福。这一场面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首届中丹硕士双学位授予仪式。当天,共有来自中丹两国的66名学生获得中丹两国硕士学位,卡士恩和徐艳华是其中的一员。得益于中丹两国政府的合作,两位原本相距数千公里之遥的年轻人,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的项目获得了独特的教育体验,更意外地收获了自己的人生伴侣。
如同这对跨国新人的结合一样,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是中丹两国政府合作与交流的产物。2008年10月22日,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时任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在人民大会堂见证了共建中丹科教中心合作备忘录的签署。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丹麦科学创新高教部(原丹麦科技创新部)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南丹麦大学、奥尔堡大学、洛斯基勒大学、丹麦技术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和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等丹麦八所高校,共同发起创建了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简称中丹科教中心)。为实现中丹科教中心的教育功能,经中国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大学于2013年6月正式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丹学院,中丹两国合作,探索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
根据双方协议,丹麦工业基金会捐赠1.096亿人民币,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建设一座约1万平方米的中丹科教中心大楼。中丹科教中心是丹麦目前在海外投资建设的唯一科教机构,可满足科研、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的多功能需求。大楼可容纳来自中丹及其他国家的100名科研人员和300余名研究生。同时,它还将为350余家在华丹麦企业提供相应培训和服务。2014年4月26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出席了中丹科教中心奠基典礼。
自2012年中丹项目开始招生以来,共招收研究生473人,包括硕士生383人(中方253人,丹方130人),博士生90人(中方44人,丹方46人)。中丹项目实行中丹双导师制、双学位制,中丹学院的毕业生将获得国科大和丹麦合作大学的双学位。
2012年招收的第一届中丹项目90名硕士毕业生(中方55人,丹方35名)中,已有49名中方学生获得丹方大学硕士学位,38名通过中方硕士论文答辩,即将获得中方硕士学位;已有17位丹方硕士生获得中方和丹方硕士学位,另有3人已经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即将获得中丹双方学位。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丹双方选择各自优势学科开展科教合作,共同探索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自2012年起,中丹学院已在水与环境、可再生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五个领域先期开展硕士、博士招生和培养。中丹项目以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为基础,中丹学生同班上课的国际化课堂,两国教师采用全英语授课,采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倡导跨学科思维,鼓励创新意识,博采中丹科教优势资源,并为中方学生提供前往丹麦学习的机会,旨在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
据悉,国科大中丹学院首届毕业生受到了国内外用人单位广泛关注,截至目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已经毕业55位中方学生中,26名中方学生选择到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国国家科学中心等)攻读博士学位(占55位中方学生的47%),其中16名学生选择在中科院读博。21名中方学生选择到知名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如阿里巴巴、中国人寿、首钢、中国青年报社等(占获得学位的55位同学的38%)。而20位丹方毕业学生中,有3名申请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他学生选择就业,工作单位既有丹麦国家税务部门、丹麦大学、医院等政府和事业单位工作,也有的到知名跨国企业或机构工作,比如德勒会计师事务所、哥本哈根皮草、GIZ德国国际合作机构、Axlab国际采购、Desmi水泵等。
据了解,中丹项目是国内唯一采用“1对8”双向交流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国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陈盈晖在国科大中丹学院学位授予仪式上说,中丹学院在很短的时间内构建了高效的管理组织体系,融合创新了人才培养方式,组建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了优秀的国际化高端人才,走出了一条中外合作创新之路。
阅读原文: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5-06/27/content_11467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