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路在何方?

  • 创建于 2006-11-04
  • 1420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20年来占世界产量的比重却一直维持在1%左右。我国每年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1.7万亿吨标准煤,但到2004年底,全国安装太阳能电池只有约5万千瓦,主要为边远地区居民及交通、通信等领域供电。反观国外,德国去年新增800多兆瓦,是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可开发的风电资源超过20亿千瓦,风能资源为德国的11.3倍,1986年,我国第一个风电场在山东荣城并网。但是,到2005年底,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仅为126万千瓦,风电总装机总量只为德国的3.88%,占世界风电总装机容量的0.44%。 许多专家指出,可再生能源是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晚跑一小步往往就会落后一大步,我国可再生能源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我们并不缺少资源,缺乏的是开发资源的技术手段。以光伏产业为例,年日照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的地区适合发展光伏产业,而我国2/3以上的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年日照时间均在2000小时以上。”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马胜红说。 在日前举行的2006长城世界可再生能源论坛上,专家预测:在未来10年里,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投资每年有望达到850亿美元,并创造几百万个新的就业机会。面对新的市场我国可再生能源应往何处走?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在本次论坛上指出,在今后15年内我国要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积极发展可循环经济。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占到10%,2020年达到16%。 专家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可再生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和化石能源相比,我国可再生能源还是能源舞台上的配角,可再生能源要想取得发展必须跨过几道坎。 欧盟要求在2010年之前,各成员国电力的22%和全部能源的12%来自可再生能源。早在2001年,美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就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美国甚至计划在未来20年内以新能源代替中东石油进口量的75%。 无论是能量本身的转换、设备制造,还是具体应用上来说,我国可再生能源都与可再生能源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 “目前制约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发电的高额成本,而高成本主要来自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多晶硅原材料紧缺是我们必须突破的难题。”马胜红说。 我国太阳能电池90%以上的原材料如单晶硅、多晶硅都从国外进口,而我国每年从石英石中提取大量98%纯度的工业硅,则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到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地,这些国家把工业硅加工成99.9999%纯度的多晶硅,再以高出原料价数十倍甚至近百倍的市场价格,卖给我国太阳能企业。 专家介绍说,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都属于高新技术的产业,我们对核心技术掌握较少,如何把可再生能源新技术引进来是关键,但如何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可用的能源才是根本。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指出,现在要培养我们自己的民族产业,国外的新技术必须引进,但要通过我们的认证,满足中国环境、气候的状况,满足我国的实际需求才可以被我们接受。 吴贵辉指出,“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的发展要以本地为主、以引进为辅,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利用10年时间,因地制宜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部分农村无电问题以及燃油困难问题。” 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受地域以及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要求我们将技术的发展与各地的环境结合起来。 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偏远地区,这类地区大多没有被主电网覆盖,而这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又是非电力负荷中心。 马胜红说:“因地制宜地在这些地区落实小型可再生能源项目是可行的。日前,中德财政合作'西部光伏村落电站’首批项目已通过最终验收;目前已经签约落实的项目总投资规模3.64亿元,总共可建设光伏或光柴互补村落电站约210个,解决约1万户农牧民及学校、卫生所等公益设施的基本用电需求,受益人口约4万多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是项目咨询单位。” 据马胜红介绍,该项目的选点原则是不可能接通电网、日照在2200小时以上、居民比较集中等条件具备的地区。 (来源:科学网 作者:祝魏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