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9日-2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10名博士生在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带领下,参加了在英国苏格兰地区阿伯丁大学举行的2015年度国际学生论坛。参加此次论坛的还有阿伯丁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南丹麦大学。
阿伯丁大学的组织者精心准备了科研交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科研交流活动分8个分会场,与会者分别就神经科学、感染和免疫、环境和生物系统、最新生物研究方法、人类疾病、分子生物学、健康科学以及癌症等领域的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的每位同学都介绍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及研究意义,其中不乏有一些具有潜在重大应用价值的课题。从海鸟的活动研究、三文鱼的感染治疗到鸡类的进化、世界各地不同人种的基因差异再到体细胞诱导重编程的肝细胞治疗肝脏疾病、运动治疗关节疼痛,我从陌生的领域中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也从与相近研究领域的同学交流中受益匪浅。
阿伯丁大学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分为旧校区和新校区。旧校区校园里上百年历史的宏伟古建筑和石路让我着迷,漂亮的图书馆拥有很多藏书。位于市中心的新校区,现代的科研楼里有很好的科研环境有:宽敞的实验室、会议室,还有研究生学习室以及供师生休息交流的房间。此外,我们还游览了古城堡以及阿伯丁海港。
晚宴上,在音乐的伴奏下,我们跳起了特色的苏格兰舞蹈,有节奏的音乐和跳舞的快乐让我们忘记了旅程的疲惫和时差的不适应,还让我们认识了很多朋友。
通过此次论坛,我不仅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经验,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在组长邓恋和副组长郑贤良的带领下,10位参加论坛的同学从出发前就一起对航班、行李准备、目的地天气以及周围地图等各方面精心做了攻略,在办理护照和签证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分享经验。旅程中,大家分享食物、药品、衣服以及科研中各种艰苦和有趣的事情,并一起计划未来。感谢吴校长和国际合作处的老师们对我们的全程指导,通过此次交流大家都表示获益匪浅。
7月19日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营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羽毛球馆为营员们组织了一次破冰之旅——趣味运动会,此次运动会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希望同学们借此机会融入新的班集体,互相沟通交流,共同进步,经营好一周的营中生活。
晚上7点15分,营员们相继到达运动会现场,见到各种全新的体育器材,他们早已欣喜若狂,纷纷选择擅长的器材疯玩起来:有展示高超投篮技术的,有较量乒乓球技的,还有玩转呼啦圈的,营员们都乐此不疲。
随后,所有营员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按班级站列队,志愿者们开始解说游戏规则并现场示范。此次运动会共有五个环节:趣味毛毛虫、乒乓球接力赛、螃蟹运球、我是最棒的以及班级拔河比赛等,每一环节结束根据相应名次累积分数,最终综合分数最高将成为运动会的冠军。看到如此丰富而有趣的游戏,现场气氛瞬间火爆起来了,营员们纷纷开始商量对策,并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赛前训练,准备迎接挑战,个个跃跃欲试。观众们则翘首以待,时刻准备为参赛选手呐喊助威。
晚上八点整,各班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亮而自信,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战火即将点燃,较量直接开始。运动会随之在“趣味毛毛虫”中来开序幕。各班选手们一步一挪,紧张而有序地前进;各班热情的拉拉队则在一旁加油呐喊,热烈的气氛瞬间充斥着整个会场。最终,一班的同学以成熟的经验,熟练的技巧获得了本环节的冠军。
紧接着开始的是乒乓球接力赛,每队派出六名同学参赛,共有3个乒乓球,以乒乓球拍循环接力,并将乒乓球放入制定的瓶子中,最终成绩结合入瓶乒乓球数及时间给出。这是一项充分锻炼身体平衡协调能力以及走路平稳程度和速度关系的运动,在平端乒乓球运球的同时又要保证平稳快速前进。激烈的比赛中,各参赛选手你追我赶,实力均衡。最后,二班同学以其轻盈前进和平稳投球的高超技巧获得此环节的冠军。
随后,第三第四环节共同完成,统一计时。全场同学热情高涨,在紧张的螃蟹运球后又疯狂得玩起“我是最棒的”,最终以五班略胜一筹,获得本环节冠军。
最后一环节即是最为激动人心的拔河比赛,李政主席亲自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比赛共分三轮,五个班级以抓阄确定比拼对手。第一轮三班轮空,二班对决五班,一班对决四班。随着主席的“开始”声喊起,比赛正式开始。双方队伍不约而同喊起“一二三”加油口号,声音震耳欲聋,瞬间,号子声、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在体育馆上空,双方一致僵持不下,最终二班和四班同学同学凭借坚强的毅力在这一轮中优胜而出。随后进行第二轮抓阄,二班同学轮空,三班和四班同学对决,实力稍有悬殊,终以四班取胜。紧接着,二班四班同学进行冠亚争霸赛。决赛中两支队伍势均力敌,互不相让,赛事紧张,现场则显得更加热闹非凡,最终二班营员在现场观众的加油呐喊声中凭借着更加优秀的发挥取得了本次拔河比赛的冠军,四班同学遗憾地屈居亚军。
所有比赛结束,志愿者进行分数累计,由于在每一环节中,五班同学均有出色表现,获得了本场运动会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依次排列。最终趣味运动会在李政主席为营员的颁奖中圆满落幕。
本次活动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比赛井然有序,增强了班级内部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促进了各班级、各省份各地区同学间的密切交流,更培养了营员们拼搏进取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自三月份雁栖湖校区绿化工程开展以来,现在绿化工程基本成熟,移植的树木、草皮也已成活。施工逐渐进入了第二个时期,学校里的景观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近日,一教、二食堂等建筑前的树下开始用石头和木桩做成围栏,将树木保护起来。为了保护树下的土壤,先用石头固定住,再用木桩将树下的石头圈起来。细心的同学们发现,这些围栏不仅仅是简单堆成圆形围住树木,而是利用不同颜色的石头“画”出不同的图案。更精巧的是,每棵树下的图案都是不同的,让同学们纷纷感慨,工人师傅费心了。
在参观写有“中国科学院”字样的图案时,旁边的师傅与我们聊起天来。他就是赵玉虎,这些图案都出自他的手中。赵师傅从今年3月份就参与国科大绿化工程,见证了雁栖湖校区绿化的整个过程。对国科大的热爱让他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装点校园,于是他开始琢摸着一些小创意。
在布置树下的围栏时,赵玉虎突然想到,可以不按照原本统一颜色、统一形状的方式,而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使校园活泼起来。于是,他随手用沙子描了几个图形,再用不同颜色的石头按照绘制的图形拼出了图案。很快,来一教上课的同学们纷纷驻足观看,有的称赞图案的美观,有的拿出手机拍照,同学们的朋友圈、QQ空间上很快流传着围栏的图片。
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赵玉虎决定将这个无心之举继续坚持下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他的工作量,可是每当看到路过的同学们的称赞,赵师傅还是进行着创作。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决心让每个图案都不重复。这对于前面的容易,后面再想在小小的围栏中施展拳脚就越来越困难。赵师傅绞尽脑汁,再加上同队工友的支持和帮助,目前已经坚持创作了四十余个图案,每个都很精致。看似随手写的“中国科学院”五个字,实际上是赵师傅忙了半天,写了几次都觉得写得不够好,一次次重新摆放的,直到满意为止。
在对石头的排布进行变换的同时,赵师傅也开始修饰石头边的木桩。除了要求的圆形,有的排成菱形、六边形、花型,有的在木桩高度上下功夫,形成波浪起伏的效果,增加了木桩的立体感。
在谈及对自己在围栏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赵玉虎表示,自己在三个多月的工期中,一直想让学校更加美丽,自己只是建设团队中的一份子,如果小小围栏能够装点学校的风景,那么他的努力就不是徒劳的。看着学校日新月异的景象,他由衷地感到欣慰,并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精益求精的精神继续下去。
7月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营为营员们安排了参观国家博物馆的活动,让营员们在各古典及近现代馆藏宝物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领略国家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感。
中午12:20,220多名营员按照班级分队坐车前往,而在此之前,志愿者们已到达领取提前预定的团体票,为营员们节省了排队等候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后,营员们边列队井然有序前进边领取入场券,排队等候入场。经过半小时排队安检,同学们终于进入期待已久的历史文化殿堂。
近日国家博物馆的展出除了有经典展览如:甲骨文、金文集粹,乾隆南巡图长卷数字展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和中国古代书法等,还有诸多特色展出如迪斯尼经典动画艺术展、上海美术家作品展、伏尔加河回响等。除此之外,在二层东侧还设置了教学体验区,让参观者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和爱上历史。
由于人数较多,入馆后依据各人兴趣,营员们以小分队形式分别前往各展览厅参观。诸多童心未泯的营员一入馆便被生动形象的迪斯尼经典动画展吸引了,前往观看其动画展出。而大部分营员尤其是女营员则对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颇感兴趣。生动的轮廓,精美的纹络,夸张的表情以及抽象的人体比例,体现了非洲人民对于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认识过程,也表达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而澳门的同胞们则对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更为感兴趣。该艺术长廊里,从远古时代中国人民对石器技术的使用改进,到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秦汉兵马俑、彩绘兵马俑的制造,再到三国南北朝青白瓷,隋唐佛教文化的起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辽宋夏金元的建筑模型以及明清的壁画、书法、雕塑等等,无一不吸引着每位营员的眼球,令人目不暇接。
此外,部分营员还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从五部分简介了中华民族崛起及复兴的过程。这是一部中国的心酸血泪史,也时刻警惕中华儿女铭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身力量。
硕大的展馆,悠远的历史长廊,闪耀着古人璀璨的智慧。通过这次参观,同学们在感受科学魅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人文精神以及艺术气息,极大拓宽了视野,充分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非同寻常的韵味。
2015年度学位授予仪式上,出现了几名外国毕业生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中丹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Christina 是作为硕士学位获得者代表上台发言。
用一口流利中文开场的她还随口拈来了中国俗语,比如一年之计在于春等来勉励在场的同学。仪式结束后,记者和Christina交谈了起来。而一说起中国,Christina显得特别兴奋。原来,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对中国有了莫名的好感。看到电视里面的中国人吃米饭,用筷子,穿旗袍,Christina就让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米饭,买旗袍,甚至学用筷子。甚至在她6岁的时候,同学到家里来玩,Christina让同学们听中国的歌曲。Christina的父母都说,Christina上辈子一定是个中国人,她自己也觉得中国就是她的第二故乡。于是在2007年的时候,Christina第一次踏上了中国,在上海求学,之后又在国科大进行了三年的学习,收获匪浅。
即将毕业的Christina认为自己的中国朋友教给了自己很多东西,比如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国外人的思维方式可能是直线型的,而中国人可能更倾向于中庸之道的原型,这一点上Christina却反而更倾向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最后,Christina特别感谢中国与丹麦合作建成的中丹学院,使得自己有机会到中国来求学。她也衷心地希望学校越办越好,能够让更多的外国学子到中国来学习,感受这里的一切美好。
另一位来自尼泊尔的Lekhendra Tripathee 是青藏高原所的毕业生,专业是自然地理学。陪他一起来参加毕业典礼的不仅有自己的师弟古月凯,还有自己的妻子,来自微生物所分子生物和分子化学专业的Prakriti Sharma 。两个人都是来自尼泊尔,并且两年前已经结婚。Prakriti Sharma 就是当初追随着男朋友的脚步才来到中国求学。由于Lekhendra Tripathee的研究经常要出野外,会到尼泊尔山脉的高海拔地区取样品,虽然很辛苦,但是出差中由于妻子的陪伴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当记者问他,导师允许吗?两个人都异口同声的说:“导师人很好!”在记者接触到的留学生中,他们都会对导师止不住的夸奖。求学在异国他乡,导师的呵护和同学们的帮助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