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收获——人文学院社科系师生参观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 人文学院社科系
  • 创建于 2006-05-25
  • 2312
【新闻网讯 陆群峰报道】5月20日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人文学院社科系的同学在班主任李志红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上午9点30分我们到达高能物理所主楼,在工作人员的安排和指引下,我们首先来到了报告厅,每人领到了一本介绍基本情况的小册子并观看了一部关于高能物理所的发展历程以及高能物理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的纪录片,接着又聆听了刘鹏副研究员的《通往原子世界的大门》、马宇倩研究员的《探询宇宙深处的神秘爆炸?》和王焕玉研究员的《“探望”月球》等三个精彩的报告。这些宣传片和报告的内容,对于我们社科系的学生来说是知之甚少,精彩的内容、深入浅出的阐述将未知领域里高深的知识娓娓道来,使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们对高能物理的一贯思维、观念和传统看法。 我们通常认为高能物理是研究微观世界的,是很理论化的,是高深莫测的,它离普通人的生活是很远的,因此总有一种感觉,高能物理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但是听完报告后,我们发现事实不是这样的,其实高能物理在生物大分子测定、材料监测、考古鉴定、有机污染物分析、天体物理探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刘鹏副研究员在《通往原子世界的大门》中讲到,他们曾通过北京同步辐射装置首次获得了SARS病毒的主要蛋白酶大分子,利用同步辐射来改变As的价态从而减少植物的毒性。听了王焕玉研究员的《“探望”月球》的报告后,我们知道高能物理、核物理技术在探月工程中也是大有作为的,比如在我国的绕月探测工程重大专项中的嫦娥一号卫星上就负载着X射线谱仪来探测月表元素受太阳X射线的或宇宙线激发产生的X射线荧光来分析一些元素从而获得月面岩石的组成,为研究月球的形成和演化提供重要的信息。因此可以说一些难题、困境通过利用高能物理方面的大科学装置、相关知识都可以迎刃而解。从中让我们看到了高能物理它“很实际”的一面,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听完报告后我们又来到了北京正负对撞机国家实验室探个究竟,在参观中,大家了解到北京正负对撞机国家实验室是在1984年开始建设的,在稳定高校运行了15年后,于2004年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科学生命。为了适应世界高能物理的发展需要,保持北京正负对撞机的国际上的竞争力,2003年对其的改造工程正式开始。 对于早已久闻的北京正负对撞机,过去只能在电视上、书刊上看到,这次身临其境的接触,让同学们既新奇又兴奋。在随后参观的北京谱仪实验室、同步生物大分子实验室,核分析重点实验室以及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更是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收益匪浅。 科学与人文要加强融合,我们这些来自人文学科的学生很有必要学习一点自然科学的知识,了解更多的高科技,熟悉科研人员的科研过程以及科研状况,这对于培育我们青年人的科学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辑:人文学院社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