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包林教授谈“艺术的价值”

  • 李锐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2-11-11
  • 498
包林教授在演讲
包林教授在演讲

11月7日,国科大明德讲堂系列讲座之文艺版块第七场讲座,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包林题为“艺术的价值”报告会在中关村校区教学楼S206顺利举行。会议由国科大人文学院副教授詹琰老师主持。

主持人在介绍完包林的基本情况后,向在场观众提出了“科学与艺术关系”的问题,旨在期望同学能通过包老师的演讲获得回答这一问题的线索。包林的演讲从美国总统的大选开始,指出美国选举制度和中国选举制度的不同从艺术发展过程中也可见一斑。随即,包林以绘画的演变为例子向同学们提纲挈领式地勾勒出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史。

包林认为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把时间的艺术与空间的艺术融合在一起”,中国古代画家重视的是意念和顿悟。宋代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峰,自此以后就再无变化,包林把中国古代绘画的系统形容为“封闭式”的,他谈到,“中国绘画的系统是自我循环的,闭门造车式的,到了清代‘四王’基本靠模仿前朝,没有一点创造。”

接着,包林强调西方绘画恰恰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并指出“透视”技术在西方绘画史里的重要意义,“而中国画重意境,不一定要反映现实,所以我们画中没有光影,我们不需要反映真实,而是要创造意境”。包林枚举了文艺复兴时期赫赫有名的画家及其名作证实了西方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运用透视技术来反映他们所认为的真实。到了17世纪,以安格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把透视技术发挥到极致,“美术在摄影术诞生之前造就了高超的再现技术体系”。

古典主义绘画达到高峰时候,西方绘画并未停止探索,印象派的大师马奈把“观众的权利”引入绘画,画面的构图不单纯是严格按照古典主义的“三一律”来还原事实,而是为了构图需要打破了光影的传统组合。“马奈开启了现代主义的大门,是现代主义的大师”,包林认为,“这是西方绘画的第一波价值探索,马奈之后的毕加索、塞尚的绘画是解构式的,像不像已经不再重要”。

把自然想象解构,也预示着科学对绘画的影响逐渐加深,“绘画逐渐向科学靠近”。之后风格派运动的包豪斯、抽象变现主义以及美国的极简主义都和科学对绘画的影响以及绘画对科学社会的反思离不开。包林认为,20世纪杜尚发现了“实物的权利”是西方绘画艺术的第二波价值探索时期,后现代主义的悄然兴起,“这波探索对中国艺术家的冲击最大”,包林接着解释第二波价值探索,“绘画艺术开始从自身经验出发,驱走了绘画的叙事性,写实性,增强了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形成了‘多维度的复合含义网’,是新表现主义”。

包林又谈到中西方绘画艺术两种系统的原因,他认为中国系统之所以封闭就在于缺乏创新,没有实验的精神,只靠顿悟和思考。而西方绘画在遇到困境之时,艺术家们能不断实验,冲破困境,探索出了新的艺术价值,“这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一样的”。

包林还指出,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波的绘画价值探索,探索关注于个体存在的艺术,关注现实和历史的艺术。包林还为同学放映了自己创作的绘画。最后,包林针对主持人在讲座伊始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科学和艺术是我们左右大脑,只有两边平衡了才能保证个体不会走错方向,希望大家也要多多关注我们国家艺术的发展,艺术和科学都强大了,我们国家也才能成为真正的强国”。

讲座赢的了同学们的掌声,报告会后,诸多同学都没有立即离开会场,而是与包林就自己的困惑展开了探讨。

责任编辑: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