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盛宴,心灵通向心灵的语言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6-12-08
  • 2212
【新闻网讯 记者 张璇】2006年11月24日晚,中科院研究生院三公寓多功能厅中乐声不断、笑语不绝,由博士合唱团和古典乐队主办的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系列活动之四---音乐沙龙在此举办。 1756年的萨尔茨堡孕育着圣洁,他来了。他的早慧独一无二,他的音乐灵感若甘泉飞涌。当世界为他赞叹时,他却已轻轻的搁笔,静静的睡去……虽已睡去,但并未离去。在歌里,在生活里,在人的心灵里,今年他已经250岁。250岁的他依然自然,安详,轻快,妩媚,一如他35岁的样子,阳光,活力。 作为古典歌剧赏析“莫扎特月”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场,这次音乐沙龙由我校博士合唱团首任学生团长白云翔主持,博士合唱团钢琴伴奏周洁、陶岸君以及研究生院杨天鹏老师嘉宾主讲。30余位科苑音乐爱好者沉浸在莫扎特的经典作品中,好似参加了一场莫扎特举办的盛宴,接受一次音乐对心灵的洗礼。 一份富有乐感的短片,旋律优美而又张弛有度地介绍了莫扎特的生平与成就,引发深深怀念。 两位博士合唱团的钢琴伴奏,满溢着对莫扎特的崇敬与对音乐的激情。通俗的词句,专业的解说,高水准的赏析,丰富了大家的音乐知识。 一位只身踏遍欧洲著名音乐厅的科院老师,以数张精美的游历摄影作品与多片个人珍藏音碟,分享了他亲历莫扎特生长之地萨尔茨堡、成熟之处维也纳的独特感受,把古典音乐发烧友的“烧”传染给了在场各位,用亲历奥地利的音乐氛围感染了参与沙龙的每颗心。 几十个心,就这样,被莫扎特、被音乐、被对莫扎特音乐的热爱联系在了一起。在对莫扎特不朽音乐作品的赏析中,在对莫扎特生平经历的回顾与成长环境的重温中,心中产生了共鸣。 “大家都知道莫扎特效应吧,事实上所有关于莫扎特效应的传说都来自这个版本的这首曲子。不知道大家听完了有没有感觉聪明一点呢?”—陶岸君 “我最喜欢的是20号,以小调的形式将忧郁和悲伤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绝妙的是作品在描绘悲伤之后还表达出战胜悲哀的坚强力量。”—周洁 “我用了四个小时做了这个PPT,莫扎特恐怕都可以做出一首交响曲了。”—白云翔 “小白精神可嘉啊,说实话自己弄的这些家伙事儿挺简陋的。”高级音乐发烧友杨老师相当的直白。 “是阿,歌剧赏析是什么,就是一对破音响,一堆盗版碟嘛~”小白的勇敢自嘲引发一阵笑声。 “但这都是因为热爱音乐嘛,才走到一块儿的。”杨老师一个转折,原来重点在后面,“为什么有音乐发烧友呢?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喜欢欣赏音乐的人脑子里会分泌内啡肽,内啡肽会产生欣快感,很长时间长没听就会缺的,所以这是一种'高雅的上瘾’。” 这次沙龙是古典歌剧赏析“莫扎特月”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场。古典歌剧赏析系列活动的开展已有时日,计划共有十部歌剧,目前已经进行到第六辑。活动的参与者以博士合唱团和古典乐队成员为主,聚集了科苑的音乐爱好者发烧友,俨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自由交流互通有无的小圈子。作为活动的发起者,白云翔在谈到初创想法时说,“我有好多歌剧资料,就想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另外,我们合唱团了解歌剧,相当于文字工作者阅读四大名著一样,只有通过大量的赏析和交流才能拓宽审美眼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整个歌剧赏析活动就是想达到这个目的,使我们合唱团从古典音乐中受益,形成一种氛围……” 音乐,是心灵通向心灵的语言。音乐沙龙,为这种心与心的交流提供了轻松自然的舞台。很开心的看到,在科院研究生院这样以紧张严谨的科研学术为主的雄伟山脉之中,流淌着这样一支清新别致的溪流。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