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枯燥中获取幸福感——访支教社“爱心图书馆”管理员刘杰

  • 魏娜 马学喜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2-12-08
  • 220
生活中开朗向上的刘杰
图书馆中满满堆放的图书
刘杰认真整理爱心图书馆员

来自支教社爱心图书馆的刘杰,是一名只能与书本打交道的默默奉献者。

和支教社其他成员一样,刘杰同为支教老师,却很少有小朋友向他问一声“老师好”;他工作在充满人类智慧结晶的图书馆,却没有时间翻阅其中的一本好书。因为,他每天要做的是拂去每一本书上的灰尘,给每一本书一个新的编号,他要帮华奥学校整理出自己的图书馆。他的工作很单调,单调得有些枯燥,但他却说自己很开心,这开心是来自于内心的幸福感。

公益,绝不是形式

2012年的整个10月,刘杰跑遍了北京席殊书店,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学习图书的分类。

在这件事情上他完全没有经验,也没有人能告诉他图书的分类该如何开始。在此之前,他也以为分类么,按照现有的方式在网上搜一搜照着分就可以了。但是,当他看到华奥学校图书馆那一堆堆各式各样的书时,他才明白,图书馆的重新管理绝不仅仅是把书放回书架那么简单。这个内心沉静的小伙子暗暗为自己定下要求,绝不能草草了事,要认认真真为这个图书馆做好管理,让它充分为孩子们所用。

一个合理的图书馆需要充分考虑现有书籍的适用人群和不同年级对不同种类的书的需求,跑遍各大书店并和那里的管理员充分沟通后,这一切在刘杰心中已经基本有了框架:“小学不是大学,他们的书不需要那么多跨度,相反,需要更多的细化。”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爱心图书馆”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分享,经过集思广益,最后获得了更多好的想法:比如少儿文学进一步细分为作文选、连环画等,对于《格林童话》这样的成套书籍,他们会在各班设图书角方便小朋友们取阅。初步规划定好以后,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地展开工作了。

图书管理也是体力活

一万多本书呢,光是归类、编码就忙不过来。”刘杰说,“有时候他们好几个人一起去,一忙就一下午,不停地统计、编码,常常累得腰酸背痛。而走的时候看看眼前的劳动成果,再看看后面要做的事,真的又觉得进展太慢了。”是的,亲身效力方知其艰。一万多册书,就是从地上搬上架也是件耗时耗力的事。而又考虑到志愿者要上课、考试,统筹好一个时间段其实并不容易。“能统一起来一周去两次就很不错了。”刘杰似乎对自己的努力还不够满意,他对自己做事的严格要求和对小朋友们的疼惜之情溢于言表。为了更快把计划完成,刘杰和其他志愿者还一度牺牲休息的时间,在中午再工作上几个小时。

而除了时间,人手的短缺似乎更加严峻。支教社大部分人都扑在了代课这种“一线”事业上,而他们这种类似于“后勤”的部门就被忽视了。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刘杰在读书会认识了一个叫做常宏渊的朋友,一次攀谈中他聊起自己在爱心图书馆的苦恼,常宏渊二话不说组织了整个班的人帮他们去整理书籍。这次的事情也给他很大启发,后来他们又联系不同班级,号召了不少党组织加入他们的行动。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伸出援手,他也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公益带给他的巨大感动,更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改变命运,孩子们更需要机会

来自化学院的刘杰是个爱书的人,他的书桌上整整齐齐地码着各种各样的书。他身上体现着大多国科大学子的对于知识的渴望和热爱。本学期的课程中,除了本专业学位课,他还选修了与专业毫不相干的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他热爱知识,更深信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从很小就开始一本一本地读书了。”刘杰说,“小时候没有机会早早的接触好的书籍,这一直是我的遗憾。”

刘杰来自于偏远的内蒙古,他的童年里,书还是很匮乏的资源,能有一个图书馆那更是想都没想过的事。因为小时候自己的条件不够好,所以,他更希望这里的孩子能获得更好的教育。

“作为一个小学,华奥的书还是很多的,在北京的确有很多资源,各个公司、组织的捐赠刊物就过万。”更让他惊叹的是,这里竟然有很多套完整的《格林童话》等外国名著,他很羡慕现在的小学生有很多书可以读,“如果能把这些书充分利用起来,那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看到那么多书杂乱无章地堆在图书室他很是心疼,如果这些书里的知识不能真正地被小朋友们接受,那不是一堆废纸么。这更让他铁了心要把图书馆搞好。

感恩与奉献的夙愿

刘杰说,有一次去华奥,正赶上学校组织运动会,几个孩子围着支教的老师喊老师好。他当时很开心,觉得这些孩子天真又善良,“如果能让他们像北京其他孩子一样读自己喜欢的童话,那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他的言语里没有任何抱怨,有的只有对他眼里这些孩子们的深深的爱意和怜惜。

他说,自己今天做的事更准确地讲是在还愿。他出身农村,上学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今,国家辛辛苦苦把他培育成人,所以,他抱着这种感恩的心,一直都想做点什么。刘杰说:“在大学时看到同学去湘西、贵州等地支教的照片觉得非常感动,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参加,一直觉得挺遗憾。”正因为如此,当听说这里有支教社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其实,刚开始我不是在‘爱心图书馆’这边的,但大部分人都选择去当支教老师了,这里人太少,我就主动过来了”刘杰说,“所以,到这边才发现关于图书馆管理自己什么都不懂。”这个哪里需要哪里上阵的人从没有被这样那样的困难打倒,单凭着对农民工子弟的关爱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他从来也都只讲求解决方法而不抱怨诉苦。所以,脚踏实地、一心为他人考虑的他,能走到今天是运气更是实力。

爱心,需要继续传递

经过在爱心图书馆几个月的成长,刘杰已经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连自己的事情也不懂的门外汉了,他现在对支教工作有着更多的想法。“北京有很多志愿者协会,有一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义诊我觉得很好”,刘杰说,“我想着要把他们请到学校里去,给小朋友们普及一些医学常识,像做眼睛保健操啦、受伤了怎么处理啦之类的。”他说着笑着很开心,似乎看见了未来的美好。

不过,暂时的美好也暗藏着忧虑,国科大的下一届学生可能要搬到怀柔新校区,那里距离他们现在支教的黄村和华奥学校都很远,估计支教社活动的开展将会更加困难。“不过,我们已经把工作做得很完善了,相信下一个学校能很好地接手。”如今,他已经锻炼成为一名支教社的中流砥柱,他对未来满怀信心,让我们一起祝福志愿者和他们帮扶的孩子。

 

责任编辑:魏娜 马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