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追梦剧社,探寻社团发展之路

  • 文/罗跃光 李伟 井艳丽 图 /井艳丽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1-06-07
  • 1208
《毕业》剧组谈团队建设
亲密的朋友关系
 “我说本场演出到此结束,祝大家晚安,可是所有的观众好像还没有反应过来,足足有3秒钟之后才起身各自散去。说实话最后一场演出是演的最好的一次。”柯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取得这样震撼效果的,正是近期在校内引起强烈反响的《毕业》
,柯鑫同学是这部话剧的导演。
 
 富有激情的社团领跑者
 
 对于一个好的社团来说,社团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和责任心至关重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社团负责人就是整个社团的灵魂,他处于整个社团的枢纽位置,可以调动整个社团的积极性和增强整体的凝聚力。
 
柯鑫非常清楚团队里每一个人的特点,“这部话剧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我觉得我做的唯一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找了他们六个人,把他们聚到一起,每个人都觉得特别合适,但是我当时压力真的很大,没有一点经验”。
 
 柯鑫是个有心人,尽管团队刚刚组建,他也不放过每一次观察的机会。“最初就是先让大家参加活动,活动中我就观察每一个人的表现,看他们适不适合这个角色,第二周我就确定了演员名单。”柯鑫对那时的情况还是印象深刻。
 
 尽管舞台上看不到柯鑫的半点身影,但台下的他却对这部话剧付出了不少。一个团队中,领跑者的热情和责任心显得相当重要,从一部话剧可以看出导演的风格。“晚上十点钟回宿舍,三点钟睡觉,早上八点要排练,一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四个多小时,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更重要的是还有学业任务。”现在的《毕业》团队如此团结,其实很受导演柯鑫的影响。“他这个人非常热情,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演员药晓东这样评价他。
 
 其实演出时幕后的成员比演员还要紧张,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做到最好,每一个人都觉得这部戏和自己息息相关。“他们提前二十分钟就一句话不说静静地做好姿势准备着,就等着演员说完最后一句话。”柯鑫的眼神里流露出对幕后同学的感激。“看到那一幕,真的特别感动,觉得他们特别的可爱”演员陈自强深有感慨的说道。
 
 打造富有凝聚力的社团
 
 凝聚力是社团的核心生命力,团队的领导者都在尽可能使团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富有凝聚力的社团能够充分发掘每个队员的优势,为社团建设而服务。在这方面,追梦剧社确实为不少社团做了一个好榜样。
 
柯鑫认为队员彼此之间纯粹的感情是社团凝聚力的基础,“就是友谊,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塑造的氛围很舒服,大家一进来就会被感染。假如你是一个‘边缘’人,看见大家都在那么积极的工作,不做事的话你就会不舒服,做些事情你就会觉得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员。其实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氛围,挖掘出科苑人本身就有很强责任心的这个潜质”。
 
 话剧《毕业》台上的道具就用了17个人,每个道具都打好地标。负责人王湘云还给剧务组的同学每人手绘一张道具位置图,明确表明每个道具的位置;宣传组和导演修订了多个版本的《毕业》海报,最终的海报凌晨1点才定稿;舞台上严琪师兄的古装衣服是剧社的方晓晴同学花了2天时间自己一针一线做出来的;负责音乐和灯光的同学都在剧本上标注强度、持续时间,甚至在手机上打点……
 
在调动队员积极性、提高社团凝聚力方面,追梦剧社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我们不定期开会,但是一定阶段会把为我们服务的灯光、道具同学叫过来看进展。这样大家就会有信心,同时对剧情有些了解。就是让这部剧的‘外围’同学看到剧社的人都在努力。接下来大家就会很认真的一步一步做好。就是这样由内层人员影响外层人员。”药晓东向记者这样介绍。
 
 明确分工 情系社团
 
 玉泉路追梦剧社成立初期时只有导演光杆司令一人,后来逐渐发展到拥有近60名社员。直到现在很多社员之间还常保持联系,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这一现象与许多名存实亡的社团有所不同。就社团如何有效地运行,社长和社员们交流了他们的心得。想要成功地排一部戏,涉及方面林林总总、纷繁复杂,如剧本的修改润色,演员的排练,服装道具的准备,灯光影响的调试,演出的宣传,后勤工作等等。
 
针对如此琐碎凌乱的工作,柯鑫谈到,社团需要明确分工,通力协作。没有人可以一肩挑起所有的事,具体问题要分门别类,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位社员积极性,众人拾柴火焰高。张祥同学说,“每个人都努力地琢磨自己的工作任务。比如说,彩排时灯光师一边盯着舞台,一边在剧本上附注着此处灯光强度建议为多少,是追光还是单光等等,可能具体到了每一句台词。”遇到疑惑时,大伙也常常聚集起来协商处理。明确分工,避免了工作的重复低效,激发了每位社员创造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每位的责任感和对社团的集体荣誉感。
 
 除了明确分工之外,访谈中社员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因情系团。张祥告诉我说:“因为我是第一个出场,所以我就觉得自己必须要打好一场仗,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不能影响后面的发挥”。“剧组排练时,我必须要努力。如果我一个人站在那里,什么也不做,我就会于心不安,会羞愧,觉得对不起大家的努力。”邢亚琳同学深有同感地说道。每个人都因为别人的努力而感动,每个人也担心因为自己的松懈而辜负了别人的付出。访谈中大伙儿趣称这种感动为“交叉感染”。
 
《毕业》团队已然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那就是任何一个团队成员看到别人努力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只有同样努力才够得上朋友。这样团队的价值追求就得到净化和升华,就变得很纯粹,没有任何功利性质的东西,或许这也就是追梦剧社能够攻克各种困难,成功打造话剧《毕业》大戏的内在驱动机制。
 
 
 
 
 
 
 
责任编辑:文/罗跃光 李伟 井艳丽 图 /井艳丽